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宏平
【摘 要】目的:探討氣虛血瘀型腦梗塞患者行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入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所收治的氣虛血瘀型腦梗塞患者共62例,采用計算機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31例。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病癥,如擴張腦血管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療法處理,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組加行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以及MMP2和MMP-8指標。結(jié)果:經(jīng)過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90.3%優(yōu)于對照組67.7%,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MMP-2以及MMP8指標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MMP-2指標為261.4±60.6(μg*L-1),對照組為316.1±69.8(μg*L-1),組間對比t=3.2827,p=0.0017。研究組治療后的MMP-8指標為(16.1±4.1)(μg*L-1),對照組為(21.2±4.8)(μg*L-1),兩組比較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存在(p<0.05)。結(jié)論:將加味補陽還五湯應(yīng)用于氣虛血瘀型腦梗塞病癥中,能夠有效提升臨床總有效率,降低臨床不良反應(yīng),改善臨床指標,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guān)鍵詞】氣虛血瘀型;腦梗塞;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價值
【中圖分類號】R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作為臨床較為多見的腦血管病癥,腦梗塞具有發(fā)病急以及癥狀嚴重和反復(fù)發(fā)作的不良特征[1],常規(guī)西藥治療雖然能起到改善效果,但是容易損傷肝臟,病癥反復(fù)[2],針對于此,本文將以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所收治的氣虛血瘀型腦梗塞患者共62例進行分析,評定加味補陽還五湯的治療價值。
1 臨床數(shù)據(jù)和方法
1.1 基礎(chǔ)數(shù)據(jù)μ
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我院共收治氣虛血瘀型腦梗塞患者62例,通過計算機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n=31)和對照組(n=31)。研究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43歲,中位年齡(48.16±4.25)歲,最長病程3日,最短病程5小時,中位病程(28.04±3.70)小時;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最大年齡73歲,最小年齡41歲,中位年齡(48.16±4.20)歲,最長病程3日,最短病程4小時,中位病程(28.00±3.70)小時,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如年齡、性別以及中位病程等分析,不存在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診斷依據(jù):依據(jù)20世紀90年代頒發(fā)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予以診斷[3]。辨證依據(jù):根據(j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的氣虛血瘀型標準予以診斷[4],患者面色黯淡,面色發(fā)青,氣急氣短,心悸乏力,神情倦怠,嘴部以及唇部發(fā)紫,舌苔黯淡有瘀點,脈沉細弦。納入依據(jù):①依據(jù)中醫(yī)辨證診斷依據(jù)以及西醫(yī)診斷依據(jù)確診;②年齡在41-73歲之間;③病程在4日以內(nèi);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依據(jù):①年齡>75歲;②病程>4日;③半年內(nèi)出現(xiàn)心肌梗死以及腦梗塞情況;④合并臟器病癥或者精神病癥;⑤治療過敏患者;⑥精神狀態(tài)異常。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如抗血小板聚集治療以及促進腦細胞代謝救治,重癥患者或者存在腦水腫患者行吸氧以及脫水劑治療,對存在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血脂患者行降糖、降壓以及降脂處理。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組行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藥方組成為:120克棉芪、15克當歸、10克川穹、2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地龍、10克水蛭、30克全栝樓、10克石菖蒲。每日一劑?;旌纤幰汉笕〕鲋?00毫升分成兩次進行溫服。
1.3 效果判定依據(jù)
兩組患者均依據(jù)神經(jīng)功能缺損分級標準進行分析。有效判定為患者的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以上;好轉(zhuǎn)判定為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以上,無效則無任何改善。
1.4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所有臨床數(shù)據(jù)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其中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水平MMP-2、8水平指標分析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組間對比判定為p<0.05的差異性,證實存在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分析
經(jīng)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水平MMP-2、8水平指標分析
研究組治療前的MMP-2指標為403.4±81.7(μg*L-1),對照組為397.4±78.1(μg*L-1),組間對比t=0.2955,p=0.7686;研究組治療前的MMP-8指標為29.1±8.2(μg*L-1),對照組為30.4±7.5(μg*L-1),組間比較t=0.6513,p=0.5173。
研究組治療后的MMP-2指標為261.4±60.6(μg*L-1),對照組為316.1±69.8(μg*L-1),組間對比t=3.2827,p=0.0017。研究組治療后的MMP-8指標為(16.1±4.1)(μg*L-1),對照組為(21.2±4.8)(μg*L-1),組間比較t=4.4981,p=0.0000。
3 討論
臨床中,將腦梗塞歸屬于中風(fēng)的范圍,主要原因是有虛弱、風(fēng)、痰液以及火等導(dǎo)致,主要為氣血血瘀[5],如果元氣虛弱不能達到血管,將導(dǎo)致瘀滯,同時半身不遂的主要因素也在于此[6]。加味補陽還五湯主要由黃芪、當歸、赤芍、地龍、川穹以及紅花等組成,能夠達到補氣活血的效果,主要治療半身不遂癥狀、口眼歪斜以及舌苔暗淡和脈緩的患者。藥方中所含有的生黃芪能夠達到滋補脾胃的效果,達到氣血旺行的作用。本次研究證實,研究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有于對照組,同時治療后研究組治療后的MMP-2指標為261.4±60.6(μg*L-1),對照組為316.1±69.8(μg*L-1),組間對比t=3.2827,p=0.0017。研究組治療后的MMP-8指標為(16.1±4.1)(μg*L-1),對照組為(21.2±4.8)(μg*L-1),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
綜上所述,將加味補陽還五湯應(yīng)用于氣虛血瘀型腦梗塞患者中,能夠改善臨床總有效率,臨床推廣價值存在。
參考文獻
雷云江. 補陽還五湯加味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治療氣虛血瘀型腦梗死的效果研究[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5, 22(31):155-157.
吳湘江, 徐文偉, 陳雄. 疏血通注射液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塞后遺肢體活動障礙(氣虛血瘀型)的療效觀察[J].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6, 8(10):7-9.
唐石磊, 高園林. 鹽酸川芎嗪注射液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對氣虛血瘀證急性腦梗死血液黏度及凝血因子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 2015(24):161-164.
劉玉明, 張景岳, 牛會穎,等. 慢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應(yīng)用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心理醫(yī)生, 2015, 21(8):66-67.
張紅, 尹秀東, 李祥. 補陽還五湯加味配合頭部伽瑪?shù)吨委煔馓撗鲂头伟┠X轉(zhuǎn)移的臨床觀察[J]. 中醫(yī)藥導(dǎo)報, 2017(2):49-50.
蘇波. 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針刺療法治療氣虛血瘀型腦梗塞恢復(fù)期的臨床研究[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6,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