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東方,卜 強,曾明輝,秦鎖炳,夏東東,彭 毅
目前,前列腺癌發(fā)病率在全世界男性惡性腫瘤中位居第2[1]。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社會,預計10年后前列腺癌的每年新發(fā)病例將達到60~70/10萬[2]。與歐美國家不同,國人中約3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屬侵襲性前列腺癌,手術機會少,預后差。因此,研究適合國情的前列腺癌個體化診療方案迫在眉睫。二甲雙胍是廣泛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雙胍類藥物。除了能降低血糖外,研究表明,二甲雙胍在多種腫瘤中具有抗癌作用,能顯著提高合并2型糖尿病的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其中包括前列腺癌[3-4]。大量研究證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IGF-1R)在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直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組織中異常高表達[5]。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細胞中的IGF-1R被上游信號通路激活后,自身的酪氨酸殘基發(fā)生磷酸化[6],從而促進癌細胞生長。目前二甲雙胍對前列腺癌的作用及其相關機制尚未闡明,本研究通過建立小鼠前列腺癌腫瘤模型,分析IGF-1R/STAT3信號通路是否參與二甲雙胍對前列腺癌細胞的抑制作用,探索二甲雙胍抑制前列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機制。
1.1 細胞培養(yǎng) 前列腺癌細胞株DU145由上海中科院細胞庫提供,培養(yǎng)于含10%FBS的1640完全培養(yǎng)基中,37℃、5%C02、飽和濕度。取處于對數(shù)期生長的DU145細胞,加入0.25%胰酶消化3 min,1000 r/min離心3 min,棄上清,PBS洗滌細胞,用細胞計數(shù)板進行細胞計數(shù),調整細胞濃度至2×107/ml。
1.2 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建立 18只雄性SPF級BALB/c裸鼠(4~6 w齡)購自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合格證號:2008001658794),均飼養(yǎng)于恒溫(25~27 ℃)、恒濕(25%~50%)和無特殊病原菌(SPF)條件下。于注射腫瘤細胞前,高糖飲食2 d,消毒裸鼠,用無菌套管針抽吸上述DU145細胞懸液200 μl,接種于實驗鼠右腹股溝皮下,觀察腫瘤生長情況。7 d后,將荷瘤裸鼠編號后,按不同處理方式隨機分為對照組、二甲雙胍組、PPP組,每組6只。對照組給予100 μl生理鹽水,二甲雙胍組給予50 μl生理鹽水+50 μl二甲雙胍(250 mg/kg),PPP 組給予 50 μl生 理 鹽 水+50 μl 0.1 μM 鬼 柏 苦 (picropodophyllin,PPP),每日瘤內(nèi)注射1次,每周稱重小鼠。二甲雙胍購自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99),PPP購自Sigma-Aldrich公司。
1.3 檢測指標
1.3.1 腫瘤生長情況 接種DU145細胞后3 w,處死小鼠,取出種植瘤并稱質量。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的長軸(L)和短軸(W),按公式 V=1/2×LW2計算腫瘤體積。腫瘤組織移至凍存管中,保存于液氮待用。同時觀察實驗過程中,小鼠的體重、飲食、活動等情況。
1.3.2 qRT-PCR檢測IGF-1R和STAT3 mRNA腫瘤組織提取總RNA后,逆轉錄獲得cDNA,逆轉錄試劑盒為PrimeScript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購自大連寶生物公司。采用qR T-PCR進行mR NA定量分析,SYBRPremixExTaqII(TliR NaseHPlus)試劑盒購自大連寶生物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合成,序列如下,IGF1R:F:5'-ATGCTGTTTGAA C TGATGCGCA-3',R:5'-GCCCCCGGCGTTCTTGCTC GCC-3',354 bp;STAT3:F:5'-TTCTGGGCACAAACAC A AAAG-3',R:5'-TCAGTCACAATCAGGGAAGC 3',145 bp;GAPDH:F:5'-CGCGAGAAGATGACCCAGAT-3',R:5'-GCACTGTGTTGGCGTACAGG-3',169 bp。 在ABI7500快速型實時定量PCR儀進行檢測。根據(jù)PCR儀測得的 Ct值,使用 2-⊿⊿Ct法計算IGF-1R和STAT3 mR NA相對表達水平。
1.3.3 Western blot檢測IGF-1R β和Stat3蛋白
提取腫瘤組織總蛋白,以GAPDH為內(nèi)參,檢測腫瘤組織中IGF1R、STAT3蛋白表達情況。一抗IGF-I R eceptor β (111A9)Mouse mAb、Stat3 (124H6)Mouse mAb(稀釋比例 1:1000)和二抗 Anti-Mouse IgG,HR P-linkedAntibody(稀釋比例1:5000)均購自CellSignaling Technology (CST)公司。 用 Image-Pro Plus軟件分析各樣品的目的蛋白、內(nèi)參蛋白條帶的灰度值,計算目的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1.3.4 ELISA檢測血清IL-6和TNF-α 小鼠處死前,采集小鼠腹主動脈外周血2 ml,3000轉/min離心5 min,收集血清,置于-80℃待用。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IL-6和TNFVα ELISA水平,試劑盒購自Biolegend公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LSD-t法進行兩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腫瘤生長情況比較 在實驗過程中,3組體重無明顯差異(P>0.05,表1),飲食及活動均正常,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耐受性。小鼠經(jīng)不同處理3 w后,與對照組相比,二甲雙胍組與PPP組的腫瘤大小、體積明顯減小(P<0.05),而二甲雙胍組與PPP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表2)。
