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黃暉
摘要:本文在研究總結東華大學教職工文體活動特點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教職工文體活動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并對如何更好的發(fā)揮教職工文體活動的價值提出相應策略,嘗試為今后在教職工文體活動的開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高校教職工;文體活動;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43-0020-02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文體活動是推動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重要手段,是有效進行群眾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好途徑。將校園文化建設融于健康的文體活動中,可以陶冶教職工的情操,培養(yǎng)教職工的審美生活情趣,使得說教式的思政工作變的生動、具體、形象,從而更容易被廣大教職工接受。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文體活動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高校教職工群體作為高等教育的主力軍,有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也體現(xiàn)在文體活動方面。據(jù)初步了解,教職工參與文體活動的主要形式有兩個:一是參與學校每年組織的教職工運動會、教職工趣味運動會等;二是通過工會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參與文體活動。教職工文體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在高校的建設和發(fā)展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高校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職工是一個整體知識含量高的群體,教職工的職業(yè)特性要求具有緊跟時代的先進意識,這些先進意識中包括注重身體健康,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培養(yǎng)健康生活態(tài)度等。近年來,高校教職工群體,尤其是工作在教學科研一線的教師,亞健康狀態(tài)普遍存在。除此之外,由于教學科研壓力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漸突出。這使得大家面臨著身心的雙重困擾。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文體活動來改善身體狀況,有這方面需求的教職工越來越多。除了健身外,文體活動還能加強教職工之間的交流。這反映了大家想通過文體活動達到多種訴求的意愿。
1.研究對象。對東華大學在職教職工采用整體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2.研究方法。(1)挑選部分教職工文體協(xié)會和學院工會進行調研,了解教職工文體協(xié)會和院工會的現(xiàn)狀,加強對東華大學教職工參與文體活動現(xiàn)狀的掌握,并通過具體實踐活動來初步分析教職工文體活動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作用。(2)自行設計了《教職工文體活動現(xiàn)狀調查表》問卷,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來了解東華大學教職工參與文體活動的具體情況。
3.研究步驟。(1)深入到東華大學各個教職工文體協(xié)會中去,積極了解各個協(xié)會的現(xiàn)狀以及開展活動的周期、頻率以及開展活動時的教職工參與情況,通過對文體協(xié)會的了解進一步認識東華大學教職工文體活動的現(xiàn)狀。(2)挑選理學院工會和信息學院工會進行調研,詳細了解分工會開展活動時的教職工參與情況以及滿意度情況。了解工會開展文體活動時的具體流程步驟,活動前的策劃以及活動后的總結計劃。(3)運用自編的《教職工文體活動現(xiàn)狀調查表》問卷對東華大學部分教職工進行問卷調查。(4)統(tǒng)計問卷結果,分析東華大學教職工文體活動現(xiàn)狀,并做出總結得出結論。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調查問卷以網(wǎng)絡文件形式下發(fā),調查對象為東華大學在職教職工,從性別上看,調查對象男女比例約為3:7。其中教學科研人員占58%,黨務行政人員占16%,輔導員占14%,教輔人員占12%。在年齡構成方面,42%的答卷人在36至50歲之間,35歲以下的答卷人占38%,51歲及以上的答卷人占20%。在文化程度方面,博士及以上和碩士各占48%,另外4%為本科??梢娛茉L教職工幾乎涵蓋學校各領域,崗位類別符合學校崗位設置比例,年齡跨度合理,說明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2.基礎分析。調查發(fā)現(xiàn),一周至少參加一次活動的教職工占調查總數(shù)的一半,基本不參加的教職工所占比例低于四分之一。調查人數(shù)中98%的教職工對文體活動持積極態(tài)度。其中68%的教職工認為工作忙碌,文體活動便于放松自己,有益身心健康;42%的教職工認為工會阻止的各項文體活動有吸引力,能夠豐富生活;50%的教職工認為活動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表達了參加的愿望。另外也有2%的教職工表示因為別人都參加了,只好參加。
圖1為教職工喜愛的體育活動、文藝項目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東華的老師們喜愛的體育活動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徒步、游泳和乒乓球這四大類,文藝活動主要集中在聲樂表演、攝影、朗誦和繪畫四大類。這個比例跟學校的各個教職工文體社團的活躍度基本一致。
根據(jù)調查結果,教職工普遍能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是文體活動,占調查總數(shù)的66%。而且76%的教職工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表示滿意。
3.交叉分析。我們選取“崗位類別”作為自變量,“是否知道學校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作為因變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教學科研、黨務行政類的教職工對學校組織的活動的知曉渠道不如輔導員和教輔人員的渠道通暢,所以可以適當加強對教學科研、黨務行政類教職工的活動通知渠道的疏通工作,盡可能讓所有有愿望參加教職工文體活動的老師都知道參加活動的時間、地點、方式等信息,讓文體活動更好地為廣大教職工服務。
同樣,我們以“崗位類別”為自變量,“不參加文體活動的原因”為因變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教學科研、黨務行政的教職工不知道活動的比例偏大,這說明學校輔導員和教輔人員獲得文體活動通知的渠道更為通暢,值得我們推廣借鑒。
四、總結與建議
文體活動能讓大家收獲娛樂感、參與感以及滿足感,大學的教職工都普遍希望參加文體活動,希望通過文體活動改善生活工作的狀態(tài),希望通過文體活動加強同事間的溝通交流,以獲取更大的幸福感。我們應該在活動通知這一方便多做功課,讓更多的老師享受到文體活動帶來的幸福感,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職工整體的工作效率,促進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完善高校工會建設,做好制度、物質和經費保障,培育教職工文體活動意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Abstract:Based on studying and summing up the culture and sports activities characteristics of DONGHUA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analysis the promotion of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culture and sports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aff,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on how to progress the value of the culture and sports activities,trying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of the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culture and sports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aff.
Key words:college staff;culture and sports activities;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