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宏
2013-2014年下學期,本人擔任高三·五班和高三·六班的英語教學工作。這兩個班級是第三屆從高一帶到高三的學生,所以對于這些孩子們的優(yōu)缺點可以說是“了如指掌”,當然,是從英語科任的視角來看。辛勤的教學工作者們都知道,本學期—高三下學期是學生高考成敗的至關重要的最后一個學期。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任課教師的個人素質以及班級建設,班科任配合和家校的合作等等,以上諸多因素都影響著學生的高考前途,而我,作為一名任課英語教師,能為孩子們做些什么,才能讓他們在英語方面做到更好呢,以下就是我思考和反思的幾點:
首先,是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人可能會說,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什么可反思的,都是既定事實,誰也改變不了。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首要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一方面,校領導一直在告訴我們要以入量出,即看學生的入學學習情況來衡量學生的高考前景。領導指示,150分的卷子A班以得120分的標準來教學,那么,總分是600分,同樣,B班(普通班)以得100分的標準來教學,總分500分,如果能達到以上目標,就OK了。哈哈,我心想,有了這一指示,那么我的英語教學工作就沒那么可怕了,心想:英語,按照100分的標準來教,那么及格就是60分,如果高考英語的平均分能到60分,也是極好的!于是,給學生算了這筆賬,同時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因為有一些學生偏科嚴重(如五班的張旭和六班的高天宇),他們認為能得到50分就萬事大吉了。有了這樣的共識,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就可以大膽的取舍,專門講練那些既是高考考點又是學生易于掌握的知識點。與此同時,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既能在會做的題目上享受得分的成就,也能在稍有難度的題目上嘗試挑戰(zhàn)慢慢品味進步的樂趣。另一方面,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最開心的還是我們這些當老師的了,但是,同時又會思考,如何讓孩子們取得更大的進步。面對問題,想辦法解決,想新辦法,想好辦法,有時候,在上班的路上,在早晨洗漱時,也會偶爾冒出一個教學的點子,又急于在課堂上去嘗試,那樣一種快樂,是不是只有教師才能品嘗到呢?每次這樣想時,都會很開心,覺得入對了行。在這大半年的摸爬滾打中,我和學生們逐漸找到了適合我們的教學模式:初期(3月份),我們把重點放在了背單詞上,以識記英文字形和漢語意思為主,主要是3000個考綱詞匯,另外500個八級詞匯按考綱說明是大學想選擇英語作為專業(yè)的學生所要求的詞匯被我單獨列出,作為補充詞匯,不要求學生背誦。后期,隨著學生們識字能力的加強,我們逐漸將重點注意到聽力和寫作上,并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一同講解,因為,在我看來,詞匯是基礎,只記不練不可能真正學會,而聽力相對于閱讀詞匯方面要簡單得多,而且,學生們的耳朵似乎也更好用,30分滿分的聽力,能拿到15分甚至是20分的大有人在,所以,只要稍加指導,孩子們就容易得分,但老師要做的事情就要多一些,可是對我來說,值得。在聽力播放前,布置學生在聽力的20道題目中找出3個你認為可以用在寫作中的好句子,在聽力過程中,將整個聽力中的我認為學生不太熟悉的,稍微難一點的詞或短語按原題序號一一寫在黑板上,聽力結束后,對答案,認讀黑板上詞匯,分享好句子,學生提出有疑問的題目,核對聽力原文,解答疑點。寫作方面,選擇先用漢語講解打開孩子們的寫作思路,然后再請學生將漢語轉換成英語,貌似很短的幾句話,被孩子們翻譯成英語后,就基本達到寫作要求的100字左右,在對照寫作范文,出入也不太大。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們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樹立了信心,也不像從前那樣畏懼了。后期,5班的郭美玲,王梓瑜(化名)和6班的梁偉奇(化名)進步很大,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了帶頭作用。
其次,教師的個人素質。我們經(jīng)常講“教學相長”,有什么樣的學生,就造就了什么樣的老師,在校領導每一次喊出“不拋棄,不放棄”的教學理念后面,都蘊藏著每一位教師的辛勤付出。高中外語組的每一位成員,都在努力著,奮斗著,在姜玉梅老師的指導下,在戚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團結一致,從研究考綱到鉆研教材,從講臺上的循循善誘到課堂下的教育教學情感交流,每一次經(jīng)歷都有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另外,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進修,培訓和聽課,對我來說,也是學習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還有每學期至少一次的中國教師進修網(wǎng)的遠程培訓,也讓我受益匪淺。還有我的兩個年輕,肯干的班主任,總是竭盡全力的支持我的英語教學工作。和“同事”們一起工作,為著“同一份事業(yè)”,我們一起前行!
最后,我的不足之處。雖然我的兩個班主任對兩個班的英語成績很滿意,但是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反思。第一,學生的入學學情我改變不了,我卻可以慢慢改變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只重視了成績排在前面的和后面的學生,忽視了中間的學生,比如5班的成好,孫海星(化名),于博(化名),如果在他們身上再多花一點時間,班級平均分應該能更高。如果可以重來,一定要對這些處于中間的學生有更高的要求,當學生看到老師的重視后,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就會改變,只要有了態(tài)度的改變,那么,進步是必然的。在5班閆盡松(化名)的身上,就看到了這種因果影響。我經(jīng)常對她講,你的英語非常有希望,一定要好好學,而且新題型你是咱班做的最好的。每次我這樣對她說時,她都瞪大眼睛,總覺得我在騙她似的,可,我是認真的。她高考成績是66分,比班級平均分高8分。如果,我的眼中再多幾個“閆盡松”就好了??墒?,沒有可是。所以,只能吸取教訓待到下一屆學生,再努力!第二,模擬題過難,學生信心不足,教師鼓勵不到位。俗話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從三月份的模擬考試開始到最后的校內模擬,學生的英語成績始終不太好,只是在最后的校模擬試題中才找到了些許自信,卻又懷疑校模是不是太簡單?;叵肫鹦D5某煽兒透呖嫉某煽兪亲罱咏?。唉,該怎么說呢,肯定不能怪省市幾次的模擬題太難,只能說是我鼓勵不到位。如果我更加堅定地告訴他們,我上一屆學生高三·四班趙詩琳(化名)模擬考試英語最好成績93分,可是高考時取得了119分的好成績,他們才會相信嗎?有時,真的覺得我已經(jīng)盡了全力,但,還是會有諸多遺憾!那么,就讓我們期待吧,可愛,美好的下一屆!
以上就是我的幾點思考和反思,懇請領導批評指正,本人將一如既往認真工作,努力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