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
【摘 要】 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來說,通過美術活動的影響,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所以教師要做好美術教學活動的研究工作,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關鍵詞】 幼兒園;美術活動;綜合能力;影響
美術活動時幼兒比較喜歡的活動內容,同時也可以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所以在教育中要運用美術活動,訓練幼兒的各方面技巧。
一、提高幼兒對美術的感受與認識
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來說,教師在教育中所需要進行的活動就是要做好“長大意識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從新環(huán)境入手,逐漸加深幼兒的認識。如可以組織幼兒對班級中已經創(chuàng)設好的區(qū)角等進行參觀,鼓勵幼兒運用眼睛來發(fā)現生活中的景色。通過觀察、散步以及探討活動等,讓幼兒在發(fā)現美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幼兒的思想情感。然后教師還要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以此來鍛煉好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積極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去
美有著濃厚的吸引力,所以在眼睛感知的同時也就可以產生出一定的審美能力。尤其是對于這一階段的幼兒來說,要運用好紙筆,將幼兒帶入到活動中去,借助豐富多彩的繪畫活動來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如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棉簽畫以及吹點畫等,都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做好幼兒的帶領工作,或是將幼兒帶入到室外,引導幼兒觀看四季的變化。當幼兒逐漸接觸到新穎的事物后,也就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在腦動身動的參與下感受到美的存在
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去,在動手與動腦的結合下,從而實現能力的提升。對于幼兒來說,在不同活動的影響下,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這樣也就可以借助不同的感官來展現出自我。如在組織幼兒進行燈籠活動時,就可以從中秋節(jié)與元宵節(jié)上來進行,以此來進行不同的活動。首先要組織幼兒自帶元宵燈,然后在觀察期不同,獲取到與美術相關的信息。最后,就可以借助剪紙與繪畫等方式來制作出自己的燈籠。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能夠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在關注活動結果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幼兒學習的樂趣。
四、保證美術活動的針對性運用好情境教學法
在教育發(fā)展中,要從美術活動這一主線出發(fā),積極組織幼兒參與到豐富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也要做好活動的組織工作,從幼兒的學習環(huán)境入手,以此來保證活動創(chuàng)設的合理性,通過為幼兒提供活動方式與形式等,能夠帶給幼兒全新的感受與體驗。尤其是對于區(qū)域創(chuàng)設來說,能夠展現出班級中的學習特色。且在學習活動的影響下,也可以實現美術活動與其他活動的整合,幼兒也可以在這種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實現身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開展主題繪畫時,教師也要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出清靜,激發(fā)出幼兒的表現力,鼓勵幼兒進行探索,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上來滿足思維的發(fā)展需求。借助情境的影響也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教師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避免將美術教育局限在美術活動中,而要從不同層次入手,確保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實現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芳. 淺談幼兒美術活動對綜合能力的影響[J]. 華章,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