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秀
摘 要:小學語文蘊含的情感較為豐富,語文的教學中不應只關注學生的書面成績,學生在汲取語文營養(yǎng)知識的過程中,應同步化關注學生的思維啟蒙,通過語文的情境構建,引領學生走進語文多姿多彩的世界,在語文文本的熏陶下,獲得精神的指引,融合趣味的人文思想,突破語文的界限,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品德學科 整合
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培育,其中的德智體美勞應同步發(fā)展,使得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語文做為基礎學科,語文的知識內(nèi)容同時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強的共通之處,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通過語文的文本內(nèi)容深化解讀,短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觸動學生的感官,遷移學生的思想到情緒化的空間中,使得學生夯實語文的基礎,由淺入深的感悟語文的真知灼見。
一、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語文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凝結成的教育元素,語文的教材中,包含了諸多的哲理故事、情境色彩,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些并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語文世界,既感到新奇又充滿了抽象的困惑,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依托教材的載體,促使學生在文本的思悟中,逐漸的形成個性化的觀點,領會語文中的思品內(nèi)涵。例如:教學人教版“我們成功了”時。本文從申奧成功的情境描繪著手,體現(xiàn)了當時人們無比激動,沸騰的場景,但是對于認知淺薄的小學生來說,北京的申奧成功到底意味著什么,學生依舊一知半解,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我國申奧成功的前后對應年份、申奧成功的國家等一一的列舉出來,讓學生初步明確申奧是在全世界的范圍進行選擇,只有國力較強的承辦方才有機會申請主辦奧運的機會,而后再次切換鏡頭,學生看到了天安門廣場上人們激動的吶喊、流淚,學生的情緒逐漸的被感染,視頻中的人們高呼“祖國萬歲!”“我們成功了!”學生逐漸開始激動起來,教師趁機提問“為什么這些人這樣的激動呢?他們口中呼喊的成功是什么意思?如果你當時也在天安門的廣場,你會怎樣做?日常中你見過類似的情境嗎?你做過一件印象深刻的成功的事是什么?”學生在多媒體的感官沖擊下,情緒從一開始的茫然逐漸的清晰起來,在視頻的帶動下,學生由己及彼,從自己的成功到祖國的成功,讓學生畫出描寫人們情感的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可以延伸我國幾年來囊括的獎牌,奧運健兒的風采,北京奧運會的生動情境,學生雖然沒有機會到現(xiàn)場一覽奧運會的熱絡,通過視頻的回顧,依然深刻的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在課后教師讓學生聯(lián)想,你能夠以什么樣的成功方式幫助祖國,為祖國創(chuàng)造價值呢?聯(lián)系自己的夢想與未來的期望,讓學生寫一篇感想,愛國是品德學科中最基礎、也是最深刻的條件,學生們飽含熱情在課堂的結尾高呼“我愛祖國!”通過愛國熱情的激發(fā),為后續(xù)的語文品德學科整合做好鋪墊。
二、構建性格疏導環(huán)境
學生的性格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閱歷增加,性格會逐漸的發(fā)生變化,小學語文教師應嚴肅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基本成為固化的模式,雖然后續(xù)的性格還會在生活經(jīng)歷的增多的情況下有所改變,但小學時期的基礎性格與品行對終生的影響都是非同凡響的,通過語文的知識啟發(fā),能夠順勢幫助學生構建富有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的性格習慣,打破學生的心理桎梏,完成品德的灌輸。例如:教學“畫家和牧童”時,教師讓學生展開角色扮演,分別扮演畫家、牧童。圍觀人群,將文中的情境真實的展示出來,引發(fā)學生的討論“牧童這樣做你怎樣看?”有的學生說“牧童沒有禮貌,直接說別人畫錯了,這樣是不對的?!苯處熛炔患庇诩m正,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如果你是牧童,你會怎樣做?”原來這名學生也支持牧童的想法,但是說話的方式有所不同,并不直接的說“畫錯啦!”而是耐心的跟畫家解釋“您一定沒有仔細的觀察,您看這些地方其實不是這樣的……”教師表揚了這名思維個性化的學生,而后再從畫家的角度思考:“大家都在夸贊你,你做的也確實不錯,這時候如果有人指責,你通常的反應是什么樣的?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說一說?!睂W生的想法五花八門,通過文中牧童的勇于指正,畫家的虛心受教,再加上一些學生想法的新奇有趣,一些學生沒有注意到的生活細節(jié)、行為習慣,都漸漸的發(fā)生了改變,學生不由自主的學習了文中不同人物的優(yōu)秀品德,結合自己的觀點糾正了認知的錯誤,寓教于樂的滲透了性格疏導。
三、鼓勵勤勉學習態(tài)度
語文中的寓言故事很多,學生通過這些故事的描繪,不僅被深深的吸引到故事的情節(jié)中,衍生了諸多的聯(lián)想,同時也借助故事沉思,獲得了語文的感悟。例如:教學“揠苗助長”時,學生明白要想收獲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要不斷的播種,努力學習才能夠收獲健康的知識之苗。再比如:教學“守株待兔”時,與揠苗助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生明白了想要收獲,只等待不主動是不夠的,潛移默化的鼓勵學生有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轉化為主動,鼓勵學生勤勉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心靈領路人,指引學生走上主動探求的求知之路,滲透品德內(nèi)涵,通過與品德學科的整合,從小學生的幼年時期干預學生的健全價值觀念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蔡瑩瑩.論小學品德課程與語文課程之間的資源整合[J].師道教研,2016(8):136-137.
[2]周穎.論小學思想品德課程與語文課程之間的資源整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155-155.
[3]黃麗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淺析小學品德學科與語文學科的整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5):46-46.
[4]宋雪青.寓德于文以文載德小學品德與語文學科有效整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2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