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芳
摘 ?要:為了使學校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要求,我國繼實施了新課程改革的政策后,同時又加大了對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和普及。于是,在這一背景下,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也隨之而得到了多元的發(fā)展,其中趣味化課堂的營造與構建是最為熱門和具有代表性的其中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化教學 ?課堂構建
對于趣味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本文選擇以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為依托,對過程中的具體實施和應用做以下論述。眾所周知,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這對于小學階段智力與心理尚未發(fā)育完善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也因之而造成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興趣低下,教學效率一直受到阻礙的現象。故,由此可見,打造趣味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拓展生活領域,打造趣味課堂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同時又將應用與生活,因此,基于這一前提,小學數學趣味化課堂的構建應首先考慮從其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性這一層面作為切入點。小學生的興趣往往是以主觀意識作為主導,而生活化之后的數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將小學生的主觀意識調動起來,從而幫助學生們在拓展生活領域的背景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同時使數學的課堂在生活化的加持下更加具有趣味性,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做出良好的鋪墊。
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這一節(jié)的相關內容時,我便通過對“角”這一概念在學生們現有所能接觸到的現實生活的拓展和挖掘,對數學趣味課堂進行了構建。如:在過程中,我首先向學生們展示了三把角度大小不一樣的座椅靠背圖片,讓學生們選擇自己最喜歡做哪一種椅子。由此,我便引出了角度問題,并且又繼續(xù)以生活中我們在坐車出行的過程中,會經常通過調節(jié)座椅靠背的角度來使自己更加舒適的生活情境為由,提出如何才能知道最適合自己的靠背角度是多少來對下一步的教學作出引導。這一生活領域的引用,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們的興趣所在,也使得課堂的教學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刻板模式,學生們也更加樂于去進行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如此,在趣味化課堂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相關知識的教學有效性,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創(chuàng)設趣味問題,增添數學魅力
引導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數學本身的特性來進行教學。在這之外,我們還要積極的利用特定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挖掘,譬如在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創(chuàng)設趣味性問題的方式而作出的教學行為。其具體為,教師根據所教知識點,通過巧妙的設置,將其以問題的方式呈現在學生們面前,從而激發(fā)學生們思考、分析的興趣,并在此之余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和理解,為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了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教學“大數的認識”這一節(jié)的相關內容時,我便通過趣味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們展開了教學。如:在計數單位的認識過程中,我首先提問導入:“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現在有多少人口嗎?”學生們則會回答為:“13億”這一個數字。之后,問題的設置可以繼續(xù)以此為依托,提出:“那你們知道13億到底是多少人嗎?是什么概念?它比1千人,1百萬人、1千萬人是多還是少?”。由此,將各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并以人口的比較為線索為之增添一定的魅力。在這一問題情境的引導下,學生們對于計數單位的學習和理解思路的方向則更加準確,從而確保了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信息技術教學,調動教學活力
趣味化的數學課堂關鍵在于營造課堂活躍的學習氛圍,使教學行為和過程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如此,才能實現趣味化的最終目的。課堂教學活力的調動,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師豐富的教學形式和對知識多元的表現形式,故,有鑒于此,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則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聲畫結合、圖文并茂的表現力優(yōu)勢,對于這一教學目標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節(jié)的相關內容時,對于其中相關的數學知識教學我便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對課堂活躍的學習氛圍進行了營造。如:對于平行四邊形特征的認識,我便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在屏幕上制作了一個模擬圖形。在特征表述的過程當中,首先是對邊平行的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無限延長兩條線,顯示不能相交,這一直觀的表現極大地吸引了學生們的興趣;其次是對角相等和對邊相等的認識,此時我便組織學生們利用現實測量工具進行實際測量,以加深學生印象。之后是關于梯形的特征學習,對此,我仍利用了多媒體的動畫模擬,分別對只有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會相交等有關特征進行了演示。如此,在這一前提下,課堂的學習氛圍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從而為學生們積極學習相關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趣味化的數學課堂創(chuàng)設,在方法和形式上,可供我們選擇和切入的層面是多方面的,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學會善于總結和歸納,并提高對學生與所教學科自身特征的認知度,如此,才能極大的促進趣味化課堂構建的生成,為教學的有效性作出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狄云雷.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化、生活化[J/OL].學周刊,2018(30).
[2]杜鵑.小學數學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策略探討[J].現代交際,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