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遠紅
【摘 要】當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還存在許多不足,如自理的技能不掌握、家園溝通配合不到位、練習機會少等,這些現(xiàn)象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幼兒園教師要善于運用有效的培養(yǎng)策略,運用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自立能力,幫助他們學習生活自理技能,使幼兒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為幼兒未來擁有高品質(zhì)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23-01
一、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存在問題
1.惰性心理和依賴性強。
幼兒遇到問題和事情,不會主動為自己服務,等待老師或家長幫忙代勞。
2.自理的方法和技能不掌握。
幼兒在自理過程中經(jīng)常不懂程序和方法,老師不是教會孩子,而是代替幼兒做,導致孩子掌握不了自理方法。
3.練習和學習機會少。
教師嫌孩子動作慢,做不好,怕麻煩,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陪孩子練習和學習,導致孩子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
4.教育方法不恰當。
教師在面對孩子需要鼓勵幫助時,采取的是一種怪罪、批評的態(tài)度,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阻礙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fā)展。
二、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情景設置,喚醒幼兒自理的意識。
家長無條件的包辦代替,使幼兒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利用兒歌、角色游戲以及設置夸張有趣的情節(jié)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意識到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感到高興,喚醒幼兒自理的意識。如幼兒玩了玩具后容易亂扔、亂放,作為教師應放手讓幼兒自己學習逐步進行自我的管理。我采取了“送玩具寶寶回家”的游戲,在收拾玩具時,我說:“小朋友,送玩具寶寶回家了。”如果有些幼兒動作較慢,或者還想玩時,我就以玩具的口氣說:“怎么我的蔬菜寶寶還沒有回家呢?”這時幼兒就會很快地將玩具送回來。剛開始很多幼兒仍然沒有整理玩具的習慣,聽到音樂一響,就把手里的玩具隨手一扔,趕快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等待和拍手,我用玩具寶寶的口氣哭著說:“哇……哇……我想我媽媽了,哪個小朋友沒把我送回家……”在幼兒的眼睛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聽了玩具的“哭訴”,幼兒能很自覺的把玩具寶寶送回家,有的幼兒送好了玩具,還特意走過來告訴我:“老師,今天玩具寶寶沒有迷路,它回家睡覺啦”。同時,我還結(jié)合了瑯瑯上口的兒歌“玩具真有趣”(玩具玩具真有趣,天天和我做游戲。扮家家,穿珠珠,搭樓房,鋪小路,輕輕拿,輕輕收,玩過送它回家去)等形象的語言來喚醒幼兒自理的意識。
2.正確示范,讓幼兒掌握自理的技能。
幼兒具有模仿能力及可塑性強特點,要使幼兒掌握自理的技能,教師正確的示范和及時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有了自理的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能,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我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正確示范、簡明的提示讓幼兒明確基本動作要領,然后去模仿練習掌握。例如:很多幼兒都不會輕拿輕放小椅子,拖著小椅子到處跑的現(xiàn)象處處可見,坐的時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翹起來或不停地搖晃。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與幼兒進行了一次談話。我說:“中午小朋友睡覺的時候,老師聽到教室里有誰在哭,我找啊找,原來是小椅子,小椅子為什么哭呢?它告訴我,小朋友不愛護它,用一只手拖著它跑,坐的時候翹起它的兩條腿,還晃來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辦?”幼兒紛紛說:“我們不拖小椅子了、”“我們不翹椅子了!”我說:“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請像老師這樣做。”我給幼兒做了示范,并詳細講解了怎樣雙手拿椅子、怎樣輕輕放椅子的方法,然后請全班幼兒練習。幼兒都模仿著我的樣子,輕拿輕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現(xiàn)象日益減少了,“哐當哐當”晃小椅子的聲音也聽不到了,如果有誰偶爾忘記了,立刻就會有別的幼兒提醒他改正呢。我們幼兒園還出版了《實驗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操作規(guī)范》,對生活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要求,保證教師在指導幼兒過程中的統(tǒng)一性、規(guī)范性,更有利于幼兒的自理技能的習得。
3.創(chuàng)設圖文標記,鞏固幼兒自理的能力。
圖文標記是一種非常適合幼兒年齡認知特點的傳遞方式,兩者的結(jié)合恰到好處。幼兒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已習得一些自理的技能,但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容易出現(xiàn)遺忘和反復,經(jīng)常是剛剛強調(diào)了又忘記執(zhí)行。為此,我巧妙地運用簡單的圖文標記來鞏固幼兒的自理能力。
如幼兒剛?cè)雸@,對一切都很陌生,要想讓他們盡快的記住自己睡在哪里、杯子是哪一個是非常困難的,我通過使用水果圖案和幼兒姓名相結(jié)合的圖文標記不僅讓幼兒又快又正確地找到自己的床位、杯子,又能讓教師更快地記住幼兒的姓名。例如:“我”的標記圖上是蘋果,那么班級里只要貼蘋果標記的地方,就是“我”的東西。這樣,幼兒能夠快速有序的找到和取放,情緒也能隨之穩(wěn)定。
4.鼓勵表揚,增強幼兒自理的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因為事小而吝嗇你的鼓勵和表揚,幼兒會為了你的表揚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因此,在活動中我們還需要不斷鼓勵、表揚來增強幼兒自理的信心。那么,為了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和激發(fā)幼兒在各方面的進步,我發(fā)揮了小貼紙的作用,用小貼紙鼓勵幼兒的進步。例如:幼兒能獨立地吃飯、睡覺不哭、能自己小便、會整理玩具、活動時積極發(fā)言……我都會在幼兒身上貼張小貼紙讓其得到鼓勵。我還會分配任務給幼兒,讓他們充當教師的小幫手,使幼兒從自我服務發(fā)展到為集體服務,放手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通過參加活動讓幼兒獲得愉快的體驗,從中獲得滿足,樹立信心,亦有利于鼓勵幼兒再現(xiàn)良好的行為。
總之,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經(jīng)過長期有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平時對幼兒應耐心細致,多鼓勵,少指責埋怨,以保護幼兒做事的積極性。我們還要善于捕捉幼兒的閃光點,賞識幼兒的點滴進步,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才能使幼兒真正在自理能力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春芝.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
[2]馬俊妹.放手,讓孩子成長——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0.11.
[3]石素果.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之我見[J].學周刊,學周刊,2012.02.
[4]吳超倫.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探究與實踐(保教結(jié)合操作手冊).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