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7年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立項課題《從語用學論<左傳>談話藝術》(編號2017zc32)研究成果。
摘 要:《左傳》,一部編年體史書,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以時間為序記錄各諸侯國或名人軼事的歷史著作,其語言的運用開辟了中國文學史上敘事文學的先河。而從語用學方面來看,以人物語言為研究對象,《左傳》一書中人物對話以君臣對話和臣子間對話為主,本文針對這兩類對話類型,從語言使用的原則出發(fā)進行分析,探究《左傳》中人物對話的特點。
關鍵詞:談話;語言;虛詞;面子
作者簡介:洪帥(1987.11-),男,漢族,湖南湘潭人,碩士,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基礎教育系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1-0-01
《齊晉鞌之戰(zhàn)·成公二年》一文,描述了齊、晉兩國在戰(zhàn)前及戰(zhàn)爭中不同的態(tài)度及戰(zhàn)后齊侯奔走逃亡的情況,其中人物談話主要以郤克與張侯、鄭丘緩,韓厥與齊侯對話為主,具體如下:
①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②郤克曰:“余病矣?!?/p>
③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
④緩曰:“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p>
⑤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⑥韓厥執(zhí)縶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p>
一、虛詞的使用——“姑”“然”“其”“固”
“然”“其”“固”“姑”四個詞在本文中使用為虛詞,眾所周知,虛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不充當句法成分,只起語法作用。然而,虛詞的使用為表達效果增色不少,如“姑”,副詞,“暫且、姑且”義。此句為開篇第一句話,齊侯自負的語言為后文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然”,用在破折號之后,用作連詞,表轉折。出現(xiàn)在鄭丘緩分析當前諸侯國形勢后,聯(lián)想之前自身事件,認為郤克所說的“病”并不算什么傷痛,“然”字的使用一方面表現(xiàn)鄭丘緩對這種小傷痛的蔑視,另一方面將鄭丘緩對郤克的鼓勵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語氣詞,表疑問語氣。用在張侯對郤克職位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之后,再對卻克放棄戰(zhàn)斗的情況進行假設,說明卻克的職位在整場戰(zhàn)爭中的重要性,進而對卻克進行言語鼓勵;
“固”,副詞,意為“本來”?!庇迷诜治鰬?zhàn)況時使用,既然已經“擐甲執(zhí)兵”,就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固”字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同仇敵愾的精神,進而對卻克進行鼓勵。
綜上所述,四個虛詞的使用在此次談話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即使不影響話語的基本意義,但對說話人意圖的表達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虛詞的使用,包括語氣詞和副詞,即使沒有實際意義,但結合具體語境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說話人的意圖,于無形中為交際的成功準備了條件。
二、圍繞中心,多方說明
從談話的角度來看,句②為話題的開始,句③④⑤是針對這個話題的回答,即論證“余病矣”一句的不合適,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從受傷的程度上來說,“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课嶙尤讨??!币痪渲?,張侯將郤克的“病”并未定義為“病”,因為從程度上來看,這只是“小病”。
從家國奉獻的角度上來說,“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币痪淇梢钥闯觯瑢τ趪沂聞仗貏e是戰(zhàn)爭一類的重要的事件,必須能做到親力親為,且鞠躬盡瘁。進而說明“余病矣”一句不合適。
從個人所處的地位來說,“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因為郤克所在職位——旗鼓的重要性,況且從將士的精神狀態(tài)來看,只要尚有一絲氣息存在,就不能說是“病”,因此,“余病矣”一句不合適。
從以上三個不同的方面,鄭丘緩與張侯二人對郤克進行鼓勵,二人話語殊途同歸,目的都在于說服郤克“病”的觀點不合時宜,進而對郤克及所有參戰(zhàn)的將士進行鼓勵,鼓勵大家齊心協(xié)力、同仇敵愾。
三、考慮面子,委婉曲折
句⑥為韓厥追上齊侯與逢丑父之時的言語,屬于異國君臣之間的談話,由于兩者身份的不同,作為戰(zhàn)勝方代表的韓厥即使占有明顯優(yōu)勢,在言談間也表現(xiàn)出委婉曲折的一面,具體表現(xiàn)在:
借用他人名義?!肮丫谷撼紴轸斝l(wèi)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說話人借用之前齊伐魯、衛(wèi)侵齊的往事,借用魯衛(wèi)軍民的口吻來說明此時此舉只是替他們行事,進而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開脫。
貶低自己,形勢所逼?!跋鲁疾恍?,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闭f話人重在說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自身條件有限,二是因為人才缺乏,最終由于“無所逃隱”而接受追捕諸侯的任務,而并非自己所愿。
綜上,借用虛詞、多方論證、表達委婉的語言表達形式在《齊晉鞌之戰(zhàn)·成公二年》一文人物對話中得到具體運用,這些方法的運用考慮到說話人雙方,即說話人和受話人的處境,最終讓談話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力. 古代漢語[M]. 北京:中華書局, 2015. 30-35.
[2]關杰. 《左傳》諫辭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3]李亞男. 春秋時期鄭國辭令研究[D].廣西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