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將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應用到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能夠使我們保證人們在進行現代文化的發(fā)展建設過程中,將傳統(tǒng)文化給予更為有力的發(fā)揚,這對于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相關的人員應該對此給予完善和優(yōu)化,促進我國的民族文化的長久發(fā)展。本文分析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闡述傳統(tǒng)元素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的應用,旨在為現代建筑裝飾設計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元素;現代室內設計;運用
1 引言
傳統(tǒng)元素的藝術美運用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給現代設計增加許多韻味,但也要求設計者不能只掌握好傳統(tǒng)元素應用技巧,理解傳統(tǒng)元素的內涵與特點,也要提高現代裝飾設計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不斷在傳統(tǒng)元素中創(chuàng)新。
2 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概述
2.1 天花與藻井裝飾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裝飾根據空間層次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可以細分為很多具體的裝飾構件。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空間構造非常精巧,同時主次分明,整體協(xié)調統(tǒng)一,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集中在建筑的上半部分。例如,屋頂天花板、藻井、屋檐、檐口、主梁、雀替、斗拱等。
與藻井相比,天花則是更為普通常見的屋頂裝飾,主要作用是為了遮蔽屋梁頂部以上的部分,通常以若干木條搭建鋪板,由大方格組拼接而成的天花,看起來如同方形棋盤,因此又被稱為“平棊”。由較小的方格細密組成的天花被稱為“平闇”。此外還有較為簡陋的天花“海墁天花”,是在較小的空間里以墁板或糊紙簡單彩繪而成。
2.2 建筑墻面裝飾
墻面是建筑房屋中用于劃分空間院落,保護內部不受外部打擾和侵犯的作用。在長久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根據墻面的區(qū)域、空間、材料的不同也有各種不同的裝飾手法,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壁畫是墻面裝飾藝術的一種,早在春秋時期,根據史書記載,已有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的壁畫裝飾,在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大量以山川湖海、人物造型等為主的較為復雜的墻面壁畫。此后,這門藝術經久不衰,反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了充滿時代印記的演變,各民族地區(qū)根據自己的文化典故、圖騰信仰、宗教學術等進行了各種內涵豐富的壁畫創(chuàng)作,古代的壁畫藝術也成為現代人了解當時歷史文化的突破口,各種壁畫分門別類,也形成了很多自己內部的系統(tǒng)。
畫像石多出現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是雕刻在墓室和祠堂墻面上的一種裝飾藝術。根據目前相關作品的出土記載,畫像石上的內容多以神仙傳說、人文歷史、日常生活等為主,具體的雕刻形式為畫面突出的陽刻,和畫面凹進的陰刻兩種,部分作品也將二者結合。畫像石上出現的人物和動物,由于很多細節(jié)難以通過簡單的畫面加以呈現,因此多采用突出形態(tài)的雕刻方法,如夸張的造型、豐富多樣的人物關系,往往僅通過幾張畫面,就可以講述非常生動的古代傳說和歷史故事。畫面的疏密程度、物體大小彼此映襯、動靜結合,場景生動有趣。
2.3 斗拱、雀替和屋頂裝飾
在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房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屋頂,因此屋頂裝飾也成為最為雄偉,同時有極強可觀性的一部分,裝飾一般都有立體、夸張、鮮艷的特點。屋頂的裝飾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用滴水、瓦當等進行裝飾;其二是也能夠古代祥獸、脊條等進行立體造型的創(chuàng)造。
瓦片是從中國古代到現代都被大量使用的屋頂覆蓋物,用來遮風避雨,也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有濃郁的中國裝飾風格。而瓦當,指的是房屋壟縫之間的最后一塊瓦片,一般情況下清晰可見,因此是一塊裝飾作用大于實用性的裝飾物件。瓦當可分為圓形、半圓形兩種,上面裝飾有各類花紋和文字,出現大量古代傳說中的祥瑞仙獸,以及地方性特色的裝飾,還有很多變體書法。瓦當的紋飾并非是模印而是手工刻繪,西周時期出現大量弦紋、同心圓和重環(huán)紋,類似于同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戰(zhàn)國時期,開始出現大量圓形瓦當,饕餮紋、云紋等都很常見,還有各國境內采用不同類型的紋理。漢代時期瓦當的藝術發(fā)展到一個頂峰,“秦磚漢瓦”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古獸是其中代表。宗教對于瓦當的裝飾圖紋也有一定影響,如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出現蓮花紋為主體的瓦當。明清后期,瓦當上的圖文裝飾逐漸減少,但是宮廷上下依然使用龍紋圖案的瓦當。
3 傳統(tǒng)元素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的運用
3.1 直接運用
直接運用是指在實際的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直接將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進行照搬,能夠將傳統(tǒng)的建筑裝飾元素直接應用到當代的建筑設計中。尤其是在一些公園和寺廟以及城市園林的建筑過程中,將這種復古的風格給予運用,這些設計在運用的過程中不需要做太大的改變,只要能夠滿足相應的建筑需求即可。例如:在亭子頂端雕刻一些祥云的圖案,既能消除呆板感又增加了美觀;在寺廟建筑中雕刻一些獅子、龍等圖案,既能體現出寺廟的氣場與氣勢,同時也能增加寺廟的威嚴感。傳統(tǒng)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直接運用,對設計達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3.2 間接運用
間接運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能夠將這些建筑的元素給予處理,然后使其能夠滿足自己想要的設計效果的要求,另一種就是將這些元素進行適當的重新組合,從而使其能夠凸顯出現代化的建筑風格。將元素給予變形加工和處理,并不是為了改變其原有的裝飾功能,而是想要通過一定比例的調整和結構的改變,將這些元素的相關特色進行更為間接和深刻的展示,能夠將建筑的設計主題給予更為明顯的突出。例如:在現代化的建筑設計中,我們就可以將關于斗篷的設計給予應用,這樣就能夠呈現出傳統(tǒng)的閣樓的設計,避免建筑的呆滯,能夠將現代建筑的一些文化元素給予結合和體現,使人們在心靈上和視野里都有一種全興的體驗。針對于對傳統(tǒng)裝飾元素的重組,我們主要是能夠將傳統(tǒng)的建筑裝飾的元素進行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將原本的設計性加入到傳統(tǒng)的設計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凸顯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但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在這種設計中,我們需要對整個設計投入更大的信心,因為在新元素的設計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傳統(tǒng)與現代建筑的元素和文化不相認同的尷尬局面,導致整個設計的失敗。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單純的物質生活已很難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對于相關室內設計、建筑風格、家居設計要求越來越高,內部家居和建筑設計除了最基本的實用性,還需要與人們的精神領域有所互動。中國傳承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只有將其中的精髓與傳統(tǒng)民居的工匠技藝相結合,才能真正緩和現代中國人的焦慮,創(chuàng)造出和諧宜居的室內設計產品。
參考文獻:
[1] 周大鵬.傳統(tǒng)元素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8):47+50.
[2] 盧艷,張順鋒.傳統(tǒng)元素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門窗,2016(6):145.
[3] 呂瑞英.關于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價值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6(8):23+27.
[4] 孟東生,卜英芪,韓志華.傳統(tǒng)建筑裝飾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