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琴
摘 要:當今時代,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是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新理念,要求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是否是主動的、積極的、活潑的和互動合作的,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否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和化學素養(yǎng),是否有助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和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要建構互動合作式的化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演示實驗 互動 自主
互動式課堂教學,它強調(diào)師生交住,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關系,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互動把所有的賦予新的意義,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理念;在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等問題;如何采用各種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創(chuàng)設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關系,改變單純接受式的學習,強調(diào)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互動學習。
化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它與實際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要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身邊無處不化學,化學知識滲透在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接觸社會的機會有限,通過實驗來了解化學在實際中的作用,可說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實驗在化學教與學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F(xiàn)在的教材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界限逐漸淡化實驗內(nèi)容與化學知識緊密配合,提倡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自體驗的教學形式,或者說是學習形式,這樣也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學生可能難以完成的實驗,加注說明由教師來演示;這樣的實驗一般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如初中化學第十單元酸和堿中的濃酸、濃堿的稀釋操作,學生在操作不熟練時自己實驗比較危險。)
例如,高中一年級學習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按照課本內(nèi)容只有幾行文字,演示實驗內(nèi)容比較少,如果照本宣科,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任務。這樣做教學手法單調(diào),學生興趣也不高,學習不夠深入,學生很快就會忘記。如果我們設計一個將氣體制備、收集、除雜質、檢驗、性質等結合在一起,演示與學生實驗相結合,那么效果是否相同呢?答案是肯定的。
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改為:
課前準備:先要求學生預習氯氣實驗室制法,了解各方面的知識。
課堂安排:先要求學生選擇需要的儀器,請同學上臺組裝儀器,教師只從旁觀察,請全班同學去監(jiān)督,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每個儀器的用途、用法及反應原理。然后由老師進行氯氣制取的演示實驗(氯氣有毒),用二氧化錳、濃鹽酸制取氣體,并將氣體依次通過飽和食鹽水(除雜HCl),再通過98%濃硫酸(吸收水蒸汽)。爭取學生自己得出答案。最后連接兩個集氣瓶一個放干燥的有色布條,一個放濕潤的有色布條(說明濕潤的布條褪色)。通過實驗將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學生既復習了舊知識,也學習了新知識,同時學生也被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吸引了,教師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加以啟發(fā)引導,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隨著知識向深度廣度發(fā)展,單憑興趣學習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根本保證。在課堂上應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活躍課堂氣氛,一些操作簡單的,沒有危險的實驗可以讓學生親自上講臺演示由他們自己總結出實驗現(xiàn)象,猜測實驗原理,以及實驗時的注意事項,比如:1.氯氣與金屬反應:紅熱的銅絲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2.氯氣與氫氣反應:將點燃的氫氣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這兩個實驗就可以讓學生上來自己做。
自主實驗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預習的自覺性。在課前教師提供給學生具有啟發(fā)性的預習提綱以激發(fā)學生思維;改課本及實驗報告上死板要求為由學生親自動腦設計實驗,這樣能調(diào)動學生自覺、主動預習的積極性。
通過實驗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就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倍_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和諧愉快的氣氛,調(diào)動學生在實驗中質疑的主動性。
如在“氯、溴、碘之間的置換反應”實驗中,當學生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接近盛有新制氯水的試管口時,有部分同學很快發(fā)現(xiàn)了問題:試紙變藍后又褪色了。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重新進行實驗,隨后學生對試紙變藍后又褪色這個問題提出種種可能的原因,并試圖尋找新的方案來探明究竟,教師再予以指導,并指出學生實驗操作、實驗修養(yǎng)等方面的優(yōu)缺點,及時引導學生交流成果。學生能這樣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有目的的分析、探索問題,對實驗的印象自然就深刻得多。這是建立在師生間默契配合基礎上的自主實驗,這樣的實驗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實驗提倡討論問題,實驗討論不僅在師生之間進行,而且在學生之間廣泛展開。學生是實驗的主體。主體性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遇到問題提倡學生自我求解,支持他們就實驗設計、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展開討論和辯論,調(diào)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不迷信權威,勇于“別出心裁”,真正領悟實驗的樂趣。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淺見,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指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