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美歡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jīng)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蔽覀儽仨毩帯笆姑恳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我在語文教學中,常常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提筆寫不出東西,開口又感到無詞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閱讀面過窄,除書本以外,他們很少或幾乎不讀課外書。因此,努力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顯得非常重要。
一、認識閱讀課外書的重要性
要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必須讓學生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的意義很多,我認為主要讓學生了解以下幾點:
第一,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古往今來,許多成名成家的文化名人都是“讀”出來的,葉圣陶說:“他們就是熟讀名文,讀著讀著,自己頓悟?!弊x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質。以讀為本,還能夠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積累詞匯與語言材料。
第二,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各種書刊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可借鑒的詞匯、材料和技巧。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陶冶性情,積累精華,博采眾長,而且有助于觀察世界、體味人生,從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
第三,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要消化吸收
對精選出來的好文章,光知道寫了什么還遠遠不夠。還要進一步細讀理解,即不但知道文章寫了什么,(知道大概內容),還要深入了解怎么寫,(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探究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掌握中心思想),弄懂作者為什么寫這么好,(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方法,解決我們怎樣寫的問題。因為要學習作者觀察、思維、表達的方法,如:敘述和描寫有什么特點,有哪些技巧值得我們學習等等。所以我們要細心地想,認真地記,就要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中心思想的基礎上,弄明白文章的寫作特點,即按什么順序寫的,結構上有什么好處有哪些表現(xiàn)力強的好詞好句。需要我們學習記憶,我們要抓緊背,或記在讀書筆記本上,積攢起來,建立起自己的寫作材料倉庫。
三、課內課外相結合
學習人家的寫作方法和好詞好句,光記在腦子里或筆記上還不行,還要把它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謂靈活,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運用恰當,不要忘記:“優(yōu)美詞語并不是它本身美,而是要看用得恰不恰當。
我本著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宗旨。引導孩子在不同年級、不同時段選擇合適的書閱讀。如學習《頤和園》時,就可以讀讀《樂山大佛》,以便掌握文章按游覽順序寫作的方法。學了《趙州橋》,就可以讀讀《北京立交橋》,學了《貓》《大白鵝》《最后一頭戰(zhàn)象》,就可以讀讀有關寫動物的文章,如《狼王夢》進一步了解抓住特征進行寫作方法。
課內外銜接進行課外閱讀,由于有課本作依托,延伸軌跡與銜接指向比較明確,閱讀目標與重點也相對明確,對課內閱讀起著鞏固與促進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相關文化素養(yǎng)的積累與培養(yǎng)。
四、開設閱讀課
在語段閱讀的基礎上,開設閱讀課,重在課外短文的閱讀指導。閱讀課首先要選好課外閱讀內容,這是上好閱讀課的關鍵。選擇的方法:可以由老師來指定,也可以由學生來推薦。選擇的原則:從形式看,最好選擇那些篇幅短一點的文章;從內容看,最好選擇那些文質兼美的“美文”和跳動著時代脈搏,反映著時代進步的“時文”,以及介紹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選擇時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需要與年齡特點。
內容選定后,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閱讀效果的保證。有了科學的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時一般根據(jù)篇幅長短與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以利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效仿。
五、讀寫結合,相互促進
由于長期以來學生對課外閱讀不夠重視,再加上當前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的情況,要讓學生自覺地去進行課外閱讀是困難的,尤其是倡導課外閱讀之始。因此,必須向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幫助學生制訂相應的課外閱讀措施①保證每天一定的閱讀時間與數(shù)量??梢砸蛉硕?。②閱讀的同時要動筆?;蛘跃洌蛘势瑪?,還可以在自己的書上圈點批注。③精讀的文章還要寫讀書筆記,讀寫結合,相互促進。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大量的語匯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平日每天輪流,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匯報讀書的摘錄好詞好句,要求其余學生讀讀記記。由于學生養(yǎng)成了課外閱讀習慣,學生的詞匯量大大增加,寫作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讀書同時,我鼓勵學生多動筆,多投稿,爭取更多的作品獲獎或發(fā)表。所教蘇曉容和張曉晴所寫的文章在,《江門日報》發(fā)表。梁嘉城的多篇文章還發(fā)表在《作文大王》。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