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十四根紅蠟燭在我眼前抖動著火苗滋滋作響時,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像小草熬過嚴冬破土而出,像小樹掙脫一圈年輪昂首挺胸,十四歲的我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有太多的美好風(fēng)景等我去欣賞。
欣賞十四歲那個愛閱讀的我?!栋餐缴挕贰逗啞邸贰段业膭游锱笥选贰@些書籍像良師益友般陪伴著我的生活。我走進保爾·柯察金的精神世界,和他探討人生的非凡;我想象著貝多芬失聰世界里的孤獨和沉寂,和他一起聆聽用生命奏出的音樂;我想懂得蟬傾盡生命歌唱的快樂,我想了解毛毛蟲工作并幸福著的一生……書的世界,有我,而我的世界,有書香浸潤的優(yōu)雅。
欣賞十四歲那個鐘情自然的我。
雙手托腮靜坐在窗前,像是在做一場虔誠的等待。這樣的我徜徉于天穹的廣闊、深夜的浩瀚。那暮春的晚風(fēng),讓我想起了林妹妹的憂傷,“淚眼問花花不語,亂花飛過秋千去”;那劃破夜空的流星,燦爛如夏花,讓我的心輕輕蕩漾,“初涼宜夜透衣羅,時見流星度絳河”,這番美景,讓我不禁憶起那些年少過往:或稚嫩青澀,或糾結(jié)叛逆,可正是這一路的行跡,糾正著我,鼓勵著我,給我一個絢麗的十四歲。
欣賞那個十四歲懂愛的我。十四歲的紅燭吹熄時,媽媽落淚了。我懂得,每一個蠟燭的背后,都凝滿了媽媽的擔(dān)心、呵護、陪伴、期待……每一個蠟燭都是媽媽的一絲傷痛。“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過謝謝你……”,這深情的旋律中有我對過往那些任性、叛逆的懺悔,也有對于感恩和回報的決心。我的父母、我的老師、我的親人,我長大了,我永遠以你們?yōu)闃s,永遠以愛你們?yōu)樽畲蟮男腋?。十四歲的我,為愛而欣賞人生,為愛而踏歌前行……
欣賞十四歲那個真實的我。在人們眼中,青春中的女孩清純?nèi)缢?,?yōu)美透亮,像一塊優(yōu)雅的芳草地??晌遥瑓s像一株野薔薇,天真、稚氣又帶點野味兒。雖然與“水一般的女子”相去甚遠,但也無傷大雅。不事做作,釋然坦蕩倒也是一種美麗。高興的時候開懷大笑,難過的時候哭得翻天覆地,從不愿刻意包裝讓父母老師贊之曰“大家閨秀”。想跑就跑,想鬧就鬧,煩惱不沾身,心思不過夜,逍遙自在,真好!
我喜歡就這樣慢慢長大,我喜歡保持這樣的風(fēng)格繼續(xù)前行。面對十四歲的我,尊重、習(xí)慣及相信我都擁有,當(dāng)然還有那份遵從我心的欣賞。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文章題目為“長大”,作者定格為“十四歲”,然后分別從“愛閱讀”“鐘情自然”“真實”三個角度來詮釋自己的花樣年華。言語之間流露著對成長的感恩,對自己追求美好的欣賞,層次清晰,主題突出。作者欣賞的每一個音符,都是一幀美麗的畫卷,讀者徜徉其中,會忍俊不禁、會放飛思緒、會意會咂摸,情感與畫面相契,共鳴和碰撞演繹出別樣的美麗。
在素材運用上,小作者在文章多處使用古詩詞,以及當(dāng)下流行歌曲的歌詞,文采斐然,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文如其人,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精靈古怪、善良可愛、勇于追求的女孩。字里行間流淌著個性的光芒,一言一行都讓人折服,這足見作者語言功底深厚,可以隨情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