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姣
摘要:隨著全球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國與國之間影視劇改編屢見不鮮。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國與國之間影視劇改編需要注意本土化定位和二次編碼的問題,這就需要制作方具有跨文化交際學相關知識。在中韓文化基礎、審美觀念、歷史相似基礎上,分析電影《奇怪的她》和《重返二十歲》的成功改編,得出影視劇改編過程中要明確本土文化定位,注重二次編碼以達到文化交流目的。
關鍵詞:跨文化;影視改編;本土定位;二次編碼
一、引言
韓國傳統(tǒng)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由于地理位置相近,生活習慣與文化背景相似,中國和韓國的觀眾在相似的價值觀、審美觀影響之下,能夠從彼此國家的作品中找到共鳴。在國際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許多國家都在翻拍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在將他國作品改編為本國作品時,需要注意本土化和解碼的問題。
《Miss Granny》是由韓國編劇黃東赫和申東益制作的電影劇本,由韓國cJ entertainment公司負責出版發(fā)行。cJ en—tertainment決定將同一份劇本同時交給兩個國家——中國和韓國,同時拍攝制作。由于中方導演拍攝檔期的問題,韓國率先將作品制作出,以《奇怪的她》為名于2014年1月22日在韓國上映并獲取好評。2015年1月8日,中版作品《重返二十歲》拍攝完畢并上映,也在國內取得不俗票房與口碑。
二、跨文化視角下影視劇改編存在的問題
在探討《重返二十歲》與《奇怪的她》之前,需要首先了解跨文化影視改編的現狀。各國之間互相改編優(yōu)秀影視作品的風潮已經存在很久,最近的一部改編劇就是改編自日本同名電視劇的中國電視劇《深夜食堂》。這部原作備受好評的改編作品經上市后便受到各方詬病。
《深夜食堂》以都市小巷里深夜才營業(yè)的食堂為舞臺,從老板料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一段段關于市井溫情的人生故事。日版《深夜食堂》靠或溫情或悲傷的小故事取勝,期間配有獨具特色的日式料理。中在故事大綱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中國版中最受詬病的一段是:在有傷心人來店里尋求慰藉時,老板做了一碗售價30元人民幣的方便面給顧客‘療傷。眾所周知,日本的拉面文化已有歷史,拉面的制作因地域和湯底的不同各有不同的講究。中國版“不換湯不換藥”,直接照搬日版的做法使觀眾不僅覺得荒唐,更是生氣。
由此可以簡單分析出,在改編他國作品時容易出現的兩個問題:一是重新編碼失誤導致本土文化缺失;二是解碼立場錯位導致異域文化曲解。而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對內:缺乏對本土文化的認識。編劇既沒有明確定位本土文化,又沒有進行深層的本土文化改造;對外:缺乏對原作品國家文化的理解。忽視了原劇的優(yōu)秀當地文化,僅放大了其中的娛樂部分。這樣就會造成本民族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出現斷層。
三、跨文化視角下中韓兩國影視作品改編的基礎
中國與韓國同屬東亞文化圈,關于東亞文化圈至今沒有一個確定的定義。吳送弟先生將東亞文化圈定義為“古代東亞文化圈,是指亞洲東部中國和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地區(qū),主要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共同構成的具有一定文化共性的區(qū)域。儒家思想曾長期影響這些國家的士大夫,漢字不僅是中國的主要書寫文字,也廣為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上層和文人所使用。此外,這些國家的宗教、文學、音樂、藝術、生活習俗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國的影響?!?/p>
中國與韓國同屬于東亞漢文化圈,由于兩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如韓恩珠所述“中韓兩國同屬漢文化圈,漢文化基本是由儒家文化衍生而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響了東方人關于倫理和道德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在文化的浸泡中得到了滋養(yǎng)?!蓖瑯拥奈幕滋N讓中韓兩國有了同樣的審美意識,在制作影視作品時會運用不同于西方電影的審美技巧和觀念。如我國歷史片著重使用大量自然景色并通過色彩搭配將畫面呈現出一種水墨畫的意境。韓國的影片也喜好使用同樣技巧是畫面呈現出恬靜的效果。
