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英團
書名:《合作式思維》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笔挛锇l(fā)展不會一成不變,深化開放是不斷的探索過程,尤其需要與時俱進的合作式思維。正如全球領導力大師大衛(wèi)·薩維奇(David B.Savage)在新著《合作式思維》中所言,“合作可以讓我們從他人的視角和專業(yè)知識中受益?!笔紫龋覀兠媾R著一系列系統性的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遠超現在政府及社會的解決能力范圍,諸如氣候變化、生態(tài)系統破壞、水資源短缺、青壯年大規(guī)模失業(yè)、天生貧窮與不平等等問題,這就需要不同的組織、部門乃至國家間,達成以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模合作才能解決;其次,這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時代,更是一個合伙人時代。要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不要總以為自己是十項全能。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謀勢?!爱斘覀兩硖幚Ь硶r,我認為思考是繼續(xù)合作的關鍵:我們的合作最終能深入到什么程度?在我們合作領域中,我們的極限成就是什么?……當我們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已完全不同?!闭鐭o國界調解員(Mediators Beyond Borders)創(chuàng)始人肯·克洛克所言,雖然“這些互動合作有許多最后并沒有開花結果,但我認為它創(chuàng)造了更多互動的機會,讓你產生‘等等,我們應該談談’的念頭”。我們認為,發(fā)展或競爭的最高境界就是合作。從家庭到政府,合作已被視為一種基礎的解決方案,視為一個包含了創(chuàng)新性、多樣性、包容性以及數據分析的整體。當然,合作也有其自身的位置和定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金油”。作為合作型組織領導者,不但需要一系列不同的工具來應對不同狀況、不同對象,更需要在組織內部建立一套完整、統一的工具。在《合作式思維》一書中,薩維奇以翔實的案例探討團隊案例的重要故事和教訓。他認為,未來取決于合作。一是將正確的人置于正確的位置,并借此促進合作、解決沖突、戰(zhàn)勝困難;二是以更加靈活和更具創(chuàng)新的方式展開合作,以及解決團隊面臨的主要問題。
合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薩維奇認為,“合作能夠讓我們超越個體,激勵我們產生遠超我們個體能力的創(chuàng)新思維?!鳖I導變革和合作創(chuàng)新專家克里·伍德科克指出,“合作,是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最佳渠道……合作為創(chuàng)新和勇氣提供了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從而在不斷地交流、變革中引領整個世界的前進?!痹凇逗献魇剿季S》中,薩維奇不但發(fā)掘了合作背后的真正原因,還深度地闡述了合作的準則。他認為,合作不是簡單地在一起工作,而是一種領導方式,一種組織文化,即“合作是高度多元化團隊與公司內部或外部單位共同工作,目標是通過促進創(chuàng)新、加強客戶關系、提高工作效率來創(chuàng)造價值,同時通過科學技術在虛擬及現實世界進行高效率溝通”。
合伙人精神,至少要包括積極向上、團隊協作、相互信任以及在困難面前的毫不妥協等基本要素。通常來說,我們走到一起,就某個項目或計劃展開合作,并要親眼見證豐碩的合作成果,我們就必須撐起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公司、我們的家庭,我們不僅要對失敗全權負責,還有責任確保團隊內的積極學習與分享,這就是合作的價值。薩維奇認為,“合作就是在一起持續(xù)不斷地學習”,這“是將人員投入轉化為工作成果的推動因素”。透過其在《合作式思維》中所講述的“合作三故事”,我深刻地認識到,“群體成員的合作方式”比“獲得工作成果”重要些,而“實現更多人價值觀的氛圍”又比“所有成本法目標”更為重要得多。如果合作的目標清晰,且合作雙方又都對工作目標充滿激情和動力,那么雙方不但能顯著高效地合作,還更易于取得更有價值的工作成果。
蒂娜·斯皮格爾(Tina Spiegel)說過,“可持續(xù)性是由合作過程不斷強化的,而合作的車輪則由人類彼此間的聯系、人類及其面臨問題之間的聯系所驅動?!痹凇禪型變革:從自我到生態(tài)的系統革命》一書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著名學者奧托·夏莫(C.Otto Scharmer)和凱特琳·考費爾(Katrin Kaufer)告訴我們,為了進行系統變革,我們需要做到三種“開放”:開放思維(以挑戰(zhàn)我們的設想)、開放心靈(做到真正聆聽他人)、開放意志(放手預設目標與計劃,專注于真正所需與可能)。合作需要開放性和大量工作才能完成系統變革。在《維基經濟學:大規(guī)模協作如何改變一切》一書中,新經濟學家和商業(yè)策略專家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和安東尼·威廉姆斯(Anthony Williams)是這樣描述創(chuàng)新型思考、全球性思考以及合作創(chuàng)新的要求:保持開放(開放的平臺、開放的開發(fā)者、開放的思考)、平等合作(與合作伙伴)、分享(資源以及創(chuàng)意),以及全球化運作?!鞍l(fā)展合作化社區(qū),意味著要放棄一些控制,要做到責任共享、運作透明……企業(yè)領導者們要學習新的技巧組合,用來強調信任感、履行諾言、推動巨大變革、分享與合作伙伴們共同做出的決定?!彼_維奇認為,“開放”不但彌補了絕大部分變革的盲點,“在對系統進行改良的同時,(還)在企業(yè)內部及外部關系網中發(fā)展彼此的信任感”。
回望是層巒疊嶂,放眼是風光無限。薩維奇認為,要用開放的心態(tài)接受他人的觀點?!叭绻覀兡軌蚋淖兾覀兣f有的心意和看法,那么我們的世界將從分裂、挫敗和指責中解放,進而轉變?yōu)橐粋€和諧統一的世界。”合作得好,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豐富的、健康的、可持續(xù)的未來;合作得不好,往往會導致挫折、失敗和資源的浪費。這就是我們所遇到的問題,當我們從指揮-控制型領導方法,轉變?yōu)楹献黝I導時,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運作標準和商業(yè)模式。在《合作式思維》里,薩維奇不但對比了“新”“舊”商業(yè)模式的運行特征,還針對不同行業(yè)、不同對象推薦了“你的模式”。正如法瑟姆郵輪(Fathom Cruise Lines)總裁塔拉·拉塞爾(Tara Russell)所言,“合作需要非常謙虛的姿態(tài)。在每段合作關系中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內容,意識到這一點對成功的合作來說十分重要?!碑斎?,合作是個系統,也有著基本的運行程序。在《合作式思維》里,薩維奇把合作分為“設置意向,表明目的”“接受沖突”“進行合作設計”“帶著尊重與信任參與合作”“深度傾聽”和“在目標與責任下進行領導”下“實現合作”等十大基本步驟。從實踐看,通過這套系統的應用,大多數組織很快就進化到新的商業(yè)模式。
這是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更是合作的時代。馬云、周鴻偉、馬化騰、雷軍……,眾多創(chuàng)業(yè)先鋒好像在一夜之間完成了從“人人創(chuàng)業(yè)”到“人人合伙創(chuàng)業(yè)”的轉型。有數據顯示,有超過51%的企業(yè)死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又有90%的企業(yè)死在沒有找對合伙人。身處于這樣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既有傳統體制的束縛,也有對新事物的熱切追逐。在《合作式思維》中,薩維奇站在發(fā)展趨勢的制高點,從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角度解讀了“合作式思維”。“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順應開放大勢,把握合作大局,既是“萬眾創(chuàng)新、大眾創(chuàng)業(yè)”的路徑之選,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大發(fā)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