李秀梅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7-03--01
造口周圍糞性皮膚炎是由于造口術(shù)后腸道分泌物長時間浸漬造口周圍皮膚所致的炎性變化。炎癥的嚴重程度與腸道分泌物的化學成份及浸漬的時間有關(guān)。據(jù)報告糞水性皮炎占造口皮膚病的22%,回腸造口患者有2/3深受其苦[1]。2018年3月,我科對1例回腸造口伴糞水性皮炎患者采取了正確的護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 73 歲,2018年2月23日因直腸腺癌行“直腸癌根治術(shù)dixon術(shù)+回腸末端預防性造瘺術(shù)”, 2018年3月1日患者造口周圍皮膚出現(xiàn)糜爛,呈燒灼樣疼痛,造口袋底盤粘貼不牢、容易滲漏。
2 護理評估(2 01 8年3 月1 日)
2.1 造口的評估 患者造口內(nèi)陷,造口排泄口明顯低于皮膚表面,造口粘膜紅潤。
2.2 造口周圍的皮膚評估 患者造口周圍皮膚松弛、凹凸不平,坐立位時造口上方1厘米處皮膚有嚴重褶皺。
2.3 造口周圍并發(fā)癥評估DET評分為8分,D-變色:變色的面積=3分、嚴重程度=1分;E-侵蝕/潰瘍:侵蝕/潰瘍的面積 =3分、嚴重程度=1分;T- 組織增生:組織增生的面積=0分。
2.4 心理評估患者缺乏治療信心,情緒低落。
3 護理經(jīng)過
3.1 第一次護理(2018年3月1日)
3.1.1 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清潔造口及造口周圍的皮膚。
3.1.2 局部涂撒造口護膚粉,尤其是皮膚破損處,用紗布輕輕檫勻護膚粉待3分鐘后擦去多余的護膚粉。
3.1.3 局部噴灑3M無痛保護膜,待干后以同樣的方法再噴灑2次。
3.1.4 用加厚的防漏貼環(huán)墊平造口周圍的皮膚。
3.1.5 根據(jù)造口的形狀、大小及周圍皮膚破損情況裁剪合適的康惠爾透明貼,將透明帖孔徑對準造口,由內(nèi)向外按壓粘貼,避免空氣殘留在皮膚與透明貼之間。
3.1.6 在透明貼與造口銜接周圍貼上防漏貼環(huán),用濕潤的棉簽壓緊防漏貼環(huán)。
3.1.7 選用康樂保兩件式(勝舒)凸面底盤,根據(jù)造口的形狀、大小裁剪底盤并由下至上、由內(nèi)向外粘貼。
3.1.8 將造口袋與底盤扣上并配合使用腰帶,提高底盤的壓迫使造口排泄口盡量高于皮膚,便于糞便的收集。
3.1.9 囑患者用手輕捂底盤10分鐘,使底盤與人體體溫接觸后,逐漸產(chǎn)生粘性,和皮膚粘緊。
3.2 第二次護理(2018年3月5日)造口周圍的皮膚明顯改善,造口周圍皮膚DET評分為4分,D-變色:變色的面積=1分、嚴重程度=1分;E-侵蝕/潰瘍:侵蝕/潰瘍的面積 =1分、嚴重程度=1分;T- 組織增生:組織增生的面積=0分。繼續(xù)采用上述護理方法。
3.3 第三次護理(2018年3月10日) 造口周圍的皮膚基本正常,造口周圍皮膚DET評分為2分, D-變色:變色的面積=1分、嚴重程度=1分;E-侵蝕/潰瘍:侵蝕/潰瘍的面積 =0分、嚴重程度=0分;T- 組織增生:組織增生的面積=0分。
4 健康指導
回腸造瘺患者往往需承受巨大心理壓力,接受生活上的不便,因此加強健康教育,使其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2]。
4. 1 心理指導 由于該患者年紀較大,動作緩慢、協(xié)調(diào)性差,對于身患癌癥需要手術(shù)治療的事實難以接受,對造瘺術(shù)充滿恐懼?;颊呒凹覍倬鶠檗r(nóng)民,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對疾病及造口護理缺乏正確的認識,因此患者術(shù)后情緒低落,精神萎靡,不愿意與人交流,對醫(yī)護人員的術(shù)后康復鍛煉指導依從性差。針對患者的情況,我們加強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到造口護理的工作中,同時積極解決造口護理問題,并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反復講解,給予心理安慰,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及依從性。
4.2 飲食指導 患者精神狀態(tài)不佳、食欲缺乏,從而導致營養(yǎng)狀況較差。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觀察,掌握個人飲食規(guī)律,避免腸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講解營養(yǎng)均衡對術(shù)后康復的重要性,指導其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質(zhì)飲食,加強營養(yǎng),逐漸過渡到普食,注意少食容易產(chǎn)氣或臭味的食物,少食或不食不宜消化的食物。當患者排便困難時,禁用導瀉劑,以防脫水;少食或不食易腹瀉食物,若患者出現(xiàn)腹痛且排出無渣稀水樣便,每日量大于1升時,應及時就診。
4.3 造口護理指導 告知患者及家屬應該在患者空腹時更換造口袋;護理過程中動作輕柔,避免皮膚機械性損傷;更換時禁用消毒劑及堿性物品清洗造口及周圍皮膚,可用棉球蘸冷開水或純凈水清洗造口;經(jīng)常觀察造口及周圍皮膚情況;造口袋的粘貼時間不宜超過一周,如底盤發(fā)白部位距邊緣處小于1cm或已有滲漏現(xiàn)象,應及時予以更換;指導患者及家屬造口護膚粉、3M無痛保護膜、防漏貼環(huán)、康惠爾透明貼的正確使用方法,示范造口袋粘貼技巧及造口腰帶的使用方法;排泄物充滿造口袋1/3~1/2時即應排放;粘貼時底盤應從下向上從內(nèi)向外粘貼、按壓、撫平,可讓患者將手掌空心狀蓋于造口袋底板上約l5~20分鐘,保證造口袋底板粘貼牢固[4]。
5 小結(jié)
腸造口周圍皮膚的并發(fā)癥不僅造成了患者身體上的痛苦,更增加了腸造口護理的困難和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及心理壓力。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的情況采取合適的護理措施,不但要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清潔、評估腸造口及周圍皮膚,合理使用造口護理用品,還要正確分析腸造口周圍皮膚受損的原因及并發(fā)癥的類型,掌握造口及周圍皮膚并發(fā)癥的處理技巧,并及時給予患者及家屬相關(guān)指導,減少皮膚破損的發(fā)生。同時,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康復知識指導,根據(jù)患者情況實施個體化護理,了解患者健康需求,選擇適宜方式進行宣教,示范并鼓勵患者及家屬親自動手操作提高其適應能力,恢復自理能力,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喬小平, 張穎慧 .一例回腸造口回縮并糞水性皮炎的護理體會[C].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2013,07:308-311.
盛華英,周利華. 胃癌術(shù)后化療患者行空腸造瘺營養(yǎng)的護理[J]. 護理與康復,2010,9( 2) : 145 - 147.
閆琰,楊洪玲. T 型管與空腸造瘺管對接后發(fā)熱的處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01,7( 9) : 690.
王璐,徐洪蓮.回腸袢式造口周圍糞水性皮炎患者1例護理[J].上海護理,2009,9(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