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劉煜昊,程江濤,王憲沛,王忠民,吳秀娟,高傳玉,楊朝寬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心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3)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脂質代謝異常導致脂質沉積在動脈內膜上形成斑塊,引起管腔狹窄心臟缺血;斑塊的形成和穩(wěn)定性是冠心病預后的主要因素[1]。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PAF)是一種內源性磷脂,能介導血小板的活化,誘導巨噬細胞分化;活化T淋巴細胞核因子c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1 cells,NAFTc1)能通過基因轉錄調控炎癥反應,同時參與血管鈣化。研究發(fā)現(xiàn)[2-3],PAF和活化NAFTc1分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炎癥反應、血管和心臟瓣膜的鈣化,而鈣化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冠心病的臨床檢測以多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血管內超聲為主,但是冠心病往往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錯過診斷。通過血液檢測能夠在早期識別預防心血管疾病,對其預防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冠狀動脈造影常用于冠心病的診斷和檢測。本文通過血清檢測PAF和NAFTc1,以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采用ROC和Logistic曲線探討PAF和NAFTc1在冠心病評價中的應用。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8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檢測結果,分為對照組(56例)和冠心病組(132例)。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類似冠心病癥狀,進行心肌酶、肌鈣蛋白檢查排除冠心病,進行影像學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確認排除冠心病(血管狹窄<50%);冠心病組所有患者符合冠心病臨床癥狀,并經(jīng)心肌酶、肌鈣蛋白檢查確診冠心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確認冠心病(血管狹窄≥50%),進行血管內超聲檢測,結果出現(xiàn)弱回聲區(qū)或無回聲區(qū)[4]。所有患者動脈造影前口服阿司匹林0.3 g、氯吡格雷0.4 g,確診后冠心病患者根據(jù)二級預防進行規(guī)范治療[5]。本研究已獲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患者;排除合并惡性腫瘤患者;排除伴有各種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去上清(3000r/min離心,離心10min),置入-80℃冰箱冷凍保存,統(tǒng)一檢測。采用ELISA法分別檢測血清中PAF、NAFTc1含量,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試劑盒由上海潤裕生物科技提供。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Logistic回歸方程和ROC曲線判定單項檢測和聯(lián)合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
兩組患者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吸煙史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年齡、性別、家族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血清PAF、NAFTc1濃度,經(jīng)t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患者血清PAF濃度和血清NAFTc1濃度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將PAF、NAFTc1轉化為等級變量,對其賦值如下,PAF:<13.5ng/ml賦值 0,≥ 13.5ng/ml賦值 1。NAFTc1:<26.7ng/ml賦 值 0, ≥ 26.7ng/ml賦 值 1。以動脈造影結果是否為冠心病作為因變量以PAF、NAFTc12個單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見表3)。得到Logistic回歸模型:Logit(P)=-8.463+0.417PAF+0.098 NAFTc1,該Logistic回歸方程診斷的準確率為85.64%。
表2 兩組患者血清PAF、NAFTc1濃度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PAF、NAFTc1濃度比較 (±s)
組別 PAF/(ng/ml) NAFTc1/(pg/ml)對照組(n =56) 8.95±5.74 22.78±3.15冠心病組(n =132) 18.13±4.72 30.58±5.24 t值 10.498 12.568 P值 0.000 0.000
分別以血清PAF、NAFTc1作為獨立檢驗變量,并以Logit(P)作為聯(lián)合檢驗變量進行多變量ROC曲線分析,結果見附圖。聯(lián)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為0.900,高于PAF曲線下面積0.806和NAFTc1曲線下面積0.81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PAF檢測閾值為9.75ng/ml,敏感性為0.76,特異性為0.62;NAFTc1檢測閾值為23.95pg/ml,敏感性為0.75,特異性為0.64。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為0.86,特異性為0.71。
附圖 血清PAF、NAFTc1單項檢測和聯(lián)合檢測的ROC曲線圖
表3 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表4 血清PAF、NAFTc1單項檢測和聯(lián)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比較
