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
《綱要》明確要求:“小學必須把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和促進小學生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眹鴮W經典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因此,我將國學經典教育融合到小學生的生活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中去,促進小學生健康、和諧、快樂的成長。
國學經典教育只是小學生課程中的一部分,應該與小學教育和小學課程結合,科學理性地開展讀經教育。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如何與當下小學教育核心理念相結合,如何體現現代小學教育方法與國學經典教育內容的融合,成為當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問題?!毒V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我結合《綱要》的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有效地將國學經典教育小學課程整合起來,從而初步建立富有特色的國學經典教育實施體系,使國學經典教育成為孩子的一種樂趣?,F將教學心得與同行分享交流。
第一,讓國學經典教育走進校園,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把國學教育與早間操活動、早晨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校園活動、民間游戲等各個方面相互滲透和整合,走進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各個角落,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和在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規(guī)范著孩子們的日常行為,同時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開展國學活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傳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責任。良好生活行為習慣是健康生活的基礎。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們行為處事的道德標準。在開展小學國學經典活動時,我堅持古為今用,挖掘潛在的積極因素,用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來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上學經常遲到,家長生氣的跟我說這幾天早上起床他總是磨磨蹭蹭的,還鬧著不洗手,不刷牙不洗臉,于是我抓住契機,將《弟子規(guī)》納入健康教育,除了讓其誦讀《弟子規(guī)》外,還講其中涉及到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教育,讓孩子明白了應該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習慣會成就好人生。
除此之外,我還通過講國學故事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國學故事能讓小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借助蘊含中國經典文化要義的故事的敘述,讓小學生逐漸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國經典文化。國學是一座豐富的寶藏,它蘊含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科學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軀干上的一個有機活體。其中《三字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還包括著天文、地理等。在科學領域中,我將《三字經》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知識滲透到科學領域中,讓小學生感受優(yōu)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結晶。通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教育學生學生要善待他人,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從語言活動入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小學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國學經典內容豐富,往往簡短的幾句話就包含了很深的意義。因此我又豐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與國學經典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此來促進小學生語言的發(fā)展,也達到強化復習與記憶國學的效果。
第四,讓音樂與國學整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國學由于以古文化為主,枯燥無味,不但學起來較難,而且學生對這些也不感興趣。因此,為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chuàng)編節(jié)奏,把那些國學經典作品很長,讀起來拗口的句子編成歌曲,讓小學生在節(jié)奏中輕松學會誦讀國學,感受音樂的美妙。通過將音樂教育與國學經典教育融合為一體,使教育教學活動更加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學習國學,應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掌握小學生的學習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開展培養(yǎng)與訓練,主要在于通過聽、讀及直接感知來加深對經典著作的理解。聽、讀是基礎,“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釋,自曉其義也。盡管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過聽教師范讀,小學生跟讀乃至自讀,把經典著作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個過程還是有利于小學生理解作者抒發(fā)的感情。直接感知是關鍵,也就是要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國學學習環(huán)境,豐富小學生對生活的感性認知。結合生活情境講解國學,經典來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給小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huán)境,增長小學生的知識,開闊他們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小學生思維發(fā)展,使他們更加喜愛學習國學,更深切體會國學的深意。故此,在小學開展國學課程建設必須立足小學生的視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使小學生從小產生枯燥乏味的國學認知體驗。
在國際多元文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在這新一代國學人才的培養(yǎng)上,我認為:如何建立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認知規(guī)律的國學經典教育實施體系,更好的發(fā)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讓中華的優(yōu)秀文化凝聚為小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底蘊,真正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前景問題。今后在實踐中,我將鍥而不舍,積極探索國學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傳承中發(fā)展,在感悟中創(chuàng)新,最終探索出符合國情和時代特點的國學教育理念,以促進國學經典教育在小學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