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軼
[案例背景]
誦讀國學經(jīng)典,養(yǎng)正養(yǎng)志養(yǎng)德。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是我們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品質(zhì)和意志創(chuàng)造的,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篇章,歷久不衰。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她維系著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生生不息,就如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輝。
國學經(jīng)典正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民族的人文標志和民族靈魂,讓國學經(jīng)典走進校園,走進孩子們的身邊。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接受國學經(jīng)典的教育,才能讓他們從小將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扎根于祖國傳統(tǒng)文化豐沃的土壤里,變成一個具有自覺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所以孩子們學習國學經(jīng)典,傳承祖國傳統(tǒng)文化,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緩。誦讀經(jīng)典之——《三字經(jīng)》?!度纸?jīng)》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經(jīng)典范例。它對人性的問題進行了辯證客觀地分析;它精辟地闡述了環(huán)境教育對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它讓孩子們知道宇宙之廣博;它將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縱觀;它是一本社會科學的教科書,內(nèi)容充實,典故豐富。它啟發(fā)孩子們?nèi)ビ眯乃伎?,怎樣去做人做事,如何辯證地看待世界,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治國平天下,創(chuàng)造未來。
[案例描述]
談話導入:《三字經(jīng)》是古代小學生上學學習的第一本書。它是一本古代入學啟蒙的學習讀物,雖然一共只有1000多字,但是它的內(nèi)容卻包羅萬象,里面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典故。它既然是古代小朋友上學學習的第一本書和課程,就可見它的知識豐富,學了它,你就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知道天上,地上,宇宙都有什么東西,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呢?”,為什么我們會有輩分,在我們沒有出生之前的若干年中國都發(fā)生了哪些事。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去認識世界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由來,這里還有我們已經(jīng)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典故,《三字經(jīng)》涉獵的方面之廣,內(nèi)容之豐富精彩,值得我們很好地吟誦學習,入耳入心,是我們精神上的最好財富。通過對《三字經(jīng)》的學習,我們會知道很多東西。增長我們的見識,開闊我們的視野!
檢查課前布置的誦讀情況(95%的學生背誦很好)。
講解句子,理解含義。
“人之初,性本善?!边@句重點講解“初”和“性”?!俺酢背錾?,“性”本性,性情。然后讓學生將重點講解的詞的意思放入句子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都想把理解的句子的含義與大家分享。(世界上的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善良的,好的。)[討論:大家同意這個說法嗎?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互相討論,然后讓孩子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教師引出:一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一樣的父母,同是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但是親兄妹,親兄弟之間的天性差異就很大,性格也各有千秋,個性色彩都不相同,如果“天性”是剛出生時就決定的了,無法改變,人人都一樣,“人之初,性本善?!蹦敲春髞硭麄冊趺磿胁煌哪兀繉W生們經(jīng)過思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發(fā)散思維,生:“和家里的生活條件有關吧!”“和他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吧!”“和她的父母受的教育有關吧,”“和父母對他的幫助教育有關系”發(fā)言非常踴躍。師:同學們經(jīng)過思考都說到了點子上,人性格上的差異不同,與這個人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教育密切相關,也就是她成長的環(huán)境。“性相近,習相遠?!边@句重點解釋“近”和“習”,“近”:接近,類似,“習”:學習、習染,本性本來差別不大,由于后天受到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學習讀書使人變得不一樣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變得越來越大了。在這里進一步讓學生通過這兩小節(jié)明確環(huán)境教育和學習讀書可以改變?nèi)?,在一個人的成長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習”決定了差距“相遠”,“初”決定了“性相近”。關于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對人成長得如此重要,我給學生講了有關“狼孩”的故事,一個小孩子生下來,他和正常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差異,可是這個小孩子很不幸,他被遺落在狼群中,因為狼群中沒有語言,它們又不能直立行走,更談不上任何教育,當人們發(fā)現(xiàn)他時,他的行為和神態(tài)更像……故大家叫他“狼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huán)境教育多么的重要,后天的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
用課件播放故事典故《令人悲傷的白絲》。師:孩子們這個典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白絲”為什么是“令人悲傷的”?生1:白絲是可悲的,因為它是白絲,一旦被染料碰上,染上,就在也永遠恢復不了原來的顏色了,所以說是可悲的。生2:我想"白絲"就像我們剛出生時的樣子,潔白無瑕,那些染料就像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教育,染缸就是環(huán)境唄,如果不注意細節(jié)和章法,對我們要細心,不然我們就會變成壞孩子,就成了可悲的白絲。(師:說得真好,能對比自己去想象,善于思考,讀懂了典故,你真棒!)
教師小結:墨子的話告訴我們,人的本性就像沒有被染的生絲,雪白純正,而外界的影響就像染料,人是很難抵制外界的影響而保持本性的。所以,對人的教育和引導一定要慎重。故事講完了,我開始帶領學生們誦讀,先讀后誦,真正做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利用多種方法來讀:男女交替讀;接龍讀;拍手讀;默讀;背誦,最后吟誦,小組比賽。讀中感悟《三字經(jīng)》蘊含的道理。辯證地看待每個同學的成長,鼓勵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勤奮讀書,共同進步。慎重地對待每個孩子的教育。引導孩子們好好讀書,改變自己,努力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
[案例分析]
“蒙童養(yǎng)正,幼兒養(yǎng)性,少年養(yǎng)志,成人養(yǎng)德”,這就是國學具有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備好課,查找好資料,設計好教案,真正使學生在國學誦讀中"養(yǎng)性,養(yǎng)志",《三字經(jīng)》作為經(jīng)典的國學啟蒙教材,學生們在生活中和學前教育中也是耳熟能詳?shù)?。孩子們吟誦朗朗上口,特別喜歡學,特別感興趣,課前的布置作業(yè)都能很好地完成,課后又能把學到的知識與家長快樂的分享,國學課的收獲讓孩子們非常的自信,有成就感。同學們經(jīng)常會和我說:老師,《三字經(jīng)》真厲害,我們的祖先真聰明,每一小節(jié)三個字,表達的意思卻是那么豐富,不可思議,好神奇,老師,我特別愿意學,我已經(jīng)會吟誦好多節(jié)了。它真正對孩子們的成長是一種啟迪,孩子們在上國學誦讀課的同時,也是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和精神上的洗禮,更是知識方面的積累和儲存?!度纸?jīng)》里上有天文,下有地理,既說宇宙,又談歷史,不僅教育孩子們?nèi)绾巫鋈?,還引導他們好好做事的道理?!度纸?jīng)》里面的故事和典故給了孩子們在做人做事上很好的引領,也希望他們在國學經(jīng)典中,吟之韻律,誦之精華,感知精髓,悟之哲理,讓知識和智慧伴隨著孩子們成長。師者應把傳承國粹經(jīng)典作為自己光榮的使命,致敬先賢,激勵后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國學精粹,潤物細
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