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雪
隨著教育改革中素質(zhì)教育的大力推行,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然而,卻很少有人關注與初中生密切相關的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只有初中班主任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才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從而實現(xiàn)師生間的良好互動,讓班主任成為學生的榜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說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現(xiàn)狀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毖哉Z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初中班主任的很多心理問題都體現(xiàn)在言語上。在管理學生方面,有的班主任會對學生進行言語攻擊,人格辱罵。例如:2003年8月23日,《新華網(wǎng)》報道:“2003年4月12日,重慶的一所初中,學生丁婷(化名)應于上午8時到校補課,未按時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詢問了她遲到的原因,并當著丁婷某同學的面對丁婷講:‘你學習不好,長得也不漂亮,連坐臺都沒有資格。12時29分左右,丁婷從該校中學部教學樓八樓跳下,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痹谡麄€事件過程中,班主任素質(zhì)偏低,考慮問題欠佳,說話不中聽,逞一時口舌之快,侮辱學生,學生感到人格尊嚴及名譽受到貶損,一時難以接受,選擇自殺身亡。在工作上,班主任時常滿腹牢騷,怨天尤人,經(jīng)常會說:“工作太累,太苦?!?,自我滿意度偏低,常常阿Q式的自我嘲諷,或者經(jīng)常自大自夸。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多的體現(xiàn)在肢體行動上。有些班主任對待優(yōu)差生兩幅面孔,會對學生進行體罰:罰站,罰跑圈,打手板。另外,在教學工作中,一些初中班主任不求上進,沒有熱情和激情;敷衍了事,沒有責任心,工作只是為了工資。除此之外,和同事相處不融洽,不善于交流與合作,甚至會爭鋒相對,斤斤計較,耍小心眼陷害別人;不愿意和領導碰面,很少和領導交流工作,懼怕領導派發(fā)的任務,害怕領導的檢查或抽查;心理承受能力低,當面臨的事情繁雜,壓力過大,解決不了的時候會精神崩潰。
二、原因
(一)中國教育現(xiàn)狀
我國一直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改革,實際上占主體的還是應試教育。學校凡事都拿成績說話,評優(yōu)評職都要看班級的成績,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班主任需要不斷加大工作量,提高教學質(zhì)量,確保工作的穩(wěn)定,從而偏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中國教育以大學校、大班級為主,初中每個班都有50—70人,學生人數(shù)多,需要班主任操心的事情也多。既要管理好班級的紀律,又要保證上課的效果;既需要發(fā)展優(yōu)等生,又要關注暫時落后的學生,管理工作的繁雜必然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壓力。
(二)工作任務和對象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繁重又復雜,每天都處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在一天的時間內(nèi),班主任需要監(jiān)督學生值日、跑早操,督促學生的早讀,組織學生的課間操,完成2-4節(jié)的課程,有時還需要開班會、上自習,維持班級秩序等。并且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十三到十五歲的初中生,他們正處于青春期。比小學生懂的事情多,表現(xiàn)出叛逆,易沖動,情緒兩極化,自我意識增強,但缺乏高中生那樣強的自制能力,會依賴父母和老師。初中班主任肩負著管理這樣一個群體的任務,需要在管理班級、傳道授業(yè)之余,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素質(zhì)教育,和學生交朋友,幫助他們解決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工作繁重、難度大,常要打破八小時工作制的界限,長時間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
(三)自身方面的原因
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初中班主任會迷失自己,忘卻本心,隨波逐流,為名為利。語文名師魏書生在佛山作過一場報告,談了他做教師的幸福觀:“一是收獲各種人才;二是師生真摯的感情;三是教育科研成果?!蔽簳艹蔀榧矣鲬魰缘拿麕?,和他崇高的教師觀是分不開的,他抓住了教育的主干,堅守住了育人的教育本質(zhì)。而大多數(shù)初中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抓不到重點,一心要提高業(yè)績,不斷增加工作量,偏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忽視學生的心靈成長,這些做法無形中都增加了初中班主任的心理負擔和工作壓力。
三、維護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的對策
(一)減輕職業(yè)壓力是維護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的基礎
1.教育部門和學校制度政策的完善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制定并完善與教師相關的制度政策。首先,完善初中班主任的薪金制度,適度提高工資和獎金,充分滿足他們物質(zhì)層面的需求,以緩解精神層面的壓力。其次,改進班主任評價制度,對班主任的工作進行全方位、具體的評價,不要只拿分數(shù)說話,改變以成績來評優(yōu)評職的傳統(tǒng)做法,構建和完善發(fā)展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制度。然后,適當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刪繁就簡,改正形式主義的作風,減少沒有意義的工作內(nèi)容。最后,學校可以設立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詢室,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質(zhì),心理咨詢室要設立相應的活動設施,班主任們可以去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緩解工作壓力。
2.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家長應意識到教育孩子不僅是老師的責任,更是自己的義務。當家長的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們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必要的能力基礎。同時,還要理解支持班主任,積極配合班主任工作,和學校教育成形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二)自我調(diào)適是維護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的核心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除了需要外界的支持和理解,更重要是進行自我調(diào)適。初中班主任面對的是青春期的學生,要有耐心、有愛心、有信心,多閱讀相關書籍,和他們談心,幫助學生塑造美好的心靈。面對眾多壓力,在工作之余,閱讀大量有關教育類、心理類的書籍,督促自己,增強信念。積累心理健康知識,進行自我心理維護。此外班主任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工作起來才有干勁、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