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祎
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成立已有30余年的今天,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探討不僅必要,而且具備一定有利條件。綜合現有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研究成果發(fā)現,當前的研究既有共同的趨勢,也存在諸多分歧,仍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綜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元問題,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發(fā)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特別是當今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呼喚要求理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所在,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以指導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本文通過梳理各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對各種觀點進行分析歸納,以找出其異同點,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進一步討論提供思考。
一、研究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認識。近年來,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向何處去分歧越來越大,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爭論更加激烈起來。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探討的必要性
一事物的本質是其產生、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依據。思想政治教育自學科建立以來對其本質問題的認識就較為分歧,在學科建立三十余年的今天,對于其本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越來越顯得急迫。只有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正確的方向,才能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堅守住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得到發(fā)揮。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探討的條件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至今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歷史,學科基礎理論得到豐富,一定程度上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打下了基礎。第二,眾多學者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盡管仍然存在很大差異和爭論,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在對此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這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好的現實條件。第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思想和精神問題日益浮現,黨和國家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甚為重視。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現狀
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一直存在諸多分歧,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和趨勢,接下來從“研究趨勢”和“現存分歧”兩方面來介紹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研究現狀。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研究趨勢
縱觀三十多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fā)展過程中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這一問題的研究趨勢漸為明朗,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視角、觀點趨于分化。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最早始于八十年代學科建立初期,但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討論上的觀點大同小異,主流觀點優(yōu)勢明顯,政治性或意識形態(tài)性觀點獨霸,而二十一世紀以來,學者們觀察問題的視角更多元化,也有了更分化的觀點。如鄭忠梅《文化視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探析》,李遼寧、聞燕華的《公共管理視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倫理意蘊》,鐘啟東、劉丹的《人學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探析》,吳林龍、王立仁的《論實效維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等。具體分歧如何,我將會在正文的第二部分詳細論述。第二,學界開始反思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討論的認識方法和思維路徑問題,問題討論更學術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討論的前期,學者們多采用直述的方式,直接闡明自己觀點,對于研究視角和研究思路的反思不夠,而這一點在近些年得到補充和發(fā)展。對接近問題的方法論、思路的討論也讓思想政治教育本質這個問題更學術化。如《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解讀路徑及基本結論》一文中,胡晶晶、孫其昂提出“以致思的方式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維度與現實生存模式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理解路向”[1];《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知理路探析》中,李忠軍、牟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知應以馬克思主義本質觀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思維方式,以價值為認知起點,確立‘歷史-人-社會三維共進的認知路徑”[2]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現存分歧
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文章眾多,各學者觀點各異,但對這些觀點進行總體的分析比較,主要分歧有三:
1.在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問題上的分歧
依據在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問題上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發(fā)明,是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和實踐的產物?!八枷胝谓逃蔀閲疫M行社會統治的重要手段,是共產黨的科學發(fā)現,源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革命實踐?!盵3]與之相對應,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早就已經產生的一種思想品德教育行為。更具體地說,這個分歧就在于是否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主體限定為無產階級及其革命政黨。
目前來看,后者獲得了更多學者的認可。概念是分析事物本質的一個重要著手點。而對“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的界定中就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指”和“泛指”之別。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既然存在人類社會所有階級培養(yǎng)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動的泛指,那就必須承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廣義而非狹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一般的而非具體的,是人類社會所有階級共有的,而非無產階級特有的。
2.社會本位還是個人本位的分歧
社會本位還是個人本位的分歧主要是指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上的分歧而導致的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不同看法。其中,最大的分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社會還是個人。“社會本位說”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最普遍的觀點和看法。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須與一定社會的發(fā)展目標、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和人對自身全面發(fā)展的要求相一致的”、“我們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養(yǎng)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的、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四有”新人為目的”。[4]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自身的需求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這在各學科領域的研究中也有重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討論上,個人本位的提出和討論是對以往研究的重大突破。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個人本位說”最早由臧樂源等提出:關心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范疇,是其根本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貫串思想工作過程始終的靈魂。[5]隨著以人為本思想的彰顯,一些學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就是為了人。如酈平認為,精神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回歸:“思想政治教育應以自己特有的方式, 緊密圍繞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一根本任務, 將自身固有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以精神關懷為出發(fā)點, 并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回歸。”[6]同時,也存在著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相統一的看法。
3.意識形態(tài)和去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
意識形態(tài)和去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是在所有爭論中分歧最大、爭吵最激烈的核心焦點,甚至由此形成了當今思想政治教育學界的取向分歧。這一點的分歧是和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關鍵力量的爭論相關的。贊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意識形態(tài)性的基本主張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取向,而主張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去意識形態(tài)的則要求更加注重教育性、淡化政治影響。因而在討論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之時,對于這一分歧的分析是尤為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識分歧探源》一文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進行一定社會主導性價值觀教育的實踐活動。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育人的精神世界的育人活動。堅持前者,就堅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黨性原則;堅持后者,就堅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品質。任何割裂二者關系的做法,都只能片面地理解其本質?!盵7]這一分析清晰地說明了兩種性質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關系,即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自其產生以來,就不可避免地打上階級與意識形態(tài)的烙印,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為活動對象的實踐,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考慮人的發(fā)展和進步,考慮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教育意義。
三、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探討空間
當前,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探討眾說紛紜。而本文所綜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問題的研究旨在探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如何能適應形勢發(fā)展。對于這個問題,筆者有兩點思考。第一,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之“應有”和“現有”的關系。黑格爾說,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在這句話中,“現實的”并不等于“現存的”,而只有合乎理性的現存才是現實的?,F實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諸多現象并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應有的。我們要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就要理性地認清在諸多現象中,究竟何種現象才能表現真正的本質。而不是盲目以現有狀況來判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質。第二,現實的東西仍需要在未來的不斷探索。這正呼應了馬克思主義本質觀——馬克思主義本質論認為,事物的本質不是與生俱來、永恒不變的,而是發(fā)展變化的,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矛盾論等就揭示了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實的不總是現實的,這就需要我們對未來保持觀察,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胡晶晶,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解讀路徑及基本結論[J].現代教育科學,2010,11:20.
[2]李忠軍,牟霖.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知理路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07:40.
[3]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唯物史觀解讀[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4: 10.
[4]王健.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J].思想教育研究,2007,07:35.
[5]臧樂源.劉示范.關心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J].山東社會科學,1994,(2):58.
[6]酈平.精神關懷: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回歸[J].當代教育科學,2006,(17):54.
[7]李輝.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認識分歧探源[J].思想教育研究,2011,07:16.
[8]褚鳳英.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再認識[J].探索,2010(03):129-133.
[9]張正瑞.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02):22-26.
[10]宇文利.論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政治價值觀的再生產[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01):183-188.
[11]李遼寧.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1):11-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