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
許多城市都有富于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小點心,它們往往貼著歷史和 宮廷標簽,諸如救駕點心讓趙匡胤恢復元氣、慈禧太后途經(jīng)某地偶爾 嘗到了什么糕點拍案叫絕,甚至有龍須糖就冠以“皇帝點心”稱號。
或是多年來演繹,或是商家的營銷方式,他們深知,無論以哪朝哪代哪個皇帝來代言,皇帝們都不會來計較這事兒。實際情況是,即使搬出玉皇大帝來,這些東西也不具競爭力了,食位移人。許多傳統(tǒng)點心雖不求創(chuàng)新,逢上標配的節(jié)日叫賣一下應應景是不可或缺的。再有就是旅游區(qū),你買一點我?guī)б稽c,粗糙是粗糙了,并不能否定旅人心思的細膩。
很多東西帶回來,大多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卻有那么一次例外。
那是一個深秋陰雨的午后,朋友廈門歸來后與我相約小敘。她把 一個牛皮紙盒推到我面前說:“狼多肉少,好在還剩了一盒?!彪m然對 這類伴手禮并無好奇,但是包裝盒吸引了我。邊緣是牛皮紙本色,主體墨綠,上書“X小姐的蜜柚餡餅”,簡單、持重,是一種低調(diào)的講究、奢華的樸素。從中抽出吸塑卷膜密封了的盒子,半透明,小點心歷歷可數(shù),6 枚。忍不住感嘆:“好精致!”撕開這一層,豁然開朗,不過懸念還在,小小餡餅如此包裝,是否形式大于內(nèi)容?
每一枚都襯有吸油紙,其實并沒有油漬。拿起一枚小心地擱在掌心,咬下小小一口,酥軟的面皮一半在唇齒,一半簌簌而落,幸虧有吸油紙接?。辉僖豢?,咬到餡兒,軟糯、酸甜,口感清爽不油膩,堪為甜點中的小清新。太小的一枚,實在精巧得可愛,嬉笑著忍不住拈起第二枚。多年來主動或被動吃下去的那些點心,一下子被甩出去好幾條街。能把這東西做得“走心走肺”,可見態(tài)度能決定一切,我對點心也有了顛覆性的認知。端起手邊的卡布奇諾啜飲一口,平時只是用來提神的下午茶時間,因這份遠道而來的禮物而變得有質(zhì)感,那樣的一個時刻,在陰雨的天氣里,幽幽地閃現(xiàn)光澤。
之后不久,我也去了一次廈門。順便尋訪了著名的步行街上的點心鋪子。除了朋友曾帶給我蜜柚餡餅的那家,其他頗有些聲譽的店鋪也別具特色。店鋪的裝修風格和產(chǎn)品的包裝,有的莊重,有的小資,有的呆萌,似乎每個年齡段的顧客都可以找到承載自己心意的產(chǎn)品。有的店家只精心打造三四樣餡餅,有的卻品種繁多,從蛋卷到烤紫菜到牛軋?zhí)堑饺馑娠灥进P梨酥……我這 40 多歲的人,年輕時候都沒對零食有過特別熱愛,這次我一路流連,慢悠悠地品嘗,幸福的滋味從味蕾蔓延開來,似乎每一樣都難以割舍。
回來后,我經(jīng)常想起遠方有一片海,海邊有一條街,街上那些走進我心里的點心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