冠心病是由于患者的冠狀動脈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腔狹窄,繼而造成心肌缺血的心臟病。其病理基礎是體內的脂質代謝紊亂,使得脂質在動脈內膜發(fā)生堆積沉淀形成白色斑塊,隨著白色斑塊的堆積增厚,動脈血管壁增厚,彈性下降,管腔變狹窄,使得血液流通受阻,心肌缺血,發(fā)生心絞痛,甚至可能導致心力衰竭、發(fā)生猝死,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許多冠心病患者不表現(xiàn)出臨床癥狀,有的患者甚至在急性發(fā)作時臨床癥狀仍不明顯,如果能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可以對冠心病做出診斷,盡早做出預防措施對冠心病患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意義。
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發(fā)展、斑塊破裂是冠心病發(fā)病的決定性因素,同時在整個病理過程中,機體內有多種炎癥因子參與[6]。PAF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NAFTc1是一種炎癥因子,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兩者與冠心病的發(fā)病密切相關[7]。PAF是一種內源性磷脂,其化學結構已經(jīng)被闡明[8]。血小板、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肥大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都能產(chǎn)生PAF,在體內具有多種重要生物學作用。PAF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為:①PAF能誘導血小板活化,能通過與血小板表面的相應的PAF受體相結合,通過G蛋白信號通路激活三磷酸鳥苷酶和磷酸酯酶,加強血小板凝聚,使血小板在冠狀動脈內膜上發(fā)生黏附,釋放多種炎癥因子,同時血小板凝聚會加大血栓形成風險,阻礙血液循環(huán),加強冠心病發(fā)病風險[9]。②當冠狀動脈內膜發(fā)生損傷時,內皮損傷會誘導內皮細胞分泌PAF,PAF會誘導巨噬細胞參與產(chǎn)生超氧自由基,使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對內皮血管造成損害;同時誘導單核細胞通過內皮間隙,分化成為巨噬細胞,再通過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清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導致脂質堆積,形成泡沫細胞;泡沫細胞堆積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早期病理特征[10]。本研究比較對照組和冠心病組患者發(fā)現(xiàn)其血清中PAF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冠心病組PAF濃度更高。這與海祺旻等[11]的研究結果PAF濃度與冠心病病變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相似。
除了PAF,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機體內還有多種炎癥因子、核轉錄因子參與[12]。NAFTc1是NAFT家族中的一種,最早被發(fā)現(xiàn)于T淋巴細胞,后來發(fā)現(xiàn)在單核巨噬細胞(動脈粥樣硬化的特征細胞)也有表達,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基因轉錄調控炎癥反應,同時與血管鈣化密切相關。NAFTc1可以通過與磷酸酶結合發(fā)生去磷酸化進入細胞核,參與T細胞分化和活化,進而調控細胞免疫功能;還能在進入細胞核后,直接誘導多種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趨化因子轉錄,參與炎癥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13]。NAFTc1還是鈣調神經(jīng)磷酸酶(calcineruin, CaN)的底物之一,能通過Ca2+/CaN/NAFT途徑參與血管鈣化、心臟瓣膜鈣化[14],而血管鈣化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對照組和冠心病組患者血清NAFTc1濃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冠心病組NAFTc1濃度更高。陳金龍等[15]發(fā)現(xiàn)NFATc1是血管狹窄的治療靶點,通過抑制NFATc1能有效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減少血管內膜過度增生。嚴洋[16]通過抑制小鼠NAFTc1有效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認為NAFTc1與斑塊的穩(wěn)定性相關。本研究結果與之類似。
關于PAF或NAFTc1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已有報道,但對兩者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還不明確。ROC曲線和Logistic回歸分析是2種常用的診斷效能統(tǒng)計方法,廣泛應用于各種指標對疾病的診斷作用[17]。本研究在確認PAF、NAFTc1在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后,以這2個單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獲得Logistic回歸模型,得到2個因子的聯(lián)合檢測指標。再以Logit(P)作為聯(lián)合檢測指標,使用ROC曲線分別判定PAF、NAFTc1以及聯(lián)合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作用(曲線下面積在0.7~0.9時表示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曲線下面積超過0.9時表示有極高的診斷價值)。結果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顯著高于單項PAF和NAFTc1檢測,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Logistic回歸方程和ROC曲線檢驗血清PAF、NAFTc1以及兩者聯(lián)合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發(fā)現(xiàn)2個因子可用于冠心病篩查,兩者聯(lián)用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血清檢測簡單方便,可為臨床診斷提供一條新的途徑。但本研究樣本量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帶來一定誤差,下一步需要擴大樣本進行隨機對照研究來進一步驗證PAF與NAFTc1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