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勇
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開展藏漢雙語教學的意義。并對該項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分析這部分問題,藏漢雙語教學的改進路徑將更加清晰。同時本文將對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具體措施進行簡要的介紹,并將第二語言的學習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關(guān)鍵詞:藏漢雙語;教學現(xiàn)狀;改進措施;第二語言
引言:
藏漢雙語教學是我國在西部少數(shù)民族聚集區(qū),開展的特色基礎教育。通過該項教育,學生可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更好地融入到當代社會中。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學校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如何提升學生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最為關(guān)心的問題。
一、藏漢雙語教學的意義
語言是組織協(xié)調(diào)社會活動以及抒發(fā)個人情感的重要工具。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可幫助其快速融入社會分工并有效維護自身的利益。在我國的藏、青、川、甘、滇等省份中,藏語的群眾基礎較好,幫助學生規(guī)范藏語學習,可使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同時提升當?shù)貙W生的漢語能力,可促進該地區(qū)的經(jīng)濟建設,并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二、藏漢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
(一)第二語言的教學效果不佳
漢藏雙語教學分為“漢+藏”模式與“藏+漢”模式?!皾h+藏”模式是指以漢語學習為主,并融入一定比例的藏語教學?!安?漢”模式,則是以藏語教學為主。這兩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主要是依據(jù)當?shù)氐恼Z言習慣進行進行選擇。通常在漢語使用較為頻繁的地區(qū)會應用“漢+藏”模式,反之則會使用“藏+漢”模式。在具體的應用中,部分學生仍然習慣于使用生活用語,并難以將第二語言應用到日常的學習中。這一問題將使該項教學模式的價值難以得到體現(xiàn)。同時,雙語教學需要儲備一批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教師參與其中。但由于應用空間較窄,部分教師的雙語轉(zhuǎn)換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一現(xiàn)象也將對學生的第二語言學習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二)理科成績不夠理想
語言轉(zhuǎn)換是雙語教學的關(guān)鍵,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多數(shù)的學校會將文科教學作為重點內(nèi)容,并借用語文課文等載體,引導學生轉(zhuǎn)換不同的語言。但理科教學的專業(yè)用語與固定概念較多,教師在解釋這部分內(nèi)容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依據(jù)學生的文化基礎對其提供更為詳細的介紹。但礙于學生的綜合差異,其對于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仍然會存在一定的不同。同時受到考核標準與學習氛圍的影響,學生在提升學習成績的過程中,往往會面對較大的阻礙。例如,我國學校通常會在當?shù)亟涛慕M織下,開展統(tǒng)一考試或?qū)W術(shù)交流等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與教師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雙語學校的教材與漢語學校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教學成績也無法在同一的考核平臺中進行比較。這一問題也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三)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我國的藏漢雙語學校大多處于藏、青、川、甘、滇等省份的偏遠地區(qū)。由于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當?shù)貙W校的網(wǎng)絡設備并不先進,這一問題對當?shù)貙W校的教學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過媒體教學,課堂的知識輸出將得到大幅的提高。同時多媒體技術(shù)的立體化信息傳輸功能,可將抽象的知識表現(xiàn)的更加具體。因此增強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空間,將使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但由于雙語學校較少應用此類教學方式,加之其自身存在的語言障礙,因此其課堂中的知識輸出也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時多媒體教學的部分課件需要在網(wǎng)絡中下載,但藏語專用的教學視頻相對較少,在語言轉(zhuǎn)換的過程中,此類課件的使用效果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三、改進當下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增強第二語言的學習
在日常的學習中,第二語言的學習效果往往不如預期。針對這一問題,學??衫枚Z習得理論,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模式以及良好的二語應用環(huán)境。二語習得理論認為,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模式,傾向于營造高強度的練習環(huán)境。但在這一環(huán)境下,學生的知識難以得到有效的鞏固。因此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利用周邊的常見事物,幫助學生營造語言應用環(huán)境。例如,部分寄宿制學校中,教師可將不同語言習慣的學生混入統(tǒng)一寢室。通過這樣的措施,學生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好的練習環(huán)境。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借用語文課文,引導學生開展雙語朗讀練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加強理科教學的有效性
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部分藏漢雙語學校的理科成績普遍較低。這一問題,將對學生的升學與就業(yè)帶來負面的影響。在改進的過程中,學校首先應當培養(yǎng)一批具備較強雙語應用能力的教師,并對照漢語的相關(guān)表述,深入研究藏語的理科教材。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較為抽象的理論概念,為學生提供更為詳細的講解,并要求每一位學生利用自身的語言習慣對這一概念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將有效掌握到學生的學習進度,其教學針對性也將得到提高。同時部分學校可利用當?shù)氐慕y(tǒng)考試卷展開校內(nèi)考試,并參照其他學校的學習成績,分析自身的不足。通過橫向?qū)Ρ?,本校學生的弱項將得以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方向?qū)⒏忧逦?/p>
(三)豐富教學手段
受到硬件設施與藏語資料的局限,部分課堂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利用游戲教學法或場景教學法豐富教學手段。例如,在作文練習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入到校外的環(huán)境中,并組織學生共同觀察所要描述的事物。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提煉作文題目的主要邏輯,并邀請學生將觀察到的場景與作文邏輯相融合。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可借用現(xiàn)實場景,轉(zhuǎn)換應用不同的語言。其寫作能力也將得到提升。再有在低年級的雙語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將藏漢雙語轉(zhuǎn)換詞卡作為游戲工具,并通過“擊鼓傳花”等游戲開展趣味性的雙語提問。
結(jié)語:
當下的藏漢雙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部分學生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興趣不足,以至其綜合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二語習得理論改進這一問題。其次部分雙語學校的理科成績不夠理想,教師應當通過當?shù)氐慕y(tǒng)一試卷尋找自身的差距。再有針對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教師可在現(xiàn)有條件的基礎上,利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姚建軍. 西藏學前藏漢雙語教育師資培養(yǎng)現(xiàn)狀[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6(06):306-307.
[2]烏力吉白乙. 民族院校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蒙漢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 15(66):189.
[3]孫菲菲,周晅,吳瑞林. 新世紀以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研究的圖譜分析[J]. 雙語教育研究,2017,4(03):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