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秀
摘 要: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仍然沒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主要是由于應試教育造成教學過程的教師只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并不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群文閱讀,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習成績。本文主要通過對當前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進行了探究,為高中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群文閱讀 高中語文 議題策略研究
一、提高思想認識,重視語文閱讀學習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對他們來說,不僅能夠使他們的語文學習成績得到提升,而且對于他們?nèi)松陌l(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終身學習,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就是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做的一件事情。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重視語文閱讀教學。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教育意義,探索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有收獲。
二、認清問題,尋找正確的閱讀方法
有一部分學生對于語文閱讀課并不感興趣,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平時自己鍛煉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自身理解文意的能力較差,這樣的學生大部分是對閱讀提不起興趣的。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上的文本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堂上長篇大論的說,學生在課堂上記筆記。教師把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強加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接受,并且記下來。而并不注重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真正掌握知識。這樣的灌輸式教學并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言論的自由,不能夠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也不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導致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較差的現(xiàn)象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變。
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的是閱讀方法的講授,而并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且重視課堂教材內(nèi)文章的閱讀,忽視課外閱讀素材的引入。重視單一文本的閱讀,忽略了多種文本的學習。對教學資源無法有效地進行整合,使得教學課堂不能夠提高效率,學生興趣得不到激發(fā),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導致學生產(chǎn)生閱讀并不重要的思想。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也就具有隨意性,關注的是光怪陸離的小說內(nèi)容,而并非寫作手法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造成閱讀的效率較低,花費了時間卻沒有教學的成效。
對提升學習閱讀能力有幫助的課外閱讀素材不能走進課堂。即使有些教師鼓勵學生閱讀課外素材,但是卻往往沒有給學生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不能夠做出具體合理的學習規(guī)劃。學生普遍喜愛的是內(nèi)容短小精悍的文章,對于經(jīng)典名著沒有閱讀的興趣。甚至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也很少有學生能夠閱讀。再加上許多教師和學校領導對于課外閱讀的偏見,認為課外書是“閑書”,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這種思維影響下,培養(yǎng)閱讀能力也就無從談起了。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就應當轉變思想,尋找和探索正確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凡是好書,就會激發(fā)起讀者心中對于真善美的向往,我們提倡學生閱讀課外名著,使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多元文化,理解文學作品中的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從優(yōu)秀的作品中吸取情感,藝術的營養(yǎng),把握文章的內(nèi)涵,領會人物的特征,把握作者的情感。提升對于人生、對于社會的認知,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三、開展群文閱讀,進行教學實踐
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群文閱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落實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大有裨益。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學的主題,給學生提供一些與主題契合的文章,組織學生來閱讀。在選取這些文章時,重要的并不是數(shù)量的多少,而是文章的質量,要能夠緊扣教學的主題,與教材文章具有相同的議題。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將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通過閱讀“群文”,能夠使學生通過多閱讀、多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在閱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活動,來分享一下讀書的收獲,談一談閱讀的體會。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喜愛上“群文閱讀”。教師在選取素材時,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素材,豐富教學內(nèi)容,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挑選出最佳的“群文素材”。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群文閱讀”是在閱讀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通過“群文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課堂效率,是一種高效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分析群文閱讀,探索議題策略研究
“群文”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趙鏡中教授提出來的。在這一基礎上,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提出了“群文閱讀”的相關概念,總結出了四種教學課程類型。包括整合、延伸、同質、異質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均提倡學生在學習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一理論的提出可以看作是“群文閱讀”的研究開端。
在目前的教育教學研究領域,尤其是教學水平較低的西部地區(qū),對于“群文閱讀”這一新教學形式并不了解。對“群文閱讀”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一些理論性的研究也是膚淺片面零散的研究,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體系。在教學實踐中,這種課堂教學形式也沒有得到普及,許多教師都沒有聽說過這種教學形式。僅有的一些教學實踐也僅僅是在小學階段進行試點教學,高中階段的“群文閱讀”仍然是十分罕見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同時結合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閱讀素材供他們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中得到鍛煉和提升。這對當前的素質教育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蘇劍萍.從量變到質變——中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型設計及操作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4).
[2]陳春坪.感悟群文閱讀,走向高效課堂——淺談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意義和關鍵策略[J].教育,2016(8).
[3]吳劍波.高中群文閱讀實現(xiàn)高效化的策略解讀[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