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明
【摘 要】 開展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從文學作品中收獲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秉持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全面優(yōu)化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提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對教學模式實現創(chuàng)新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能夠從根本上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獲取理想的教學成果。那么,小學語文教師要以當前的教學模式為模板,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教學要求,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策略,讓整個小學語文模式煥然一新,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那么我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談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下的教學策略。
一、轉變過去的填鴨式教學法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簡單講解文章的寫作手法,并且運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向學生灌輸這些理論知識,取得教學效果非常有限,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轉變這樣的教學方式。就以《爬山虎的腳》的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主要了解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手法,同時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式。對于這些理論知識,教師不再作為教學重心,而能夠借助多媒體系統(tǒng)引入多樣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更直觀地觀察爬山虎的形態(tài),同時結合文字內容的描寫,實現圖畫與文字的有機結合,更深層次地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接著,為了讓學生了解相關的說明方式,教師可以將文中的文段摘取出來,結合實際的圖片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說明方式,能夠提升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二、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運用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過去的閱讀教學模式,是由教師掌握著主動權,直接向學生灌輸各種對文章的理解,并沒有引導學生深入文章思考。而從閱讀教學的價值與內涵來看,教師必須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感悟,了解文章所傳遞出的思想與情感。
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在乎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沒有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對此,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閱讀成為伙伴。比如,在寓言故事《掩耳盜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后為學生推薦更多的寓言故事讀本,要求學生完成好讀書筆記。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充分擴展課外閱讀,利用讀書筆記的形式深化閱讀體驗,鍛煉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同時也要求學生談論讀后感,引導學生從中收獲啟發(fā),了解寓言故事蘊含的人生哲理。
總之,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科學的引導,能夠突破以往教學效果不佳的困境,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教師用創(chuàng)新的觀點來看待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針對性地探討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策略,為學生呈現精彩生動的語文課堂。同時,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趙國啟.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探析[J]. 現代婦女(下旬),2014(1):146.
[2] 周梅玉.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探討[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