除了文化原因外,相似的歷史原因也是中韓兩國影視可以互相借鑒的原因,“中韓兩國的契合點不僅僅在于地緣相近和文化共通,更在于中韓兩國曾有過相似的近代史,這使得中韓兩國民眾社會文化也理與他國相比更為接近”。兩國都曾受到日本不同程度的侵略,因此有共同的歷史背景,有利于欣賞和改編彼此國家影視作品。
四、跨文化視角下《奇怪的她》和《重返二十歲》的本土化和重新編碼
《Miss Granny》劇本講述一位為兒子操勞一生的70歲老奶奶,因為性格古怪、倔強,在家里和社會中都受人嫌惡。只有鄰居老爺爺(年輕時家里的長工)對她十分包容。有一天,兒媳婦因為她無休止的嘮叨心臟病發(fā)作,于是兒子決定將她送進養(yǎng)老院。老奶奶悲傷委屈之下決定提前拍好遺照。誰知拍照之后自己居然重返二十歲。從而引發(fā)了后續(xù)啼笑皆非的故事。
結合前文分析的跨文化影視改編的問題和跨文化影視改編可行的基礎,下面將具體分析《Miss Granny》兩個版本中體現出來的本土文化定位和異國文化重新編碼問題。
(一)飲食文化
中韓兩國雖然有同源的文化背景,但是由于地域不同,飲食文化上略有不相同。中國飲食講究五味調和、色香味俱全,烹飪方法上十分靈活多變。而韓國主要使用白米飯,配以腌制的各種泡菜,因為氣候潮濕,韓國人十分喜愛辣椒、大蒜等辛辣物品。
《奇怪的她》中,一家人餐桌上的主要為白米飯,配菜單調,主要為泡菜和其他腌制的小菜。
而《重返二十歲》中餐桌上的花色更多,多為新鮮蔬菜和肉類,十分注重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這樣的改編體現出了導演編劇清楚本土文化定位,做出了合適的二次編碼。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飲品。由于韓國受美國影響,在《奇怪的她》中,末順在一家咖啡館工作,電影中出現的場景中飲品也多為咖啡等西式飲品。而在《重返二十歲》中,麗君一家主要飲品為茶水,場景中也有不少茶飲品的出現。
(二)休閑娛樂
在《奇怪的她》中,末順在重返二十歲后不敢回家,于是在汗蒸房中度過了一夜,之后通過大量肢體搞笑確認了自己重返青春的事實。如果在重新編碼過程中,直接將這個場景搬過來,會讓中國觀眾覺得不知所以。導演在處理該部分時,將麗君重返二十歲后的第一次出場設定在廣場舞表演之中。麗君自然地加入了廣場舞之中,通過舞動之后確定了自己重返二十歲的事實。
兩種版本通過不同的文化細節(jié)處理將確認重返二十歲的過程呈現出來的同時增添了娛樂效果。對于需要二度編碼的中國版來說,這一部分的演繹絲毫不遜色于韓版,值得其他影視改編借鑒。
除此之外,兩位老奶奶重返二十歲之后的活動場所各有不同。韓版末順主要活動在咖啡館之中。而中版麗君主要活動在集麻將、唱戲、下棋為一體的老年活動室之中。
(三)服飾文化
重返二十歲后,主人公決定過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于是用積蓄為自己購買行頭。韓版末順因為將奧黛麗赫本視為偶像,所以購買的衣服頭飾都是歐洲服飾,以陽傘、洋裙、波點、絲巾為主,頭發(fā)也修剪成了奧黛麗赫本的樣子。
中國版在處理時,找準了本土定位。導演將麗君的偶像設定為鄧麗君,將麗君的服飾、發(fā)型也都設定成了各類旗袍、發(fā)帶和其他90年代香港流行的服飾發(fā)型。
(四)其他二次編碼和本土化
主人公在重返二十歲后決定加入孫子所在的樂隊,韓版末順唱的第一首歌韓國民謠——去洛杉磯。而中國版則是選取鄧麗君的《給我一個吻》。在這一點上,中國版在劇本的二次編碼和歌曲選擇上更勝一籌,直接體現出了老奶奶對偶像的喜愛,這樣的處理更接近實際狀況。
中韓兩版中都有與老爺爺一起看電視劇的場景,韓版場景的目的是為了娛樂效果,體現出韓劇節(jié)奏緩慢、結尾設謎題的特點。而中國版在處理中,將影片換為國內老少皆知且備受歡迎的《還珠格格》,在達到相同娛樂效果以外,中版電影截取的片段還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直接將麗君奶奶的心事點了出來。
五、結語
作為影視改編的一個成功案例,《重返二十歲》的成功在于找準了本民族文化定位,同時適當處理二次編碼,這一點值得其他影視劇改編學習。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國與國之間影視劇改編是大勢所趨。在這過程中我們應該明確本土文化定位,在跨文化交際學指導下進行二次編碼。力求在保存原作品的優(yōu)秀普世價值基礎上,盡量將文化差異帶來的“不適應”進行二次編碼以便本國觀眾接受。同時更應保持文化自覺性,傳播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