表2 各組腫瘤大小和體積比較
2.2 3組 IGF1R、Stat3蛋白和 IGF-1R、STAT3 mR NA表達水平比較 Western blot實驗結果表明,二甲雙胍能顯著降低IGF-1R和Stat3蛋白的表達(P<0.05),PPP組 IGF-1R和 Stat3表達量亦顯著降低(P< 0.05,圖 1)。
qPCR實驗結果表明,二甲雙胍組與PPP組的IGF1R、STAT3 mR NA表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二甲雙胍組STAT3 mR NA表達顯著低于PPP組(P<0.05),但二甲雙胍組IGF1RmR NA顯著高于PPP組(P<0.05)。 見表3。
圖1 Western blot電泳圖
表1 各組不同處理后體重變化(g)
表33 組IGF1R、Stat3蛋白和IGF-1R、STAT3mRNA表達水平比較
2.3 3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較 二甲雙胍組血清IL-6顯著低于對照組和PPP組(P<0.05),對照組和PPP組IL-6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3組間 TNF-α 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表 4)。
表33 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較
二甲雙胍為一種胰島素增敏劑,可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降低其體內(nèi)高胰島素血癥。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具有抗癌作用,其可能的抗癌機制是:激活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進而抑制mTOR通路活性[7],抑制惡性膠質瘤的生長和轉移;下調細胞周期蛋白D1,使卵巢腫瘤細胞有絲分裂受抑制[8]。二甲雙胍通過介導AMPK減少肝臟糖異生,并刺激肌肉組織攝取葡萄糖,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島素水平。在高胰島素濃度的環(huán)境下,腫瘤細胞膜表面的胰島素受體(IR)和IGF1R結合后,可激活下游ERK和PI3K等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的惡性進展[9]。IGF1和IGF2是正常機體組織中骨骼肌生長、分化的重要因子,然而研究表明,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存在IGF-1R的過表達現(xiàn)象,使得封閉IGF-1R活性的靶向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的研究熱點。PPP是一種環(huán)木脂體,抗腫瘤活性天然產(chǎn)物鬼臼毒素的差位異構體,可通過抑制IGF-1R活性及其下游信號通路Akt、Erk 活化,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10],因此,在本實驗中作為陽性對照。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二甲雙胍和PPP處理后,小鼠前列腺腫瘤大小、體積明顯縮小,證實二甲雙胍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生長的作用,并且小鼠耐受性較好,表明二甲雙胍和PPP較安全,毒性作用小。
二代抗雄激素藥物恩雜魯胺能顯著抑制前列腺癌的進展,然而因恩雜魯胺耐藥的發(fā)生,導致其僅能延長患者4~6個月生存期。有研究顯示,二甲雙胍能增強恩雜魯胺的抑制作用,可通過抑制恩雜魯胺誘導的STAT3活化以及抑制TGF-β1表達,從而抑制上皮向間葉轉化[11]。為進一步研究二甲雙胍抑制前列腺癌生長的機制,本實驗分析了IGF-1R/STAT3通路活化情況以及下游細胞因子代謝,探討其是否參與二甲雙胍抑制腫瘤的過程。PCR結果顯示,二甲雙胍和PPP能顯著下調前列腺癌中IGF-1R、STAT3 mRNA的表達,其中PPP對IGF-1R的抑制作用強于二甲雙胍。Western blot結果顯示,二甲雙胍和PPP處理后,腫瘤細胞IGF-1R、Stat3表達量亦顯著降低,表明IGF-1R/STAT3通路在二甲雙胍抑制前列腺癌生長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STAT3通路是IL-6、TNF-α的主要分子途徑,參與調節(jié)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凋亡抵抗,IL-6、TNF-α表達水平異常與前列腺癌的進展有密切關聯(lián)。本研究結果表明,二甲雙胍可顯著降低前列腺癌小鼠血清中IL-6的表達。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可通過下調IGF-1R/STAT3信號通路以及IL-6的表達,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長,且二甲雙胍經(jīng)濟、安全、毒性小,對前列腺癌的治療作用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