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漂泊
你一定有過過年前大掃除的經歷吧。當你一包又一包地打包時,是不是驚訝自己在過去短短一年內,竟然積累了那么多的東西?你是不是懺悔自己為何事前不花些時間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東西,否則,今天就不會累得連脊背都直不起來?
大掃除的懊惱經驗,讓很多人懂得一個道理:人一定要隨時清掃、淘汰不必要的東西,日后才不會變成沉重的負擔。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人生路上,每個人不都是在不斷地累積東西嗎?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財寶、親情、人際關系、健康、知識等;另外,當然也包括煩惱、苦悶、挫折、沮喪、壓力等。這些東西,有的早該丟棄而未丟棄,有的則是早該儲存而未儲存。
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不是每天忙忙碌碌,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以至于總是沒能好好靜下來,替自己做“清掃”?
對那些拖累你的東西,必須立刻放棄。心靈掃除的意義,就好像是生意人要時常“盤點庫存”,了解倉庫里還有什么,某些貨物如果不能限期銷售出去,最后很可能會因積壓過多拖垮你的生意。
很多人都喜歡房子清掃過后煥然一新的感覺。你在拭掉門窗上的塵埃與地面上的污垢,把一切整理就緒之后,整個人好像突然得到一種釋放。
在人生諸多關口上,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得做“清掃”。念書、出國、就業(yè)、結婚、離婚、生子、換工作、退休……每一次挫折,都迫使我們不得不“丟掉舊我,接納新我”,把自己重新“掃”一遍。
不過,有時候某些因素也會阻礙我們放手進行掃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后,必須面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能確定哪些是你想要的。萬一現(xiàn)在丟掉的,將來又撿不回來,怎么辦?
的確,心靈清掃原本就是一種掙扎與奮斗的過程。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每一次的清掃,并不表示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沒有人規(guī)定你必須一次全部掃干凈。你可以每次掃一點,但你至少必須丟掉那些會拖累你的東西?!吨卣心摇返淖髡呃聿臁ざ べ嚨掠羞^一個有趣的親身經歷。有一年,他和一群好友到東非賽倫蓋蒂平原去探險。當時,正逢東非遭受嚴重旱災。在路途中,理察隨身帶了一個厚重的背包,里面塞滿了食具,切割工具,挖掘工具,衣服,指南針,觀星儀,護理藥品等。理察對自己的背包很滿意,認為已為旅行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一天,當?shù)氐囊晃煌林驅z視完理察的背包之后,突然問了一句:“這些東西讓你感到快樂嗎?”理察愣住了,這是他從未想過的問題。理察開始問自己,結果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的確讓他很快樂,但是,有些東西實在不值得他背著它們走了那么遠的路。
理察決定取出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送給當?shù)卮迕瘛=酉聛?,因為背包變輕了,他感到自己不再有束縛,旅行變得更愉快。理察因此得出一個結論:生命里填塞的東西越少,就越能發(fā)揮潛能。從此理察學會在人生各個階段中定期解開包袱,隨時尋找減輕負擔的方法。
生命的進行就如同參加一次旅行。你可以列出清單,決定背包里該裝些什么才能幫你到達目的地。但是,記住,在每一次停泊時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該丟,什么該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來,讓自己活得更輕松、更自在。
(選自《時文選粹》)
閱讀
練習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結合語境說說你對加點詞語“煥然一新”的理解。
3.文中畫線的語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介紹《重整行囊》的作者的經歷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呢?
(周俊根 設計)
(參考答案見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