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
如何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教學效益,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關注的問題。對于新疆班高中語文而言,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水平。想要達到這一目的,我們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課堂變得更加豐滿充實,讓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是整體教學進程的開端。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得當,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我們首先應當優(yōu)化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自然而然地導入新的知識,讓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日常教學中,文言文的教學一直不受學生喜愛,學生總覺得文言文生澀難懂。我教學文言文時會更加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如帶領學生學習《寡人之于國也》時,在課堂上用設問的方式導入:在“亞圣”孟子生活的那個“家天下”的時代,天下一切都是國王的。要使高高在上的國王關注百姓,與民同樂,絕不是輕而易舉之事。戰(zhàn)國時期,就有這樣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他就是孟軻。他想說服梁惠王,施行仁政。他是怎樣游說的?他成功了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會更加感興趣,學習起來也會更加主動。
語文課堂中,提問是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茖W合理的提問不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更能夠引導學生有效地思考,促進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學習和探究。所以,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提問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索,找到適合的提問方式,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提問教學應當遵循幾點原則:首先是循序漸進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幫助學生逐步發(fā)展思考的深度;其次是面向全體原則,針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教師可以分層設計問題,盡可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進入到高中階段以后,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再加上學習進度快,很多時候學生都會有吃力的感覺。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和了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提前標記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學習的過程中向教師請教。預習方面的探索,應當是無止境的。其中基礎的做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剛開始時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來幫助學生進行預習,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與習慣。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精彩的文章,想要理解這些文章的真諦,就必須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所以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為了能夠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應當著手對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打造閱讀交流的平臺。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很多高中生進入高中后,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學習壓力變大,學習興趣也隨之降低了。任何學科的課堂教學,想要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都必須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表明,學生對于各種各樣豐富精彩的教學活動積極性較高,所以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同時又能夠為學生帶來輕松愉快的學習體驗。在活動之中,大家能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教學《羅密歐與朱麗葉》時,為了促進學生理解語言的情感,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活動,請兩個男生上臺,對著投影“躺在墓中的朱麗葉”分別朗讀帕里斯、羅密歐的臺詞,并配以音樂。然后,我請其他同學對這兩名男生的朗讀進行簡評,并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性格。隨后,我讓男生模仿羅密歐的口吻,想象一個情境(比如聽到一只鳥叫,看到火把),再多說幾句,書面表達出來;女生可想象朱麗葉在看到羅密歐已死去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并描寫出來。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習作。再請兩個男生朗讀帕里斯與羅密歐交鋒的一段,并作簡評。體會當時羅密歐、帕里斯不同的心理,特別是情感表現(xiàn)的程度。通過這一體驗活動,大家對于文中濃烈的情感有了深刻的領悟。
教學方法的探索永無止境??偠灾咧姓Z文在追求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我們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個性特點為依據,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作者簡介: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