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燕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的課堂教學逐步從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轉(zhuǎn)變?yōu)檫\用多樣化的全新教學方法。文章從學會傾聽、以趣為伴、成功的快樂等方面談教師應(yīng)如何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思考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9-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9.043
一、學會傾聽
學習是一種相互配合的活動,除了教師有一定的素質(zhì)外,學生學會傾聽很重要。傾聽是什么?是學生學習的必要技能,也是學習秩序的保證和效應(yīng)的保障。每學期開學我都會利用第一個星期的時間組織一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表面上教學進度比別的班級慢,卻能保證以后的教學順暢。在語文課堂上嘗試“合作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大班額組織小組活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傾聽要專注,要具備一種崇尚心理和寬容的心態(tài),當別人講話時,神情應(yīng)專注于對方,目光應(yīng)專注于對方,一般不要打斷對方的發(fā)言,可以微笑、點頭表示認同、贊賞或感興趣,也不要隨意插話。其次,教師要告訴學生邊傾聽邊思考,在關(guān)注對方說話的語調(diào)中善于思考內(nèi)容的關(guān)鍵與重點,以便更好地與對方交流。再次,在傾聽中生成,當自己的看法與對方不同時,要充分聽取別人的見解來調(diào)整自己的思路,從而生成新的思想認識。正如葉圣陶所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苯處熞欢ㄒ⒁馀囵B(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把學生“學會傾聽”變成一種終身受用的好習慣。
二、以趣為伴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W語文教師必須知道小學語文是小學生的語文,小學生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預(yù)備。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家長帶著的孩子去商場購物,想給孩子買些好吃的,常理分析孩子一定非常開心,沒想到孩子抵觸情緒很大,到了商場以后,哭鬧著要回家,這位家長蹲下來問為什么時,突然發(fā)現(xiàn)從孩子的高度只能看見周圍人的大腿,沒有他感興趣的東西,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孩子看世界的視角與成人不同。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上課缺少兒童的“趣”,學生學習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低年級中的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單純的讀讀念念枯燥乏味,時間久了,學生會產(chǎn)生厭煩的情趣,然而以“趣”為伴,使學生樂意學,學習就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如謎語法,教“坐”字時,教師一邊板書一邊說:“兩個人坐在土上是什么字?”學生搖頭。接著問:“你現(xiàn)在是站著,還是怎么著?”學生還沒有等教師把話說完就齊聲回答:“坐著?!苯處熣f明這就是今天要認識的“坐”字,然后再讓學生說一兩遍上面的謎語,“坐”字的字形和字義自然而然就理解了。當然要想使學生保持長久的興趣,不能只以單一的方式進行,還可以用游戲字卡的方式,讓學生在翻翻玩玩中識字。游戲中把同音字或音近字進行重組,配上相應(yīng)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圖片聯(lián)想記憶,進行同音字類比發(fā)音記憶。當然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制作上課所需的教具,提升趣味性。
高年級雖然與低年級的學生有所不同,但是語文課上仍離不開“趣”,因為他們都姓“小”,大部分學生都會因為無趣而厭煩學習,由于小學高年級有著自身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jù)其自身特點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在課堂上始終處在最佳狀態(tài)??梢圆扇l(fā)式教學,讓學生思考一個個難度適中的“為什么”,課堂上的問題就成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導火線。經(jīng)常性的自由討論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也可以放飛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唱主角,教師適時點撥,激疑尋趣。只有以“導”為“鑰匙”幫助學生打開知識思考的大門,學生才能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中感知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成功的快樂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的學生,完美的教師,完美的課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找到。課前教師精心準備,上課時學生卻把課堂引入了另一個維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是選擇斥責,還是讓整個課堂依然按照自己準備的想法繼續(xù)前行?我想只要有新意出現(xiàn),即使學生的話錯誤百出,也要拋棄既定。因為正確的可能是模仿,錯誤的可能是創(chuàng)新。教師應(yīng)把遺憾留給自己,把學習主人的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我很棒,我快樂”。
《景陽岡》這篇課文講述了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上山打虎的過程。文中有些字詞不太好理解,所以上課時可采用編排課本劇的方法,用學生的動作演示文中的重點,有意思的是學生演示出了不同的版本,從孩子的角度詮釋了“一撲、一揪、一剪”。整節(jié)課學生們演繹著自己編排的成果,在掌聲和鼓勵中理解了文章的主題。通過這節(jié)課我有了更深的體會,真正感受到課堂因差異而精彩。正確的東西因真理而衍生,錯誤的可能是個性的精彩。只要教師適度點撥,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語文,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一線教師一定要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以語文課為主陣地,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漢語拼音教學、寫字教學、作文教學,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努力為學生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加入新鮮的調(diào)味料,使小學語文課堂更精彩。
參考文獻:
[1] 李巖.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理性思考[J].新課程,2014(2).
[2] 沈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性思考[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5).
[3] 黃慧麗.小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4).
[4] 金鑫.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