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瀾
摘 要:名著閱讀對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起著極大的作用。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導其正確的閱讀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并且制定一定的管理評價體制,從而能對學生的名著閱讀進行更加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名著閱讀;指導;方法
偉大的德國文學家歌德曾經(jīng)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钡拇_如此,古今中外很多經(jīng)典文學著作,都包含著歷代先賢深邃的情感和思想,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沉淀。因此,我國教育部在2007年頒布的教學大綱中,就有規(guī)定明確要求中學生課外實踐閱讀的文學名著的種類不能低于30種。中學生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名著,不僅可以使作文水平得到提高,還能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感悟人生、理解社會。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生課外名著閱讀指導實踐方式,希望能以此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養(yǎng),豐富其人生體驗。
一、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名著的興趣
1.營造良好的閱讀名著的學習氛圍
曾有著名教育家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迸c其不停地督促學生閱讀,引起學生的反感,還不如為學生的閱讀營造一種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調(diào)動他們閱讀的內(nèi)需力和緊迫感。語文教師自身對閱讀的喜愛和習慣也深刻地影響著周圍學生的語文閱讀,只有熱愛閱讀的教師,才能將閱讀的喜愛和愉悅之情傳遞給學生,充實自己的課堂,只有教師本身閱讀過,才能體驗學生閱讀的甘苦,擁有和學生共同的話題,及時向?qū)W生推薦有益的讀物,和學生分享讀后感,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以及分享的朋
友。師生可以共同閱讀同一本書,在班級建立圖書角,形成“我捐一本書,換回十幾本圖書”的讀書觀念,學會分享。為了便于管理,保護好圖書,還要制定一套嚴格的有關圖書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指定專人負責,如由班級里喜歡讀書、有責任感、樂于助人的同學承擔圖書的管理任務。學生是讀書活動的主體,因此我們要依靠學生來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能力。我們還要和學生家長密切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
2.教師要為學生精選課外閱讀文學名著中的課文
教師應該為學生精選課外閱讀文學名著中的課文,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例如,引導學生學習《在烈日和暴雨下》(蘇教版)這篇經(jīng)典課文,通過閱讀,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的文學藝術特色,進而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整本書,從不同的側(cè)面體會祥子的性格特點,進而分析出祥子悲劇命運的深層次原因,充分體會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和社會的黑暗。在學生完整閱讀整本書之后,在班級組織一場主題探究小組討論,讓學生自選角度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學生將會對《駱駝祥子》中的語言藝術和人物形象產(chǎn)生一定的認知,進而自然而然對作者的其他作品產(chǎn)生興趣,生出一種向往和期待。此外,除了教材中要求的初中生必讀名著之外,還需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偏愛喜好和需求,推薦不同的優(yōu)秀作品。例如,可以給喜歡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生推薦《史記》《詩經(jīng)》中的篇章;為偏愛于外國著作的學生推薦《亂世佳人》《百年孤獨》等著作;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報刊,如《讀者》《青年文摘》等,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
二、教學生正確閱讀名著的方法
1.將精讀與略讀有機結(jié)合
讀書的方法因人而異,因文章而有所不同。比如,優(yōu)美的詩文適合誦讀,議論文適合提綱挈領地粗略閱讀,而長篇小說采用評點方法更適宜。英國的著名哲學家培根曾經(jīng)說過:“有的書只需要閱讀其中的一部分,了解其梗概;但有的書需要細讀、精讀、反復閱讀?!碑攲W生精讀時,可以教學生品讀、背誦、寫摘錄和體會心得的方法;當學生略讀時,可以教學生通過看目錄、讀故事核心內(nèi)容、抓住其中的片段等各種方法來了解所讀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所需信息。而精讀與略讀是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的,只有將精讀和略讀有機結(jié)合,才能在確保學生獲得大的略讀量時閱讀效果得到保證。
2.教學生學會討論閱讀內(nèi)容
