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英
摘 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鳛橐幻處?,希望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訓練思維,而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最好途徑。為了給學生搭建一個學習平臺,把新課改真正落到實處,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關鍵詞:興趣;氛圍;規(guī)則;評價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f明要辦一件事,興趣起決定性作用。因此,一節(jié)高效的課堂也要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為中心。
1.巧妙導入,激發(fā)興趣。在一節(jié)課中,要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首先借助巧妙的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所以一開始上課,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引導、拓展等各種散發(fā)性的提問方式或者運用實際生活的常識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思維。例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這一課時,我首先出示飛機夜晚飛行的課件,看著漆黑的圖片,聽著飛機隆隆的響聲時,我順勢給學生提出了問題:飛機為什么能在漆黑的夜晚飛行呢?學生一聽,興趣和好奇心就來了,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導入顯得尤為重要。
2.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課堂。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中,達到“神與物游,心與理合”的境界,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理解課文內容,獲得思想啟迪,提高閱讀能力。那么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有哪些方法呢?(1)結合生活實際展現(xiàn)情境。(2)運用實物演示情境。(3)妙用多媒體再現(xiàn)情境。(4)用音樂渲染情境。(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傊谡Z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能充分激活語文課堂,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師生間更好的互動,交流彼此的知識、情感與看法,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閷W習的主人。
1.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關注和尊重,而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注程度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課堂上教師能愛學生,多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些變化,通過及時溝通和交流,為學生授業(yè)解惑,在學習上引導和教化,在生活上幫助和開導,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老師愛他們,在乎他們,學生會因為愛這個老師從而更喜歡這門課程。
2.教師可以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或動作,給學生傳遞鼓勵,尊重與關愛的信號。例如: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個輕輕的撫摸,一個真心的微笑,一個耐心的等待,一句溫暖的鼓勵……學生感受到輕松的氣氛,才能暢所欲言,從而更好地自主學習,更深入地研究探索。
三、建立規(guī)則,體驗思考樂趣
任何老師都希望學生在課堂上能暢所欲言地參與學習,但不能雜亂無章。如何能讓課堂活而不亂,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序“分享”,這是我們作為課堂組織者需要對學生進行訓練的。
1.建立規(guī)則,學會傾聽。學會傾聽,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這需要老師的指導。在每次發(fā)言中,老師只能點那么一兩個人回答,回答的機會是很少的。如果建立規(guī)則:“在你想說的時候就站起來說?!笨墒牵挥门e手,站起來就說,這樣的方式肯定是很亂的: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地說,卻聽不到學生發(fā)言的內容,怎么辦?當然,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會有的,可以全班討論,然后達成這樣的約定:(1)觀察原則:起立后,環(huán)視全班,看看是否還有同學需要發(fā)言。(2)優(yōu)先原則:成績差的優(yōu)先發(fā)言,發(fā)言次數(shù)少的優(yōu)先發(fā)言,女生優(yōu)先發(fā)言。(3)傾聽原則:傾聽是一種美德。同學發(fā)言時,其他同學都看著他,注意傾聽,不說話。
2.建立規(guī)則,學會分享。在課堂上,如果學生能自信從容地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果時,他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贊賞。反之,如果學生畏畏縮縮、不夠自信而且還表達不清的時候,也許他收獲的是同學們的取笑。所以,如何建立規(guī)則,訓練學生懂得分享、尊重別人的習慣就顯得很重要。于是,可以通過討論定下這樣的約定:(1)欣賞的眼光看同學。不管走上講臺的同學表達如何,他的勇氣都值得學習。(2)自信從容地走到臺前,挺胸抬頭,微笑地面向全體同學。(3)借助多媒體講解時,要指向所講解的具體內容。(4)語音表達清晰、流利,努力讓同學聽明白。
四、采用科學評價,助學生成長
傳統(tǒng)的學習評價是以結果作為唯一標準,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方法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個性發(fā)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反應和表現(xiàn)。
1.教師應學會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適時地給予激勵性的語言和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關注小組討論時的情況,還要給小組以不同的評價方式,比如加分制,或獎勵實物等。學生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去。
2.評價方式要多樣化,把學生自評與互評,師評生評,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有效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習的主人,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更有效地打造優(yōu)質課堂。
總之,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要以新課程理論作為指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胡媛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2]李秀華.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1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