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集大成者,孔子生活在百家爭鳴的戰(zhàn)亂年代,而孔子繼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自成一派。他的思想、言行影響了封建社會2000多年。被尊稱為“孔圣人”。而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把孔子描繪成一個德才兼?zhèn)?、懷才不遇但是卻積極參政積極入世的一個政治家。
關鍵詞:孔子形象;孔子世家
作者簡介:鄭曉霞(1993-),女,山東濟南人,青島大學2017級文藝學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1-0-02
第一,教育方面。孔子首先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包括七十二賢人。他是我國大眾教育的開山鼻祖?!爸疄橹恢獮椴恢?,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論語》中的句子都可以體現(xiàn)孔子及儒學的教育觀念。這不僅在當時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并被視為經典。而且“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聽其行而觀其行”等教育的觀點也被現(xiàn)代教育沿用。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要彌補這種缺陷,相信在《論語》以及孔子的身上能夠找到方法??鬃硬粌H對于學生學習,學校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各種方法和理論,對于教師也提出了要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我們的信條里》就曾說過“我們深信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這一理論幾乎讓每個人終身受用,尤其是教師”。顯然“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來教育老師育人的態(tài)度上的。
不論是當代的教育家、學者還是領導者甚至是家長應該反思這種現(xiàn)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甚至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半個世紀前臺灣爆發(fā)了關于讀經問題的爭議,徐復觀先生主張“有限地讀經”,并提出“在小學應有若干經的故事,應選擇若干切近而易于了解的經文中句,做學校中的格言標語,于周會加以講解,使受了國民教育的人知道中國有經,有圣人,有切身做人的道理。再將論、孟、學、庸、《禮記》、《詩經》中精選若干,共不超過一萬言,或匯為一篇,在課程中立一專課;或分別插入國文公民中,而將現(xiàn)在課本內許多的東西抽掉,按其內容之淺深,分別在高初級中學中講授”。[1]當然大陸也意識到這種文化流失的現(xiàn)象。所以現(xiàn)在“讀經”也成為學校的一種活動。從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到了大學都有“讀經”活動的影子。這種現(xiàn)象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中國文化薪火相傳,儒家及其創(chuàng)始人孔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政治方面??鬃右脖蝗朔Q作是偉大的教育家。在《孔子世家》中的孔子則是一位德才兼?zhèn)?,積極參政,但卻懷才不遇的形象。在司馬遷的筆下,孔子是積極入世懷才不遇的政治家。首先司馬遷在正面描寫了孔子參政的熱情,塑造了一個積極入世的孔子的形象“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盵2]“年五十六、有喜色”均能表現(xiàn)孔子參政的熱情,即使到了很大的年齡,但是夢想不破不滅?!褒R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薄俺钜游髟唬骸羁浊鹗鋈逯?,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shù)千里乎?……令孔丘得據(jù)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3]孔子的政治路途一直是坎坷曲折的,遭遇了各種各樣的阻撓,然而他并不氣餒,始終懷有巨大的政治抱負。直到年歲已高,最終以“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而結束。然而身體老了,腦子沒老。所以轉而著書,把自己的政治才能與抱負寫進自己的書中,希望自己的弟子及其后人能夠繼承發(fā)揚。到了漢武帝時就出現(xiàn)“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歷代皇帝開始沿襲這種國策,從此儒家傳統(tǒng)開始統(tǒng)治中國。
第三,為人處世方面。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今天人們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重要。怎樣更好的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更好地展現(xiàn)中國大國風范就成了當務之急。這些都可以從傳統(tǒng)的儒學之中獲得,而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凹核挥鹗┯谌恕薄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4]等名言警句是我們掛在嘴邊常說的。即使這樣,也有的人沉迷于小人的甜言蜜語之中,等到吃虧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交友不慎。大多數(shù)人依然是普通人不吃虧不得教訓也成為家常便飯。
余英時先生說:“近年來我對儒家究竟怎樣融入現(xiàn)代中國人的生活之中的問題曾反復思索。我所得到的基本看法是儒家的現(xiàn)代出路在于日常人生化?!盵5]余英時先生的這句話既反映了當代人學習文化的現(xiàn)實情況也反映了儒家文化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做出的改變?!叭粢曋疄槿说乐髁x文化,若視之為社會生活上基本的觀點……仍不失為顛撲不破的道理。儒家思想,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還會影響我們民族的立身處世之道”[6]這是林語堂先生在《孔子的智慧》中描述儒家文化在現(xiàn)代存活的形式及其原因。而《孔子家語》中說:“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也?!盵7]所以我們交朋友、談事情都要找君子而非小人孔子在為人處世方面的思想不得不讓人佩服。
第四,思想道德方面。有一個現(xiàn)實性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國人素質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原因是什么?近年來,發(fā)生的實時事件展現(xiàn)了國人越來越高的素質,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就是有極少數(shù)人的素質是值得提高的,甚至到了平均水平以下。“中國式過馬路”“到此一游”“中國式晾曬”這些中國特有的名詞給中國源遠流長的優(yōu)秀文化抹了黑。在《論語 衛(wèi)靈公》中記載:“衛(wèi)靈公問陳與孔子??鬃訉υ唬骸薅怪?,則常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边@就是著名的“陳蔡之厄”?!犊鬃邮兰摇分袆t稱其為“陳蔡之圍”??鬃拥幕卮鹕鷦拥谋憩F(xiàn)了當時孔子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君子自喻,本身的起點就不一樣,遇到困難了何必要和小人一般見識呢?孔子在困境中不墜其志,不縱其行,依然用君子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也一并要求自己的弟子,并做好榜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五,學術修養(yǎng)方面??鬃硬粌H是著名的教育家,還是偉大思想家。所以在學術修養(yǎng)方面又是值得學習的一面。據(jù)《孔子家語》中記載,“定公謂孔子曰:‘學子此法以治魯國,何如?孔子對曰: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為司空,乃別五土之性,而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盵8]這個故事一方面描寫孔子的治國才能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孔子還具有管理土地,種植農作物的才能。也表現(xiàn)了孔子才學縱橫的一面。據(jù)史料記載,當時的孔子不論對于政治還是奇聞異事還是人生哲理都表現(xiàn)的胸有成竹。凸顯其學術修養(yǎng)方面的文化知識。時代在發(fā)展,文化也在發(fā)展,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也意識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孔子進民間還是值得倡議的。
總之,孔子在教育、政治、處世道德以及學術方面都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后人也不辜負孔子的期望,把他的一些優(yōu)秀的原則沿用至今。雖然在歷史上對孔子及其儒家學術思想有尊之亦有抑之,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地位稱之為跌宕起伏也不為過。但現(xiàn)實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已經成為統(tǒng)治者治國的一種手段。但在信息化開放的今天,我們有太多的自由,太多的途徑來學習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所以,不論是作為政治手段還是日常學習,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都為我們帶來了深厚的文化,值得我們學習品味一生。朱熹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論語》中則收集了孔子大多數(shù)優(yōu)秀的思想。雖然我們不是生活在戰(zhàn)亂年代,但是學習《論語》,學習孔子的優(yōu)秀思想也能為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財富。
參考文獻:
[1]徐復觀. 中國人的生命精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馮振亮,成積春. 論《孔子世家》與《孔子家語》中的孔子形象[J] 山東: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6.
[3]司馬遷(著),裴骃(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4]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5]余英時.戴震與章學誠[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
[6]林語堂.孔子的智慧[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7]楊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語通解[M].濟南:齊魯書社,2013.
[8]楊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語通解[M].濟南:齊魯書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