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燕
摘要:課程開發(fā),是當前學校教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我校以生本教育思想為指導,開發(fā)、利用新的國粹課程資源,構建了以國粹藝術傳承、國粹文化弘揚為主旨的學校特色課程,已形成了三大門類16個小類的國粹課程。此外,我校還結合課程實踐,構建了“生本”理念下國粹校本課程實施的科學評價體系,同時還努力建設了一支課程意識強、教育理念新、科研能力強的校本師資隊伍,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陽光、智慧、美德少年。
關鍵詞:生本;國粹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7-037-2
唯亭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近幾年,學校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區(qū)域圓融文化教育背景的推動下,大力推進特色品牌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贏得了廣泛的美譽度?;趯W校、教師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學校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醞釀,2017年3月正式立項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開始了“德慧課程”的研究。通過一年半的研究,學校以“生本教育”理念指導“國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課程開發(fā)和德慧目標之間的關系,努力探索切實提高培養(yǎng)“現(xiàn)代德慧少年”實效的基本經驗,豐富了學校國粹教育特色品牌的內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開題論證,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為了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和任務,保障課題研究順利進行,使課題研究少走彎路。學校經過精心策劃,2017年5月舉行了開題論證會。此次論證會,學校邀請了江蘇省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倪娟、蘇州市教科院書記唐愛民、蘇州市教科院英語教研員袁崢等省市區(qū)領導、專家蒞臨指導。與會的領導專家和教師首先聽取了課題組長作的開題報告,專家們經過審議和論證認為:課題開題報告內容詳細充實,課題設計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思路細致明晰,研究對象、內容與方法及實驗步驟明確,具備了如期開題的各項條件。市教科院唐愛民書記充分肯定了我們的課題是“真課題”“真研究”,對課題下階段研究工作做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倪娟副所長一向以做課題嚴謹著稱,她肯定了課題研究內容的豐富性、前瞻性、聚焦性和務實性,同時對課題提出兩點中肯的建議:一是研究要從問題出發(fā),研究者要有問題意識;二是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要圍繞一個具體的點來深入研究,多做個案研究。各位專家的指導使各課題組成員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明晰了課題研究的思路,對課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二、理論學習,豐厚教師科研涵養(yǎng)
課題組老師樹立堅持不懈學習理論的意識,采取自學、交流等多種方式,學習有關“生本”教育理論,并且努力將新觀念、新思路滲透到教育教學之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題組統(tǒng)一購買了《教育走向生本》《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教育科研的視野與方向》等理論書籍,并采取集中和自學的形式組織全體成員認真閱讀,及時消化與反思,然后將自己學習后的所思所得上傳到自己的博客中進行交流。課題組老師繼續(xù)組織收集國粹課程的相關理論材料,并在課題組內分享交流,繼續(xù)為課題研究豐富了理論支撐。
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提高課題組老師的科研素養(yǎng),扎實有效研究課題,課題組三次邀請原蘇州市教科院潘家康老師對課題研究進行指導。潘老師每一次的答疑解惑,都令參與研究的老師茅塞頓開,也更加明確了課題研究的目標。課題組還邀請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張洪鳴、原蘇州市教科院教育科研負責人徐燕萍來校作專題講座,為我校老師傳經送寶,指點迷津,較好地提升了教師的科研能力。
三、資源開發(fā),豐富國粹課程研究
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在已開發(fā)的國粹課程資源基礎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拓校外國粹資源。通過問卷等調查方式,了解學生的當下需求,重組學?,F(xiàn)有的國粹資源,供國粹課程設置、國粹校本課程活動開展和提升當代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所選用。學校聘請多位專家、名師指導、授課。聘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龍侃,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徐青,中國著名畫家江野,慧育思文化咨詢有限公司珠心算教學高級教師李學知,滄浪詩社錢雄,東吳棋類俱樂部執(zhí)行主任周毓平等一批專業(yè)老師為社團的學生授課。書法社團走進社區(qū),開展寫春聯(lián)活動,通過書法作品傳情達意,營造濃郁文化氛圍,不斷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文化藝術素養(yǎng);赴“小隆中”開展書法研學活動,感受了李根源先生愛國擔當的精神,感受了近代先賢書法藝術的魅力。拓碑社團去“乙未亭”進行傳拓,拓碑技藝得到了進一步鍛煉和提高。武術社團在蘇州市第二屆學校武術比賽暨武術教育推進會進行展示,對強健學生體魄,提高尚武興趣,培養(yǎng)武術學子,傳承武術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江蘇省詩詞協(xié)會副會長魏嘉瓚老先生來校指導詩詞楹聯(lián)社團。國畫社團30幅水墨畫作在蘇州姑蘇區(qū)山塘街白居易紀念館內展出,還組織社團學生走進浙江寫生,在短短三天的水墨寫生中,人人留下了一大本畫冊。2018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春風行動”暨文化館《趣話蘇州》公益文化大講堂走進唯亭實驗小學,蘇州著名主持人萬鳴老師,把評彈說表藝術融入其間,親切生動,將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流傳,用諧趣幽默的鄉(xiāng)音再現(xiàn)出來,深受學生喜愛。姑蘇區(qū)“正社畫館”舉辦的“正社雅集走進唯亭實驗小學國畫筆會”吸引了眾多小小繪畫愛好者,大畫家、小畫家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增進了水墨文化的交流,共同傳承著中國畫的筆墨精神。
四、課程活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課程是學校的產品,是學生成長的重要載體。學校借助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國粹課程活動,讓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學生通過自主建構去了解國粹、認識國粹,逐步習得國粹、愛好國粹。
按照學校設置的國粹課程,學校招募有特長、有興趣的老師出任活動負責人,制定活動計劃。學校根據現(xiàn)行計劃定期開展書法、國畫、篆刻、剪紙、拓碑、扇藝、蘇繡、吳方言、詩詞楹聯(lián)、國學、評彈、象棋、圍棋、武術、珠心算、古箏等國粹藝術活動以及以中華傳統(tǒng)佳節(jié)為主要內容的國粹文化活動。為充分體現(xiàn)“生本教育”理念,學校還邀請專家指導,研究如何使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更加適合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特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學校安排骨干教師隨班,通過“見習、實習”的近距離學習,如今趙國華、宋泉、李莉、李宛夏、張圣薈等老師從草根逐漸走向專業(yè),已可以獨擋一面。全體社團的老師都能結合實際,制定活動計劃,并正常開展活動。在同事的影響下,許多老師都會將國粹文化內容與國家課程有機結合,開展?jié)B透式的教學活動。唯亭實驗小學2017年度學生社團展示活動中評彈《茉莉花》讓所有觀眾嘆為觀止;張圣薈老師指導的經典誦讀《詩經·小雅·蓼莪》,吟誦的孩子成為全場的焦點、明星,節(jié)目獲得蘇州市美文誦讀一等獎。
校本課程開發(fā)是個綜合工程,涉及到課程目標、課程實施策略及課程開發(fā)評價等要素。同時,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一個需要技術保障的過程,開發(fā)背后所涉及的學生水平認識與評估、課程理論、教學論等領域知識都需要進行學習培訓。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學校要加強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技術培訓,使學校的課程研究更加規(guī)范有效。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曾天山.教育科研的視野與方向[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陳大偉.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