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結構的調整,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而英語作為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理應受到教師的重視,促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汲取養(yǎng)分,逐步提升英語知識的學習效果。本文就筆者的實踐教學經驗出發(fā),提出借助媒體,挖掘生活資源,以及創(chuàng)建合理合作活動等形式,淺談如何有效實現高品質英語課堂的建構。
關鍵詞:初中英語;媒體;生活
教育部對英語學科的重視,使得教師開始積極調整傳統(tǒng)英語課程的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基于教師的引導,逐步提升認知基礎英語知識的質量。但是,就目前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仍然存在部分制約高品質英語課堂形成的不利因素,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質量差的現象。所以,為了改善英語課堂中的弊端,逐步解決英語知識講解中的不利因素,教師應當改革傳統(tǒng)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強調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從而逐步提升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
一、借助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
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英語知識主動探索的動力,在開展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中,為了實現高品質英語課堂的建構,教師應當以學生的興趣偏好為方向,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高漲的情緒下主動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索。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當前英語學科的教學方向偏向信息化,因此,教師也可以使用現代媒體技術中的多樣功能,改善原本沉悶的英語學科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視聽盛宴中,產生多種感官的刺激,從而沉浸在以生動的情境中,逐步提升認知英語知識的質量。
例如,在教授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現代媒體技術的應用,實現課堂中生動情境的創(chuàng)建,從而提升本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在課堂中,教師先使用視頻資源,向學生展示制作香蕉奶昔的流程,讓學生透過直觀、色彩豐富的視頻,將目光從課下轉移到課堂之中。隨后,教師再利用視頻中的截圖,展開香蕉奶昔制作過程的詳細講解,使得學生在圖文結合中,更加直觀地認知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節(jié)課中的內容。緊接著,教師再使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內容進行整理,讓學生建立整體知識觀,以便提升認知本節(jié)課的質量。
顯而易見,在向學生講解英語知識時,教師使用現代媒體技術,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結構,讓學生在直觀、動態(tài)的畫面中得到感官的刺激,從而逐步提升認知英語知識的質量。
二、挖掘資源,營造生活氛圍
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生活,生活也是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強大后盾,而英語學科的本質是語言,因此,在向學生講解英語知識時,教師也不能脫離于生活中的元素,讓學生單純地理解英語單詞和短語等內容,造成英語學科與實際生活間的脫節(jié)。同時,在英語學科的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元素,也能夠讓學生從生活的層面認知英語知識,從而減弱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難度,逐步實現高品質英語課堂的生成。
例如,在講解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節(jié)課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元素的介入,逐步減弱學生的認知難度。通過對教材當中的知識進行分析,我們能夠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盡可能地使用本節(jié)課的單詞和句式,實現生活中的有效溝通,可見,上述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的關聯。因此,教師使用現代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生活中開展鍛煉的場景,讓學生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隨后,教師再借助生活中常見的運動項目等,對學生展開詳細的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基于生活的層面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從而體會英語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建立生活化的英語意識。
不難看出,在初中階段教授英語知識,教師可以應用多樣資源的引入,實現課堂中生活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建立生活意識,基于生活層面提升認知英語知識的質量。
三、合理分組,實現有效學習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儲備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造成學生之間英語知識認知效果的不同。但是,在傳統(tǒng)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無差別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效果不佳。而在現階段英語學科的教學中,強調學生基于活動的形式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建構,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分組,促進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有效學習。
例如,在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節(jié)課中,教師先根據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反饋,對學生進行定位,指出學生英語素養(yǎng)之間的差異。之后,教師以互補性的原則為標準,對學生進行組員結構的安排,并圍繞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中的內容設定合作交流的任務。緊接著,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自由討論,并進行相互輔助,從而逐步實現本節(jié)課英語知識的深入理解,提升認知的質量。
總而言之,高品質英語課堂的構建,并不是單純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實的,因此,在之后的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xù)創(chuàng)建多樣有效的教學活動,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應用,從而在不斷改進中形成完整的體系,逐步提升英語學科的教學品質。
參考文獻:
[1]周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83.
[2]聶紅琴.談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設計[J].甘肅教育,2017(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