學生真正領悟作品核心意義的重要方法是探究所讀文章蘊含的深刻寓意。理解一篇文章時,要站在多個角度去思考,這和閱讀者自身的生活閱歷、思維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等因素息息相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完一部文學著作以后,學生經(jīng)過廣泛的討論,集思廣益,可以對所讀作品有更深更全面的認識,在此時,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從各方面主動思考作品的多重意義,有時學生甚至能提出很多文學評論家沒有想到的獨特的見解。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互相啟發(fā)、求同存異,逐漸觸摸到作品的核心內(nèi)容,進而獲得最深刻、最清晰的認識。討論試的閱讀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名著的內(nèi)涵,還能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激發(fā),進而達到閱讀理解的最高境界。
3.提倡自主閱讀
教師要提倡自主閱讀,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
從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出發(fā),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清楚明白學生的真實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變化和學習動態(tài)靈活地為學生選擇所要閱讀的書目。與此同時,還要對新穎的讀書活動形式進行不斷地探索,使學生對閱讀名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盡力“為每本書尋找它的讀者”。在學生將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必讀篇目全部閱讀之后,要鼓勵學生自己主動明確個人讀書方向,確定好適合自己的讀書思路,進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不管是古時人文歷史書還是現(xiàn)代科技書都能夠拿來閱讀,這些書都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無論學生偏好于閱讀什么類型的名著,只要能從閱讀中得到樂趣,就能夠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主張自主閱讀、允許每個學生都能個性化地解讀文章,比如閱讀《駱駝祥子》就可以對這個人物進行截然不同的評價,這樣學生綜合、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才能有效提高。
三、評價和表彰激勵
1.閱讀小組評優(yōu)制度
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熱情都能夠被教師的獎勵制度激發(fā),然而還是有少部分學生不為所動,因此,教師可以成立許多個閱讀小組,根據(jù)閱讀小組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每周、每月、每學期的評優(yōu),優(yōu)秀的小組成員可以得到老師頒發(fā)的獎品,通過每組積極活動的學生的力量將不愿意接受閱讀的學生帶入到閱讀環(huán)境中。小組成員的成果分享不僅可以方便學生之間交流閱讀心得和體會,讓每個學生得到更多收獲,還可以調(diào)動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參與到閱讀中。閱讀小組的評優(yōu)制度的順利實施給班級中所有同學提供了足夠廣闊的空間,使所有學生都參與閱讀活動,愛上閱讀,收獲知識。
2.安排形式各樣的活動,注重評價與展示學生的
成就
語文課的延伸是名著閱讀,它能夠開闊學生的視
野,促進智力發(fā)展,陶冶情操,從而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因此,設計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將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展示,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和自豪感,主動地去閱讀。教師需要對學生多表揚和多鼓勵,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從而愛上閱讀。例如,可以建立微信閱讀群,鼓勵學生閱讀報紙雜志,觀看由經(jīng)典名著改編的電影電視劇,收集名著相關資料和內(nèi)容,像專家評論、名家雜談和易中天品三國等;舉辦“名著知識我知道”的競賽;開展“和名著人物來一場對話”、表演課本劇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實現(xiàn)“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對話”,頒發(fā)獎狀和獎品,并告知家長,學生得到家長的表揚和鼓勵會更加積極閱讀。
3.老師做出最終評價
閱讀一部作品,需要有最終的評價來總結(jié)讀書經(jīng)
驗,彌補不足,以此來指導下一步的讀書實踐。終結(jié)評價的主要手段是筆試,由教師來編寫考查試題,學生獨立完成??疾閮?nèi)容除了人物、情節(jié)、主體、特色和思想等方面,還可以評價、改寫、續(xù)寫作品。在對學生的個人閱讀做出評價之后,還要進行表彰和獎勵。精神鼓勵和物質(zhì)獎勵都是很有必要的,表彰的面要廣,督促后進,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進行激發(fā),為下一輪閱讀蓄勢。
名著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千年文化的積淀,在學生時代閱讀大量的名著,對于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有著不言而喻的作用。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名著,愛上閱讀,將是我們努力實踐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黃秋紅.中學生課外名著閱讀指導與評價方法概談[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5.
[2]廣媛.基于初中課外名著閱讀指導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
[3]劉櫻.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指導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6(31).
[4]劉靜.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20).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