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瑞剛 喬月梅 郭榮剛 郝捷 周全
摘要:對梗絲形態(tài)進行定義;研究不同工藝參數對壓梗及切梗絲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不同壓梗、切梗絲厚度對在線梗絲形態(tài)占比及結構的影響,確定最優(yōu)工藝參數。提高梗絲的成絲性,從而提高煙梗的有效利用率。
關鍵詞:梗絲形態(tài);最優(yōu)參數;梗絲成絲性
引言
煙草是茄科煙草屬植物,煙梗即是煙葉之粗硬葉脈,約占葉重的25 %。煙梗是煙草工業(yè)的副產物。在燃吸的過程中,梗絲產生的木質雜氣,對喉部產生灼燒和刺激感[1]。因此,目前高端卷煙的葉組配方中基本不摻配梗絲,只有低端卷煙才會摻配少量梗絲,大量的煙梗不能夠有效利用,多作棄置處理。我國是煙草大國,每年可產煙梗60萬噸左右,其中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40萬噸左右[2]。既造成環(huán)境污染,同時也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研究表明,煙梗中含有的成分種類與煙葉成分基本一致[3]。因此,研究煙梗的有效使用對于經濟效益、自然資源的利用及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大的意義。
1梗絲形狀的定義
1.1梗絲的填充值、長絲率、整絲率、含末率是研究梗絲的重要工藝指標。但是僅通過梗絲結構去判斷梗絲形態(tài)的好壞還不夠完全。本文通過對梗絲形態(tài)的外觀對梗絲進行了分類。
a)成絲狀:梗絲寬度≤3mm,且長寬比值≥4時,與煙絲摻配后融入性好,視覺不易明顯辨別。
b)成片狀:梗絲寬度>4mm時,與煙絲參配后明顯可見片狀梗絲。
c)類絲狀:介于上述兩種規(guī)格之間的梗絲與煙絲摻配后融入性較好,視覺效果介于上述者之間。
1.2在線梗絲形態(tài)(成絲狀、成片狀、類絲狀)結構分布
試驗選取了蒙昆公司2017年6月第6批、第8批、第10批A品牌配方煙梗,每批隨機選取兩組樣品,測試結果見表1。
由表1數據可看出梗絲形態(tài)平均占比分別為成絲狀占23.83%,成片狀梗絲占比為19.82%,類絲狀占比為57.61%。
2.煙梗加工序工藝參數、指標對壓梗質量的影響
調整并固定壓梗厚度為0.80mm,煙?;爻睖囟仍O5個梯度,分別為50℃、55℃、65℃、70℃,75℃。運行穩(wěn)定后每組取樣檢測壓后煙梗破損率。
測試煙梗不同溫度及含水率對壓梗效果的影響結果分析,測試結果見表2。
通過數據分析明顯可見壓后煙梗的破損率與煙梗溫度、含水率成明顯線性負相關,但通過現場觀察,煙梗溫度超過75℃以上,含水率超過32.2%以上,煙梗表面發(fā)粘打滑,造成壓梗機頻繁堵料,影響壓梗機運行穩(wěn)定性。
綜合分析當壓梗溫度為65℃-70℃,煙梗含水率為31%時,壓梗機工作狀況正常,煙梗的可塑性最強,壓梗效果最佳。
3.不同壓梗厚度對梗絲形態(tài)的影響
切梗絲厚度設定為0.12mm,壓梗厚度分別設置為0.6mm、0.8mm、1.0 mm三個梯度進行實驗。測試結果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當壓梗厚度為0.6mm時,梗絲的成絲性最好。
4.不同貯梗時間、切梗絲厚度對梗絲質量及梗絲形態(tài)的影響
貯梗時間及切梗絲厚度按照表4的工藝參數調整進行實驗。測試結果見表5、表6.
通過實驗數據分析可得出,不同的貯梗時間、切梗絲厚度,對成絲性及梗絲結構影響較小。在整絲率、碎絲率、填充值差異不大情況下,2#樣品(貯梗時間38h、切絲厚度0.14mm)梗絲成絲性最好。
5.結論
綜合多次實驗得出最優(yōu)工藝參數為壓梗溫度為65℃-70℃、壓梗厚度為0.6mm、貯梗時間38h、切絲厚度0.14mm。以此套工藝參數生產的梗絲成絲性最好。
參考文獻:
[1]徐世濤,李萬珣,陰耕云,等.煙用梗絲的品質改善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