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雪,潘金菊,馮義志,張愛娟,梁 林,劉 偉
(山東省農(nóng)藥科學研究院,濟南 250033)
馬鈴薯是僅次于玉米、小麥、水稻的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世界上大約有160個國家和地區(qū)種植馬鈴薯。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馬鈴薯生產(chǎn)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約占20%[1]。然而,隨著馬鈴薯種植規(guī)模的擴大,馬鈴薯晚疫病的發(fā)生也日趨普遍,嚴重影響馬鈴薯品質(zhì)和產(chǎn)量[2-3]。
甲霜靈為苯基酰胺類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菌劑[4-5]。其主要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的霜霉病及馬鈴薯晚疫病等[6]。目前,已有國外文獻報道了甲霜靈在水果、蔬菜等作物上的最終殘留及降解規(guī)律,而在馬鈴薯作物上的研究較少[7-10]。精甲霜靈為甲霜靈的R型旋光異構(gòu)體,因此,精甲霜靈的殘留分析方法對甲霜靈同樣適用。國內(nèi)有關(guān)精甲霜靈殘留檢測的文獻有限。陳莉等[11-13]建立了液相色譜法測定精甲霜靈殘留,并對精甲霜靈在西瓜、葡萄、黃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與最終殘留量進行了研究;韓丙軍等[14]用氣相色譜氮磷檢測器測定精甲霜靈在番茄中的消解動態(tài)及最終殘留量。以上諸多方法各有利弊,而近些年普及應(yīng)用的分散固相萃?。≦uEChERS)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更加高效、簡便,且成本較低,有利于樣品的高通量檢測。本文采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建立了馬鈴薯、土壤和植株中甲霜靈的殘留分析方法,開展了甲霜靈在馬鈴薯和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及最終殘留研究,為其安全使用提供依據(jù)。
LCMS-8030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日本SHIMADZU公司;TDL-5-A低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XBLL-25A多功能食品加工機,上海帥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QL-861渦旋儀,江蘇海門其林貝爾儀器制造公司;JA21002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AL204101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乙腈(色譜純),美國Fisher公司;乙腈(分析純)、氯化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公司;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炭黑(GCB)(40~60 μm),天津博納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
甲霜靈標準品(99.0%),購于Sigma-Aldrich公司。以乙腈為溶劑,將標準品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1 000 mg/L標樣母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使用前用乙腈稀釋成所需濃度的標樣工作溶液,現(xiàn)用現(xiàn)配。
田間試驗于2016—2017年在山東淄博和吉林雙遼進行,選擇未施用過甲霜靈的馬鈴薯田塊,供試農(nóng)藥為56%丙森·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丙森鋅+6%甲霜靈)。按照《農(nóng)藥殘留試驗準則》[15]和《農(nóng)藥登記殘留田間試驗標準操作規(guī)程》[16]要求設(shè)試驗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0 m2,重復3次,隨機排列,小區(qū)間設(shè)保護帶,同時設(shè)空白對照小區(qū)。
1.2.1 消解動態(tài)試驗
馬鈴薯植株消解動態(tài)試驗按制劑用量1 125 g/hm2(甲霜靈有效成分用量67.5 g/hm2)于馬鈴薯塊莖形成中期均勻噴霧施藥,分別于施藥后2 h,1、3、5、7、14、21、28、35、42 d采集馬鈴薯植株樣品。每個點分別取2 kg,用四分法處理樣品,最后取200 g裝入樣品袋,貼好標簽后立即放入-20℃冰柜中保存,待測。
土壤消解動態(tài)試驗單獨施藥,施藥量與馬鈴薯植株消解動態(tài)試驗相同,施藥后2 h,1、3、5、7、14、21、28、35、42 d,用土鉆采集0~10 cm土壤樣品2 kg。除去土壤中的碎石、植物根莖等雜物,混勻后采用四分法留樣200 g,裝入樣本容器中,貼好標簽,于-20℃冰柜中保存,待測。
1.2.2 最終殘留試驗
最終殘留試驗設(shè)2個施藥劑量:低劑量(750 g/hm2,甲霜靈有效成分用量45g/hm2)和高劑量(1 125 g/hm2,甲霜靈有效成分用量67.5 g/hm2)。試驗于馬鈴薯塊莖形成中期開始噴霧施藥,設(shè)施藥3次和4次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設(shè)空白對照小區(qū)。施藥間隔7 d,末次施藥后7、14、21 d分別采集馬鈴薯和土壤樣品。馬鈴薯和土壤最終樣品隨機取樣,其中土壤最終樣品取0~15 cm土層,馬鈴薯樣品去除表面土壤。用四分法縮分樣品,最后取200 g裝入樣本容器中,貼好標簽,于-20℃冰柜中保存,待測。
1.3.1 色譜測定條件
