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海
摘要:我國豬種資源極為豐富,載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2011年出版)中的豬種有100個,其中地方豬種有76個,培育品種18個,引進品種6個?,F(xiàn)簡單介紹部分引進品種(大白、長白、杜洛克、巴克夏、皮特蘭、漢普夏)和地方品種(梅山豬、榮昌豬、金華豬和民豬)的生產性能。
關鍵詞:豬;引進品種;地方品種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24-01
1 引進品種
大白豬。大白豬又稱大約克夏豬,原產英國,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使用最多的瘦肉型豬種。全身被毛白色,耳大直立,后軀豐滿,四肢粗壯結實,乳頭7~8對。成年公豬體重350~450 kg,母豬體重300 kg左右。胴體瘦肉率65%左右。母豬初產10頭,經產12頭。大白豬在商品瘦肉型豬生產中既可以作父本,與我國地方品種雜交,生產二元雜交豬;也可以在外三元雜交體系中作第一母本,與長白公豬雜交生產長大母豬,再與終端父本杜洛克雜交生產杜長大三元雜交豬。
長白豬(蘭德瑞斯豬)。長白豬原產丹麥,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瘦肉型豬種之一。因其體軀雙長又稱長白豬。全身被毛白色,頭小清秀,顏面平直,兩耳向前平伸。體軀長,前軀窄,后軀寬,腰背平直,乳頭7~8對。成年公豬體重400~500 kg,母豬體重300 kg左右。日增重750~920 g,料重比2.6:1,胴體瘦肉率68%,初產9~lO頭,經產10 ~11頭。用長白豬作父本進行兩品種或三品種雜交可獲得良好的雜交效果,但長白豬存在抗逆性較差、對飼料要求較高、前期增重較慢等缺點。
杜洛克豬。原產美國,生產中多用作雜交終端父本。全身被毛金黃或棕紅色,頭小、嘴短直,耳較小而尖端下垂;體軀較長,背腰微弓,肌肉豐滿,腿臀肌肉發(fā)達;四肢粗壯結實,蹄黑。日增重可達750~900 g,料重比2.5:1,胴體瘦肉率66%~68%,母豬初產7~8頭,經產9~10頭。杜洛克豬因繁殖性能差、產仔少等缺點,在二元雜交中一般作父本;在三元雜交中作終端父本。
巴克夏豬。巴克夏豬原產英格蘭巴克郡,因口感極佳成為英國皇室專用豬種。1860年育成時為脂肪型品種,后選育為瘦肉型豬種。全身被毛以黑色為主,并有“六白”(四肢下部、鼻端及尾為白色)特征。體軀長而寬,鼻短而凹,耳直立或稍前傾,胸深臀寬。日增重700~850 g,瘦肉率58%,母豬初產7.5頭,經產8.5頭。巴克夏豬因肉質好、生長較快、瘦肉率較高,目前主要用作父本與地方豬種雜交來生產高端優(yōu)質商品豬。
皮特蘭豬。皮特蘭豬原產比利時,體形中等,體軀呈方形。被毛灰白,夾有形狀各異的大塊黑色斑點。頭較輕,耳中等大小,微向前傾,頸和四肢較短,肩部和臀部肌肉特別發(fā)達。窩平產仔數(shù)10.2頭,斷奶仔豬數(shù)8.3頭。背膘薄,僅7.8 mm,胴體瘦肉率高達70%。肉質欠佳,肌纖維較粗,氟烷陽性率高,易發(fā)生應激綜合征,產生PSE肉(即呈淡白色或暗紅色的豬肉,也稱白肌肉)。皮特蘭豬在雜交體系中是較好的終端父本。生產中,最好用其與杜洛克豬或漢普夏豬雜交,F(xiàn)1代公豬作為終端父本。
漢普夏豬。漢普夏豬原產美國,被毛黑色,肩胛、前胸和前肢呈一白帶環(huán)繞,故又稱銀帶豬。頭中等大小,耳中等而直立,嘴長直,體軀較長,肌肉發(fā)達,性情活潑。成年公豬體重315~410 kg,成年母豬體重250~340 kg,窩平均產仔數(shù)10頭左右。日增重845 g,料重比2.53:1,瘦肉率61.5%。國外利用漢普夏豬作父本與杜洛克母本雜交生產的后代公豬為父本,與長白×大白F 1代為母本生產四元雜交豬。用漢普夏豬作第一父本或第二父本時,雜交效果均較明顯,能顯著提高商品豬的瘦肉率。
2 地方品種
梅山豬。梅山豬廣泛分布于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以高繁殖力著稱于世。1979年,法國引入梅山豬改良本國豬種。梅山豬全身被毛黑色,皮紫色,耳大如蒲扇,面部有深粗之橫行皺紋,頭大,嘴短,四腳白色。日增重332 g,瘦肉率40%,母豬初產12~13頭,經產15~16頭。
榮昌豬。原產重慶市榮呂縣和四川省隆昌縣,體型較大,頭部和眼圈有黑斑,是中國地方豬種中少有的一個全白毛豬種。該品種豬肉質優(yōu)良,耐粗飼,適應性強。日增重488 g,瘦肉率44%,母豬初產6~7頭,經產10~12頭。
金華豬。原產浙江省金華市及其周邊地區(qū)。毛色為“兩頭烏”,即頭頸和臀尾為黑皮黑毛,體軀中間為白皮白毛。體型大小適中,肥瘦適度,皮薄骨細,肉脂品質好。特點適合腌制優(yōu)質火腿,是生產“金華火腿”的原料豬種?!敖鹑A火腿”皮色黃亮,肉紅似火,香烈而清醇,咸淡適口,色、香、味、形俱佳,且便于攜帶儲藏,暢銷國內外。該品種豬日增重480 g,瘦肉率43%,母豬初產10頭左右,經產12.5頭。
民豬。主要產于中國北方地區(qū),抗寒能力強,體質強健,脂肪沉積能力強,適于放牧和粗放飼養(yǎng);被毛黑色,耳大下垂,額頭有皺褶,背腰較平、單脊;四肢粗壯,后軀斜窄。該品種豬肉色鮮紅,口感細膩多汁,色香味俱全。日增重可達458 g,瘦肉率46.1%,母豬初產11頭,經產13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