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石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演變,教育教學也在不斷的與時俱進,并且通過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逐漸取得優(yōu)異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顯著提升。語文是小學重要的學科,其中包含的知識點和學習技巧都是較為豐富的,而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語文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才沒有完全形成,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不能正確的理解,但是他們的好奇心較強,對于感興趣的學科會具有遠遠不斷的學習動力。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巧妙利用學生這一特點,以學生基礎知識程度為基礎,進行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會語文學科學習樂趣,從而逐漸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方法
一、師生之間建立感情友好的感情樞紐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傳授學生語文知識,而沒有注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關系,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有聽的份,沒有和諧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探討,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致,降低了語文學習能力。為了避免學生學習能力的下降,摒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應該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小學生目前正處于一種心理和生理發(fā)育時期,學習方法的不成熟導致他們學習自主性逐漸降低,在語文課堂中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擾,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學習興趣。所以,應該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只要學生熱愛語文這門學科,課堂積極性才會有所提高,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最現(xiàn)實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積極作用。另外,語文學習興趣, 不僅代表了學生的積極實踐,還代表了學生對于事物的洞察力、想象力和記憶能力。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建和諧的語文互動活動,在互動中,學生可以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向教師進行請教,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逐個分析和講解,不僅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探討,彌補學習中的不足,還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提升,
二、開展語文課外興趣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是講究知識與互動的重要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積極傳授學生重要的語文知識點,還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習的知識,掌握運用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因此,語文課外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也是教學中課程內容的補充環(huán)節(jié),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普羅米修斯》這一課題教學中,教師教師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預習,針對課文題目查閱有關希臘神話的故事和資料,學生把這些資料統(tǒng)統(tǒng)記在腦海中,利用多余的課堂時間,開展“故事大會”,讓每一位同學把自己所查找的希臘神話故事對學生進行講訴,與學生進行探討。之后教師進行提問:“在你們查閱到的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與普羅米修斯有哪些關聯(lián)?”學生紛紛進行探討,對此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另外教師在這一課題中,讓學生首先通讀一遍課文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再讀一遍的過程中,把課文中普羅米修斯的任務性格和所發(fā)生的事件統(tǒng)統(tǒng)進行描述,學生之間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理解進行探討,如:“宙斯懲罰普羅米修斯時,他內心的心理活動是什么?普羅米修斯在飽受折磨時,他內心是怎么想的?”通過提出這些問題,讓學生有目的的去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中潛在的思想情感,從事件和人物性格中尋找有用的答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
三、評價制度激勵學生語文學習
有效的評價制度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驅動力和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不時的看準時機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評價和獎勵。例如,語文課堂中,學生敢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且回答正確,這時教師可以對這位學生進行評價獎勵,鼓勵學生著用用于質疑和回答問題的學習態(tài)度。另外,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激勵的方式,設計簡單的、位于學生基礎能力范圍的題目,讓學生們進行回答,這樣學生回答時不會顯得吃力,充分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表明:學生由于自己的能力獲得成功,并得到老師的獎勵和優(yōu)秀評價,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逐漸提高,因此,作為語文教師,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應該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秉著一顆充滿熱心和愛心的態(tài)度去把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都發(fā)掘出來,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而在學期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采用分數(shù)比和學生學習態(tài)度情況等形式表揚本學期學習優(yōu)異的、態(tài)度良好的學生,讓學生體會勝利者的喜悅之情,但是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同學,應該鼓勵他們不要放棄,要用關懷的態(tài)度去引導他們,幫助他們重新拾取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他們語文知識水平。
四、總結
總之,語文是小學重要的學科之一,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建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熱愛語文學科,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志偉,《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傳遞語文之道的策略探討》,《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2年7期
[2]張萍,《實踐性教學設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