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性別視閾中的民間藝術及其傳揚

    2018-09-28 20:49:02鐘進平
    文藝評論 2018年1期
    關鍵詞:民間文化民間藝術觀念

    ○陳 力 鐘進平

    社會性別視角是文化研究的角度之一。它在藝術領域,關乎性別立場、性別角色、性別話語和性別意識等等。它使藝術不僅僅是藝術本身,更涉及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所以它使藝術有了跨學科的學術視野。民間藝術是底層的藝術,是地方色彩明顯的藝術,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間藝術。讓性別觀念參與到民間藝術的研究中來,從性別視角出發(fā),審視民間藝術,會發(fā)現民間藝術的新價值,其優(yōu)良基因值得大力傳揚。

    一、底層民間藝術中的性別觀念及其傳揚

    “中國民俗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的特點,而且還具有階級性的特點。”①民間藝術的階級性表現在它的底層性。民間藝術屬于底層文化,它的絕大部分是由底層民間百姓創(chuàng)作,主要是反映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況、生活意愿和情感需求的。比如赫哲民歌《回想起從前的生活》“穿的是那個魚皮衣,吃的是那個拌野菜,日夜過著那個擔驚的生活,過也過不下去”(《赫哲族民歌歌曲集》張志權編著),表現底層民眾對艱難生存狀況的不滿和對上層統(tǒng)治者的抱怨。民間藝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這類反映底層人民控訴與反抗統(tǒng)治階級、反映勞苦大眾艱苦生活與美好心靈的作品。這一主題的作品,也是建國后得到大量挖掘整理以及重新進行創(chuàng)作的部分,它們成為建國后民間藝術的主流。解放后,這一主題也是新創(chuàng)作的民間作品的主要內容。當然,在漫長的歷史中,民間藝術中也有從統(tǒng)治者意志出發(fā)、麻痹與丑化底層勞動者的作品,這正如同學者所說:“民俗中的階級性既表現為在相同的民俗事象中,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內容和追求,也表現為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民俗擴大其階級的影響和思想意識的滲透?!雹谠诖嬖谥鴦兿麟A級的社會里,統(tǒng)治者利用民間藝術麻痹底層勞動者,也是常態(tài)。但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民間藝術還是保持底層階級的觀點和態(tài)度,就更令人欽佩。

    對于社會性別的觀念的呈現也有著不同的狀貌。

    在封建社會里,官方文化中,不乏歧視女性的論調。比如在統(tǒng)治階級文化中,“男主女從”是個很重要的觀念。即使女英雄,也要符合這個規(guī)范。比如京劇中,符合傳統(tǒng)標準的女性稱作“青衣”,她們的言行,一招一式都符合規(guī)矩,在舞臺上,“青衣”是最具傳統(tǒng)規(guī)范的女性角色,因此也被稱為具有“大家”規(guī)范的形象。比如京劇,《三擊掌》中的王寶釧,《二進宮》中的李艷妃,《秦香蓮》中的秦香蓮。秦香蓮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賢妻良母的形象,是個青衣角色。她在舞臺上,溫柔馴良,言行規(guī)范,很讓人同情。而折子戲《楊排風》中,燒火的丫頭楊排風一出場,就是潑辣,大嗓門,走路也沒有規(guī)矩,一出場就連續(xù)翻幾個跟頭。所以,演出時,每當這個角色出現時,劇場里就是哄堂大笑,氣氛立時就不一樣了。這是典型的彩旦。還有,戲曲中還有一些媒婆的形象,也屬于彩旦,她們打扮花哨,言行不符合傳統(tǒng)標準,是反面角色。在中國傳統(tǒng)主流文化中,貶抑女性的作品不在少數。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品,將女性比成“禍水”或“母夜叉”等等。在傳統(tǒng)主流文化中,隨意出軌,則更是被罵作惡女?!端疂G》中的潘金蓮,就是惡女的代名詞。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但是,同樣的問題,對男性則顯寬容。

    但更多民間藝術則不考慮封建觀念的束縛,讓女性大膽說,大膽做。比如,京劇中不符合傳統(tǒng)標準的行當“彩旦”,她們隨意說鬧,嬉笑怒罵,一派自然本性,完全不遵從傳統(tǒng)文化中為女性設定的規(guī)矩。又比如一些民歌,一些民間美術,一些民間小戲等中的內容。陜北民歌中有很多情哥情妹的對唱,其中,情妹的表白大膽、直率、對愛情的主動追求,是主流文化絕對少有的。民歌中女性的這些唱段,已經成為情歌中很重要的精彩段落,甚至成為情歌的一種標志。在許多民間剪紙中,女性剪出的圖案與意念的大膽,也是讓現代人都感到臉紅的。比如對生育的圖解。原始民間美術中也有很多生殖崇拜的內容。在許多民間小戲中,更是有很多女性主動表達愛情的段落。比如小戲《買酒》,通過年輕的賣酒女老板與買酒的長工間的一段感情故事,表現女老板對愛情的主動,很有情趣。只要了解民間小戲,就會發(fā)現,表現女性愛情主動才是民間小戲中最精彩的內容。這類小戲數量之多,受歡迎程度之高,是眾所周知的。從中能看出民間兩性觀念的簡單質樸,不像主流社會的那樣遮遮掩掩、規(guī)矩頗多。還有民間二人轉中的女旦,在舞臺上和男子隨意打逗。這種形式,也是很多民間藝術的表演風格??梢哉f,二人轉是表演類民間藝術中這方面的一種典型。這與當時官方文化中所謂“女子笑不露齒,含蓄典雅”的表演風格迥然不同。像二人轉這樣的表演,在民間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相對而言,民間文化中對女性的束縛少一些,民間文化中的女性有相對的自由。注意,這只是相對而言。這也是民間藝術的一種價值所在。

