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芳
【關鍵詞】 歷史教學;聽寫;作用;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070—01
聽寫廣泛應用于小學教育教學中,在初中教學中,聽寫在語文和數學學科中應用較為普遍,但在歷史學科中的應用卻很少有人問津。聽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實效性,在歷史學科中的應用所起到的效果是較為明顯的,而且比較受學生歡迎。
一、聽寫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 強化課堂監(jiān)督。學生在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從教材和教師的教學中可以獲取到大量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歷史典故、歷史事件、歷史時間、歷史人物等,通過聽寫,能夠督促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學習和主動吸收,從而起到課堂監(jiān)督的作用。
2. 發(fā)揮反饋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存在各不相同的錯誤,尤其是對某些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掌握得不全面。通過聽寫,能夠使學生及時、準確地發(fā)現自己在學習中產生的錯誤,進而予以改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學習反饋的作用。另外,根據學生在聽寫中表現出來的錯誤,教師可以發(fā)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到第一手的糾錯資料。如在學習“夏、商、西周的興亡”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聽寫內容:(1)原始社會末期實行的一種政治制度叫什么?涉及哪幾位歷史人物?(2)簡述“世襲制”“禪讓制”“公天下”和“家天下”等概念。(3)夏朝建立后組建了哪些國家機器?夏朝奴隸制國家機構的實質是什么?(4)歸納一下夏桀的暴政表現。(5)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方法、內容、作用各是什么?(6)商紂王即位的時候,商朝的各種社會矛盾已經開始激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商紂王采取了哪些措施?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點問題進行聽寫,不僅有利于學生迅速掌握重點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在聽寫之后迅速進行學習反饋,對自己在聽寫中存在的錯誤了如指掌,更好地改正和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3. 發(fā)揮激勵作用。在歷史教學中開展聽寫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和自豪感,也能夠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在聽寫環(huán)節(jié)中,如果學生的聽寫成績較高,并且經常獲得教師和同學的贊揚,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 引導學生學會反思。聽寫有助于學生在第一時間內發(fā)現錯誤。在聽寫結束之后,學生對自己的聽寫結果都很感興趣,會在第一時間內查閱資料,對聽寫內容進行核對,并根據自己出現的錯誤主動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加強自身的學習反思,這對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聽寫在歷史教學中的實施
初中歷史學科聽寫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必須圍繞教材和教學活動進行,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從而發(fā)揮聽寫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知識的考查作用。初中歷史學科中的聽寫,要求教師充分結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以填空、判斷、問答題等形式默寫下來,可以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開展,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的構成要素,兩者的有效互動是提高課堂效率最好的方式。因此,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不能僅靠教師的講述,更要通過聽寫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勇于參與進來。歷史學科涉及對史實的認知,在學習中有很多知識是需要學生背誦的,但如果采取照本宣科和生硬背誦的方式,一方面,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時間有限,背誦時間難以保證,學習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聽寫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理解,為下節(jié)課的聽寫做準備。初中歷史學科內容并非單純的文字,很多內容還涉及圖表、圖像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好這些內容,提高自身的聽寫水平,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聽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聽寫的作用,將其應用到課后復習中去,通過專項練習對學生進行訓練,并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完善聽寫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同時,教師要加強教學反思,不斷升級聽寫教學方式,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進行聽寫,能夠改變傳統歷史學習中背誦提綱、大量做題的學習方式,降低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