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各大高校也都建立了相應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并逐漸的在實際教學當中應用??墒?,教學平臺的建立是教學的新興事物,老師和學生有的不熟悉,其使應用效率有些低。這需要外語老師和學生對平臺的構建進行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并能夠進行合理應用。
關鍵詞: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構建
大學的公共外語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進行互動式教學是其中是一個有效和常用的方法。這要求科課堂教學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學平臺,利用現(xiàn)代科學信息技術,構建自主協(xié)作的教學平臺,加強學生和老師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這對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1.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建立的理論基礎
1.1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的理論
這項理論重點強調的是怎樣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促進,并不是對學習簡單的描述[1]。第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廣泛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料,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安排和設計平臺活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進行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構建時,必須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操作簡單和容易理解為原則,使學生樂于接受;第三,大學公共外語課程的教學平臺要設計和安排討論和評價欄目,給學生和老師的學習和教學過程提供指導和交流的機會。
1.2以人為本的教學理論
這個理論適應了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作為平臺教學的主體,關注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體現(xiàn),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目的是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梢愿笙薅鹊陌l(fā)揮平臺的作用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3應用建構主義的理論
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可以給學生開創(chuàng)豐富多彩的互動學習方式和教學環(huán)境。建構主義理論是在給學生準備大量教學資源的同時,補充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的信息量欠缺的問題,同時可以使所有的學生根據(jù)老師指引,進行自由選擇相應的教學資源和在線測試;另外,實現(xiàn)老師的指引和同學間的協(xié)作,通過網(wǎng)絡平臺加強學生之間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互動。這種情況下可以讓學生能夠參與平臺并進行自主學習,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進行外語的應用能力。
2.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構建的分析研究
2.1利用教學平臺完成老師和學生的互動
大學的公共外語教學,授課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利用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老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充分交流互動[2]。例如,進行復習詞匯時,老師師利用教學平臺進行學生展開頭腦風暴。也就是組織學生組成小組,讓每個學生都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回顧,期間其他同學不可以打斷其講話,不可以提示,更不可以進行評價,在學生把一切單詞都輸入到學習平臺后,同學測試結束,這時學生不可以發(fā)出聲音,教師也不可以宣布答案。當所有學生都完成輸入后,老師再讓同學之間相互修改和評價。這樣,學生看不能到其他學生的答案,教師利用終端可以看到所有同學的答案,這樣防止學生的作弊現(xiàn)象,也增加了老師和學生之間互動交流。
2.2利用教學平臺進行小組互動學習
進行大學公共外語的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進行小組之間的互動學習。現(xiàn)在的教學,進行小組的合作討論學習是應用較廣的教學方式。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大學公共外語的教學中,老師要充分應用教學平臺的多種交流互動功能,重視小組間的互動交流。比如,在大學公共外語的口語教學時,老師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2.3利用教學平臺,進行組員學生之間的互動
小組討論是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設計中常用的教學活動。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自己想法和意見的發(fā)表,使學生的思想最終達成一致。在進行互動教學時,老師要合理應用這樣的平臺,完成小組成員間的交流。比如,在大學外語的閱讀教學時,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具有不同的思考和答案。老師要鼓勵和允許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并讓學生進行分享。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討論和分析,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同時對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學生進行平臺的互動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其他學科知識的引入和學習,讓學生可以把外語的學習和其他學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增加外語的應用能力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公共外語教學平臺的構建利用了現(xiàn)代的科技優(yōu)勢,達到學生的多種方式的學習的目的,讓學生在平臺中充分展示個性和創(chuàng)新想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在進行整合教學資源的同時,可以進行各學科的資源共享。實現(xiàn)學生進行各領域和各學科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璞.大學英語網(wǎng)絡教學平臺構建研究[J].海外英語,2016(7):28-29.
[2]程曉娟,顧靖.綜合性大學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成才之路,2016(30):102-102.
作者簡介:
李威(1985年—),男,吉林長春人,碩士,教師,長春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