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花
(江蘇省昆山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331)
糖尿病屬于一類受遺傳、行為以及環(huán)境等多因素共同參與而誘發(fā)的疾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糖尿病的病程較長,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治療,因此應重視延續(xù)護理,以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基于此,本研究為了進一步觀察檔案制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延伸護理中的運用效果,選取我院糖尿病??崎T診2017年3~8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分析,并對比常規(guī)延伸護理與強化檔案制管理的實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3~8月糖尿病專科門診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通過實驗室等檢查證實,滿足2010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與管理組,各24例。常規(guī)組男10例,女14例;年齡52~87歲,平均年齡(64.7±2.8)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1±2.6)年。管理組男11例,女13例;年齡52~88歲,平均年齡(64.5±2.9)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0±2.4)年。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延伸護理,即采用電話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詢問患者有無疑問并給予解答。
管理組在常規(guī)延伸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檔案制管理,即設立糖尿病??崎T診,由1名省級??谱o士和1名市級??谱o士出診,時間固定為每周四上午,應用治療-教育-回訪-復診-調整治療-再教育的管理模式,為患者建立個人信息管理檔案,詳細記錄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情況,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與文化水平等,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計劃,采用電話隨訪、微信提醒等方式進行回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控制與自我管理情況,提醒患者定期復診,同時組織患者參加知識講座學習糖尿病教育課程,以進一步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過程中,追蹤患者的流失率、復診率,必要時對流失、未復診的患者進行上門回訪,以了解患者的滿意度、生活方式、體重指數(shù)、服藥依從性等指標的改善情況,并及時進行護理管理方案調整。
(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數(shù)。(2)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度+一般度。
采用SPP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的血糖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管理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數(shù)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指標對比(±s)
分組 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數(shù)(%)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組 24 12.9±4.5 10.6±3.3 16.3±4.8 12.9±3.8 8.8±1.2 7.9±1.2管理組 24 13.2±4.6 8.1±1.0 16.5±4.5 9.7±3.0 8.9±1.0 7.1±0.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常規(guī)組護理滿意度為87.5%,管理組為100.0%,管理組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2型糖尿病為代謝性病癥,發(fā)病率較高,發(fā)病群體多為老年人,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是導致該疾病的主要因素,發(fā)病后患者的血糖會明顯升高,容易引發(fā)組織器官功能障礙,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3]。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高血糖,多因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生物功能受損所致,胰島素分泌缺陷是初期發(fā)病的關鍵原因。諸多報道指出,高血糖是導致細胞損傷、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也是微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關鍵性因素。最近幾年,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急劇增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血糖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治療時應確保在減輕高血糖癥狀及高血糖帶來損害的前提下盡量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4]。因為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他們多數(shù)伴有心、腦、腎的并發(fā)癥,且對低血糖的耐受差,嚴重的低血糖可能給患者造成致命的打擊。且糖尿病屬于慢性終身性病癥,患者需要長期口服降糖藥或進行胰島素治療,同時還需結合飲食、運動、心理等非藥物治療,以良好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檔案制管理是一種基于患者個人信息檔案管理的護理管理措施,要求先建立患者的個人檔案,檔案中詳細記錄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情況,同時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護理措施,使患者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后期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轉歸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并對患者進行再教育,以確保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5]。對比常規(guī)延續(xù)護理的實施效果,結果顯示,管理組護理后的血糖指標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因此認為,檔案制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延伸護理中的運用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延續(xù)護理。
綜上所述,檔案制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延伸護理中的運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護理滿意度高,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