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順
摘要:在這些年的數(shù)學新課改的推廣,我也有幸加入了這一批課改當中,一起和學生學習探討,這是一種機遇,一種挑戰(zhàn),通過對教學的嘗試,我對新課改也有了進一步了解。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新教材無論在哪方面,都以學生為中心,以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重點。我在理解教材,分析教材,使用教材時,都把它作為出發(fā)點,發(fā)揮新課改的優(yōu)勢,在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每個教師必牢固地確立以培養(yǎng)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觀,以完善學生人格為目標的教育價值觀。
關(guān)鍵詞:數(shù)學課改;創(chuàng)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24-01
Abstract:In the promotion of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s in these years, I have also had the privilege of joining this group of curriculum reforms and discussing with students. This is an opportunity, a challenge, through the attempt of teaching, I am new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has also been further understood. In teaching, I found that the new textbooks are student-centered, focusing on the ability to value and develop students,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When I understand textbooks, analyze textbooks, and use textbooks, I use it as a starting poi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innovative classroom teaching, each of our teachers must firmly establish a subjective education-centered education. Educational values that aim to improve student personality.
Keyword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1 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于觀察
新課標指出: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獲得數(shù)學猜想,一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觀察力都非常有限,他們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卻很有興趣,讓他們看,再讓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引入主題。
比如,在教學"數(shù)一數(shù)"時,一幅生動美的校園圖圖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寫上被圖畫中的人物吸引注了,非常開心。目不轉(zhuǎn)睛地看了起來,這時我沒有急時提問題,而是利用他們的注意力,給他們一定時間隨意看自己想看要看的,還有說說圖上有什么?當他們的好奇心滿足后,我再提出問題。這里還有許多數(shù)學知識呢?圖上畫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們找一找,看誰找的多,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觀察,我再指導他們觀察方法,很快就找到1到10所表示的物體,例如"1位老師""1面紅旗" "2位小朋友在跑繩""3位同學踢球","4個垃圾箱"這樣分兩個階段進行觀察,讓學生先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觀察,這是符合低年級的特點。隨著知識的加深、增多,對觀察要求有所提高,使他們學會觀察方法。
2 利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我在平常的課堂中,讓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很多,既然要發(fā)展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充分利用每一幅圖啟發(fā)學生回答問題,同樣一個問題在一個學生回答結(jié)束后,繼續(xù)追問有誰比他回答更好,更棒的呢?期待下一個同學能有更完善的回答,我在關(guān)注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這樣學生對內(nèi)容理解也進了一步。
在教學課本P17的"比大小"時,我先出示例題,先讓學生觀察并說說圖中畫的是什么?學生觀察,便有人陸續(xù)舉手回答:有的學生回答:圖上畫有猴子和一些水果。還有3只猴子和4個梨、3個桃、2根香蕉,對這些同學的回答,我都給予他們表揚、肯定、然后我再單獨出示3個猴子和3個桃,我問:"誰多,誰少?"學生同聲說:"一樣多。"我再問誰能把話說得完整一些?學生回答:"猴子和桃子一樣多。"接著我又出示了猴子和4個梨,學生馬上回答說:"猴子少,梨多。"最后,我再出示3個猴子和4個梨,學生馬上說:猴子少,梨多,這時,我又問:"剛才你們說猴子多,現(xiàn)在又說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還是少呢?這三種水果比較,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多?誰少?"這句話怎樣說合適?請你們同桌的同學討論一下,討論的時你們發(fā)表一下意見,每個學生都有說話機會。最后請各組代表出來,總結(jié):"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多,所以梨最多,香蕉最少。"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效率很高。
40分鐘,既讓學生學到知識,明確了物體的大小多少是比較中得到,讓學生把圖的內(nèi)容說得連貫、完整、具體,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綜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創(chuàng)造激情,讓學生動手操作活動起來
數(shù)字是一個思維比較抽象的知識,然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也保留直觀動作思維形式,我從他們年齡的特點和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也保留直觀動作思維形式,我從他們年齡的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fā),讓學生實踐中操作通過觀察來理解數(shù)學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9"的組成,我先讓學生拿出9根小棒,再讓學生把9根小棒分兩堆,師:"你有幾種分法?你是怎樣分的?"然后讓學生自己擺小棒,很快學生說出不同方法,有的說我把9分成1和8,2和7,3和6,4和5,5和4就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很快說出9的組成。
在這次課改中指出:提倡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領(lǐng)悟教材編寫,掌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和腦并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通過擺一擺,拼一拼,摸一摸,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數(shù)學進行發(fā)現(xiàn)和理解。
4 發(fā)揮小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學習。
新課程中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不只依賴模仿,動手操作實踐,認真思考,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學習內(nèi)容上,我們?nèi)媪私鈱W生的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shè)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更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營造一種能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提高興趣,使他們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斷進步,只要對新課改進行教學,一定對學生將來產(chǎn)生積極影響,21世紀進入了"財富源于人力資源"的嶄新時代,江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不竭動力,教育在培養(yǎng)民族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方面負著特殊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