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 要:現(xiàn)代科技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快,電視已經(jīng)成為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電視廣告也是無處不在的。家長在家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幼兒也多多少少會看電視節(jié)目,而電視廣告不可避免的會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F(xiàn)在,大多數(shù)幼兒對電視廣告的廣告詞都已經(jīng)爛熟于心,甚至于可以將一個臺的任何廣告隨著節(jié)奏脫口而出。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重視電視廣告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感到好玩。
關鍵詞:電視廣告 3-6歲幼兒 積極影響 消極影響
一、什么是電視廣告
電視廣告,是一種以電視為媒體的廣告,是電子廣告的一種形式。它是兼有視聽效果并運用了語言、聲音、文字、形象、動作、表演等綜合手段進行傳播的信息傳播方式。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廣告的傳播不再局限于電視,它發(fā)展了更加豐富的傳播方式,比如說電子屏幕,手機。同時,不局限于電子傳播的方式,比如報紙,書刊??梢哉f廣告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1]
二、電視廣告為什么會對3-6歲幼兒產(chǎn)生影響
電視廣告的魅力離不開色彩和聲音這兩個重大因素!色彩和聲音在電視廣告中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沒有了色彩和聲音魅力的襯托,電視廣告就會大失光彩。完美的色彩能夠影響人們的感知,記憶,聯(lián)想,情感等,產(chǎn)生特定的心理作用,傳達著直接或間接的信息,從而喚起人們的感情,同時還是表現(xiàn)、烘托廣告形象的有效手段。雖然廣告都是有插圖,色彩,文字等要素組成的,但是人們在觀看電視廣告的瞬間,最先感受的還是畫面的總體色彩效果,色彩能讓電視廣告增添光彩。音樂是全人類的共同語言,是一種悅耳動聽的特殊語言,是一種有節(jié)奏規(guī)律的聲音,對于人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等影響是極大的。歌曲是最能直達人心的利器,然而,廣告中的音樂一般是包括背景音樂和廣告歌曲,旋律簡單,易學易記,瑯瑯上口,輔助甚至代替人聲傳達信息,增強聲音藝術的感染力,很容易掀起人們的感情波瀾,達成廣告的最終目的。3-6歲的幼兒好奇心強、接受能力強、善于記憶、喜歡新鮮多變的事物、模仿能力超乎想象。正因為如此,電視廣告才能深深地吸引著幼兒,影響著幼兒,讓他們深陷其中。[2]
三、電視廣告對幼兒的影響
1.積極的影響
模仿是幼兒性格特點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廣告內(nèi)容恰好成為他們模仿的范本和對象。這種簡單的模仿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電視廣告對幼兒的模仿行為起著形象示范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電視廣告雖處于發(fā)展階段,但其文化品位也在不斷地提高。特別是中央電視臺的一些廣告和一些公益廣告中塑造了許多為文化所推崇的兒童形象。
比如,在中央電視臺的《給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中媽媽幫孩子洗完腳后,讓他自己看書,然后去幫婆婆洗腳。結(jié)果孩子跑去偷看了,聽到了奶奶和媽媽的對話,知道睡前洗腳對身體好,就轉(zhuǎn)身去給媽媽端水去了。媽媽回到孩子房間后發(fā)現(xiàn)屋里沒人,正詫異之時,回頭一看兒子正用他稚嫩的小手端著一盆水,邊走邊灑地向媽媽走來,并說道“媽媽,洗腳”。3歲半的琪琪經(jīng)常看了之后,一見這個廣告,她就嘴上說著“腳腳、腳腳。。?!?,然后自己跑到廚房,翻開廚柜拿出高壓鍋內(nèi)膽或者電磁爐專用蒸鍋到客廳來洗腳。用空盆自己洗完腳后,還要脫媽媽的襪子,要幫媽媽洗。
這種推崇兒童形象的主流文化就是社會所倡導,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在這些廣告中,孩子們身體健康,積極向上,充滿愛心,有無限的活力,給兒童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榜樣。
2.消極的影響
某些少兒頻道中的一些電視節(jié)目和電視廣告承載著各種形式的兒童產(chǎn)品廣告,對幼兒的視覺產(chǎn)生了強烈的影響,激發(fā)著他們嘗試、獲得的欲望。許多孩子央求父母購買大量的新奇玩具和某類食品,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費。比如,皮皮在看著納愛斯牙牙樂廣告后,學會說“牙牙”,還用刷牙的動作示意要刷牙。后來他媽媽花15元給她買了一把硅膠牙刷,19元買了一小管能吞咽的嬰幼兒牙膏,結(jié)果第一次刷就刷得牙齦出血,后來牙齦全腫了,還出現(xiàn)潰爛,害得他幾天粒米不沾,只喝牛奶,晚上餓得嗷嗷哭。剛開始他媽媽不知道他是牙痛,還因為他不吃飯打了她好幾個嘴巴,后來知道原因后心痛不已、非常自責。
更有一些幼兒對電視廣告中瀟灑的動作心有神往,進行模仿、親身實踐,毫不顧及后果,最終鑄成大錯,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在某果凍廣告中,一個小模特將果凍拋向空中直接用嘴接住,而幼兒具有很強的觀察里和模仿能力,也許就會有兒童模仿廣告里的小模特一樣把果凍拋入空中然后用嘴巴接住的方式來吃,但這種方式隱藏著巨大的隱患,果凍再從空中跌入口中的過程中,滑入食管,堵住氣管就引發(fā)嚴重的事故。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fā)展的黃金階段。許多廣告人都喜歡或習慣于在廣告的語言文字上下工夫。突然間,借用、改用成語、諺語作為廣告詞的方式流行起來,諸如“默默無蚊的奉獻”、“騎樂無窮”、“鶴立衣群”等等。雖然這些廣告并非專為幼兒而做,但它在耳濡目染之間,對幼兒造成的誤導仍然不可忽視。
四、建議可采取的措施
1.家長對3-6歲幼兒看電視廣告要有一定的監(jiān)督和引導。家長可以選擇有益的電視廣告,比如公益廣告等,并與孩子一起觀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知識、價值判斷與理想觀念。
2.商家和電視廣告的制作單位或者制作人應該多為幼兒考慮,多為幼兒著想,不要誤導他們。
3.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對媒介和商家加強廣告管理的監(jiān)管力度,禁止播放、刊登不良廣告的行為。與此同時,應該建立相關的法律來規(guī)范和整頓混亂的電視廣告環(huán)境。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廣告是一把雙刃劍,電視廣告給了人們極大的生活便利的同時又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在發(fā)展廣告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只看重廣告給人們帶來的利益效應更應該注重其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給3-6歲幼兒帶來的影響。在教育研究范圍,3-6歲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時期,意味著:3-6歲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濕的水泥”一樣,具備很強的可塑性!這一階段之后,“水泥”漸漸固化,孩子的基本性情慢慢固定下來,然后再想有一個大的、徹底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研究表明,80%至90%的人格特征在孩子的一生中,性格特征、抱負理想、生活方式,正處于形成階段!而兒童正處于學知識、長見識,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要正視電視廣告給幼兒帶來的利和弊,發(fā)揚其優(yōu)點,拋棄其缺點,給幼兒更多更好的發(fā)展空間,還他們一片純凈的天空。
參考文獻
[1]阮衛(wèi),兒童廣告的誤區(qū).漢江大學學報,2001(18).
[2]趙玉霞,3-6歲幼兒語言發(fā)展指南及教育策略.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