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英
摘 要:本文試圖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所體現的優(yōu)越性,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原則,如何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融合,以及使用多媒體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從真正意義上達到用多媒體來指導教學,使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等??傊岣邤祵W教學質量是最終的目的。
關鍵詞:數學教學 優(yōu)越性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由于具有圖、文、聲、像并茂這樣的特點,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并將改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要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效益,進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勢在必行。本論文根據筆者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對恰當運用,多媒體實施創(chuàng)性教育等問題進行了粗淺探討。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優(yōu)越性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多媒體能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效來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能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能使學生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生初次接觸幾何圖形時,一開始學生有畏難情緒,這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有關,也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關。而教師適當運用多媒體,引進“圖形運動”,對平行線、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和圓中的一些比較直觀的基礎知識,運用平移、翻轉和中心對稱等一系列圖形運動,使原來那些呆板、枯燥的圖形變活。這些直觀的圖形運動,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初步有了運用動的觀點來處理數學問題的意識,使以教師教為主變?yōu)橐詫W生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2.運用多媒體能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
運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并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將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零與整,虛與實之間實現靈活的相互轉化,從而使教學內容涉及到的事物、現象、過程、情景,交融地再現于教學中,克服了傳統(tǒng)的單調模式,達到圖文同步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首先用多媒體計算機出示一副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對行走的情境圖,通過演示兩人行走的方向,讓學生認識兩個怎樣運動是相對而行、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然后重點演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的情景:先閃動兩人走過的路程,接著閃動相距的路程,直到變?yōu)橐稽c,然后揭示這種現象就是“相遇”這個概念。由于多媒體計算機喚起了學生實際生活的環(huán)境,直觀地展示了兩人從出發(fā)到相遇的全過程,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
3.多媒體能圖文聲像并茂。教學時應讓學生通過感知來獲取大量具體而生動的材料。在多媒體教學中,使用文字、數學、語言解說等配合傳統(tǒng)教學的分析、推理,可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運用音樂、圖形、圖像、動,畫等,可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圖,制作成課件,讓學生通過生動的畫面,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快速繪圖、動畫、視頻、發(fā)聲等功能,可以快速模擬某些發(fā)現的過程,使傳統(tǒng)教學難以實現的“發(fā)現法”教學可以經常實施。
(二)多媒體應用能豐富課堂教學容量。
例題、習題,使教與練的容量大大地增加。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是新型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容量比以往的常規(guī)教學容量多,教師應注重掌握教學節(jié)奏。節(jié)奏的快慢強弱、輕重緩急,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如:對《圓的認識》設計采用了三個問題情景:首先是向學生提出圓的表達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幾種?等學生回答后,從計算機中調出圓的幾種圖形,讓學生集中精力觀看后,情緒高漲,思路開闊;在對圓的判別中,設計插入一個繪制的車輪圖象,使學生對圓的性質豁然醒悟;在對一堂課的歸納、小結時,采用網絡技巧及特寫處理,把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思想和解題技巧以特寫方式歸于一張畫面上,并配上輕松的背景音樂,使同學能輕松愉快地掌握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三)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克服學習障礙。
初中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實現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教學平移、旋轉、軸反射等幾何變換時,在電腦上動畫演示圖形變換比在黑板比畫易懂直觀得多。幾何圖形的變換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位置,通過圖形的變換,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
(四)運用多媒體,有效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意識。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在《幾何》的多邊形教學課中,將五星紅旗上的五角星投影出來,都是些美麗的幾何圖案,讓同學們知道祖國不但繁榮昌盛,就連祖國的象征標志也美觀大方。在《直角三角形》一課的教學中,將《勾股定理》的史話資料和幾何圖案制成課件放映出來,讓學生知道我國的歷史悠久,我們的知識是從書本里、課堂上和生活中得到的,要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我們的知識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共同努力,發(fā)奮學習。從而滲透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總之多媒體有多媒體的優(yōu)勢好特點,但是也不能依靠多媒體教學,應該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而進行教學。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會適得其反的。只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才能使多媒體發(fā)揮優(yōu)勢為教育教學所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雷.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注意的問題[J].化學教育,2005(3).
[3]張桂芳.計算機對數學學習活動的三種支持水平[J].數學教育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