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潔
從走上教壇,我就默默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愛心滋潤,艱辛并快樂著。多年來,不管怎樣,我都微笑著面對生活,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下面就我的教學生涯,談?wù)勗鯓硬拍茏尯⒆酉矚g?
一、巧用微笑,拉近師生距離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讓學生相信你,接受你的知識,首先得讓他們對你親近。我覺得,微笑是最好的溝通橋梁。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令彼此之間倍感親切,溫暖。在我的學生心中,我是一位親切的老師,從不打罵學生,臉上總帶著微笑,學生們喜歡上我的課,我也樂于走進他們當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記得我曾經(jīng)開展過一次主題班會“我喜歡的老師”,許多同學都談到了喜歡臉帶微笑的老師,他們親切,易相處。王金明同學的一番話更讓我感動:“老師,我喜歡您當我的媽媽,我媽媽對我從來沒有微笑過,考試考得好成績,頂多眼睛一亮,考得不好,臉黑得像包公,看著她,我都不想回家......”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母親都有這種想法,設(shè)想我們老師如果也是成天拉著臉,學生該如何去學習知識?如何喜歡上課?
二、善用語言,培養(yǎng)健康人格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我想,教學中除了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自信、樂觀、大方、感恩。
首先用自信取代自卑。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我的學生,我從不吝嗇說“你真棒”,我常常鼓勵他們大聲說出“我能行”,雖然是簡練的語言,卻能從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喚醒自信。
其次,樹立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常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事,而每件事都有正反兩方面。要教會學生保持一顆平常心,老師常能笑對人生,這種樂觀的表現(xiàn),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在遇困境時說“太好了”,也能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獲學習的信心。
記得在上一年期中考查,我班有兩位英語平時單元測試都得滿分的同學謝小蘭,賴宇坤,這一次卻沒有得到滿分,原因是作文離題了,他們倆很苦惱,我把他們找來,笑著對他們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們這次作文寫離題了,沒準兒是好事呢?你們要對自己說,太好了!有了這次沉痛的教訓,以后就不會犯粗心的毛病了,相信自己,一定行!”就這樣,兩位同學保持著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在以后的考試中,都考到滿意的成績。
最后,教會學生與人合作,學會感恩。在課堂教學中,我提倡“快樂學習”“合作學習”“小組竟爭”的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編排的小組是優(yōu)中差搭配而成的,四人一組,這種幫扶的形式既培養(yǎng)了優(yōu)生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也培養(yǎng)了學困生的勇氣與自信。我常對優(yōu)生說:“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別人快樂,自己更快樂?!倍鴮W困生說:“你們都很有潛力,只要勇于向他人請教,虛心好學,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痹谖业墓膭钕拢瑑?yōu)生能主動對學困生說:“你有困難嗎?”而學困生也能大聲說:“我能行!謝謝!”
我現(xiàn)在擔任的班中有一個叫盧煥東的同學,他膽子小,不愛說話,即使說也是如蚊子般嗡嗡聲,很難聽清在講什么。我了解情況后,安排小組長以及其他同學給他幫助,一個月下來,他的普通話進步很快,連英語課也能大聲流利地讀對話了。在前兩周開展的 “感恩教育”班會課時,煥東同學勇敢地站起來,向他的組長及幫過他的同學說“謝謝!”
三、勤用活動,激發(fā)濃厚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國家教育委員會提出將應(yīng)試教育轉(zhuǎn)化為素質(zhì)教育,就是強調(diào)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把他們培養(yǎng)成具備綜合能力的社會接班人。如何激發(fā)興趣呢?我認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十分有效。比如開展朗誦比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開展娛樂比賽,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唱歌、舞蹈等表演天分;開展手工制作比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提高動手能力......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松,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在上學期,我們班開展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活動。汪雪晴同學的成績雖然不是很好,但是她那發(fā)自內(nèi)心的美妙絕倫歌聲博得了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課后同學紛紛請教她練得一副好歌喉的方法。得到同學的認可,她對學習的興趣變得更濃了。
陶行知先生曾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親切地對待學生,使學生親近;還要善用語言,多給學生鼓勵;靈活地開展多彩的活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揚起風帆,快樂地把船駛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