色譜柱:Shim-pack XR-ODSⅡ色譜柱(75 mm×2.0 mm,2.2 μm);柱溫:室溫;樣品室溫度:15℃;進樣體積:1 μL;流速:0.4 mL/min。采用0.10%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組成的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洗脫程序:0~0.7 min,90%→10%(A);0.7~1.5 min,10%(A);1.5 ~2.0 min,10% →90%(A);2.0~2.5 min,90%(A)。質(zhì)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ESI(+);毛細管電壓:3.5 kV;加熱塊溫度:400℃;干燥氣溫度:250℃;干燥氣流量:15 L/min;霧化氣流量:3 L/min;反應(yīng)氣(Ar)壓力:230 kPa。甲霜靈定量離子色譜圖見圖1。
圖1 甲霜靈定量離子色譜圖(0.002 mg/L)
1.3.2 樣品前處理
稱取混勻樣品10.0 g(植株5.0 g)于50 mL具塞離心管內(nèi),加入5 mL去離子水、10 mL含有1.5%氨水的乙腈溶液,渦旋2 min,加入6 g氯化鈉,劇烈振搖1 min,4 000 r/min下離心5 min。植株樣品取上清液約1 mL,轉(zhuǎn)移至裝有30 mg GCB的2 mL離心管內(nèi),渦旋1 min,靜置后,取上清液過0.22 μm有機濾膜,待測;馬鈴薯和土壤樣品取上清液約1 mL,轉(zhuǎn)移至裝有50 mg PSA的2 mL離心管內(nèi),渦旋1 min,靜置后,取上清液過0.22 μm有機濾膜,待測。
采用直接進樣,在電噴霧電離ESI(+)方式下對甲霜靈標樣溶液進行全掃描(m/z50~500)。試驗結(jié)果表明:正離子掃描模式可使甲霜靈具有較好的電離效果,并獲得特征離子峰[M+1](m/z280.35)為母離子。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碰撞電壓等參數(shù),分別獲得定量離子對(m/z)280.35/192.15和定性離子對(m/z)280.35/220.10、280.35/150.15,質(zhì)譜圖見圖2。
圖2 甲霜靈的全掃描質(zhì)譜圖和二級質(zhì)譜圖
將1 000 mg/L甲霜靈標樣母液,用乙腈稀釋配制2.5、0.5、0.1、0.01、0.002 mg/L系列標樣工作溶液。按1.3.1色譜條件進樣,重復3次。以進樣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對應(yīng)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甲霜靈質(zhì)量濃度為0.002~2.5 mg/L時,線性關(guān)系良好,線性方程為y=8700044x+586114,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60。通過最小添加水平得到甲霜靈在馬鈴薯、馬鈴薯植株、土壤中的定量限(LOQ)為0.005 mg/kg。
在馬鈴薯、土壤和植株空白樣品中,分別添加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甲霜靈標樣溶液,進行回收率試驗(見表1)。結(jié)果表明,甲霜靈在馬鈴薯、土壤和植株中的回收率為80.2%~104.9%,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6%~7.3%,符合農(nóng)藥殘留分析標準要求。
表1 甲霜靈在馬鈴薯、土壤和植株中添加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
消解動態(tài)試驗結(jié)果表明:甲霜靈在植株及其土壤中降解均較快,消解動態(tài)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結(jié)果見表2。甲霜靈在植株中的半衰期為1.5~3.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為9.0~13.4 d。
表2 甲霜靈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
最終殘留試驗結(jié)果顯示,甲霜靈在土壤中的殘留量為0.020 8~0.395 0 mg/kg,馬鈴薯中甲霜靈殘留量均處于較低水平,為<0.005~0.013 6 mg/kg。相比于生長于地下的馬鈴薯,土壤中甲霜靈殘留較高。因此,馬鈴薯樣品縮分時應(yīng)去除表面土壤,避免土壤中甲霜靈帶入到馬鈴薯樣品中。
研究建立了采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測定馬鈴薯和土壤中甲霜靈殘留量的分析方法。結(jié)果表明:甲霜靈在馬鈴薯、植株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為0.005 mg/kg;在3種基質(zhì)中,不同添加水平下甲霜靈回收率為80.2%~104.9%,相對標準偏差為0.6%~7.3%。本研究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凈化,HPLC-MS/MS法快速檢測馬鈴薯及土壤中甲霜靈,在提高方法靈敏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前處理的提取及凈化效率。方法具有快速、簡單、高效、成本低等特點,適用于在大量樣品下快速、準確檢測甲霜靈在馬鈴薯和土壤中的殘留。甲霜靈在馬鈴薯植株和土壤中的殘留消解均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半衰期分別為1.5~3.4 d和9.0~13.4 d,甲霜靈在馬鈴薯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均較快。馬鈴薯中甲霜靈最終殘留量為<0.005~0.013 6 mg/kg,低于我國規(guī)定的馬鈴薯中甲霜靈最大殘留限量(0.05 mg/kg)。本次試驗供試農(nóng)藥為56%丙森·甲霜靈可濕性粉劑,但只研究了甲霜靈殘留情況,丙森鋅在馬鈴薯中的殘留、消解情況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