    解放后,性別歧視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澳信降取闭呱钊肴诵?。在挖掘和整理的民間藝術作品中,很多是表現民間女子聰明能干、巾幗不讓須眉的。比如《滿族民間故事集》中有大量的貧苦女性利用智慧和勤勞,改變命運,由艱辛轉為幸福,這些作品也表現出對這類女子的贊賞,大都是反映女性當家作主、與男性平起平坐、建功立業(yè)的故事。讓勞動者成為了社會的主人,無論是主流作品還是民間藝術,都對勞動者進行了歌頌。其中當然包括對女性勞動者的歌頌。民間藝術和主流媒體一道,成為歌頌性別平等、反對性別歧視的有力工具。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民間藝術作品,大多是解放后整理和創(chuàng)作的。在挖掘和整理民間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有關階級的表達是質樸的,剝削者與勞動者的矛盾總是以“假惡丑”與“真善美”的沖突為標志,最后,總是以真善美戰(zhàn)勝假惡丑,勞動者的民間智慧戰(zhàn)勝剝削者為結局。勞動者的智慧和勤勞善良能戰(zhàn)勝一切牛鬼蛇神的丑、惡、狡詐。民間藝術都是底層的藝術。與官方文化相較,它更多反映底層百姓的意愿,它的立場也是站在弱勢群體的一方,為底層百姓呼吁。比如《滿族民間故事》中有很多反映平民百姓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干擺脫險境獲得幸福的故事。勞動人民是最聰明最智慧最偉大的,這是民間藝術的主旨和基調,這也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主流文化堅持的“為人民創(chuàng)作”的立場和原則的再現。窮苦的勞動者當家作主,無產階級的文藝是社會的主流文藝,是民間藝術的內容組成、主題設置的特點。從性別角度看,在傳統(tǒng)社會,一貫是重男輕女的,女性顯然是弱勢群體。民間藝術站在弱者一邊,強化女性的優(yōu)勢,贊美女性的優(yōu)點,則體現了民間藝術為女性說話的文化立場。所以,無論從文化學的立場還是從新中國文藝的立場上看,民間藝術中的重視女性的表達都是極有價值,具有特殊意義的。

    曾經為底層代言的民間文化,也有一部分在后來的發(fā)展中轉變?yōu)楣俜轿幕?。比如,京劇,由民間的地方文化——徽劇和漢劇演變而成,這些劇種也來自民間藝術。其他的一些劇種,比如昆曲、越劇、豫劇、評劇、黃梅戲,甚至龍江劇,無一不是由民間小調或民間說唱等民間的藝術演變而來。龍江劇在民間藝術二人轉和拉場戲等藝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現在已經是官方戲劇。但至今還難以脫離它的母體二人轉。我們可以看到,在龍江劇《松江魂》中,就是把二人轉演員當作劇中的主角,表現在舊中國二人轉演員的命運艱辛與抗爭精神。二人轉是劇中無論人物設置還是唱腔調式、舞蹈動作,都離不開的重要元素。比如,主要角色的二人轉演員身份;唱腔中的“紅柳子調”“四平調”,都是二人轉的主要調式;情節(jié)中更少不了各種形式的二人轉表演。龍江劇《農民的兒子——于海河》中大量采用二人轉的舞蹈動作。比如,在主人公于海河家的一場戲中,夫妻與女兒的動作與對唱,大部分是采用二人轉的動作與唱腔。這個片段基本上就是三個人表演的二人轉。在于海河追蹤貪污案時,連夜與助手前往貪污犯家,路上二人的動作也采用了二人轉的動作。還有在貪污犯家里的一場戲中,貪污犯的“丑”角與于海河的正面角色的對唱及表演,呈現出的也是二人轉表演的狀貌。由此可見,官方文化,來自民間文化,也繼承了民間藝術的形式特點。民間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豐富多彩的形式,是官方文化不斷壯大的基礎。官方文化繼承了民間文化的形式特點,也繼承了民間文化為百姓代言的精神,造就了更加出色的文化。而就女性視角而言,比如《劉三姐》在民間藝術基礎上塑造的劉三姐的藝術形象,又美麗又有才華,有正義又有膽量,替窮苦人代言,替女性代言。她簡直成了民間女性的典型,最優(yōu)秀的代表?!秳⑷恪芬惨虼顺闪擞篮愕慕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制作的影片《阿詩瑪》,就是根據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改編的。這部電影也是通過塑造美麗、善良、勇敢、不屈邪惡勢力的女性形象,建立了新中國全民喜愛的女性觀念,贏得國內外的叫好。為底層服務,為貧苦勞動者服務,提高女性地位,為人民大眾服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主流文化與民間文化的一致特點。

    階層也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民間也是個不定性的概念。在當今社會,階層的流動是經常的。由下層到上層的地位變化很普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志。解放后,勞動人民的地位提高了,民間藝術的地位也提高了,許多民間文化也進入主流,擁有了更廣泛的觀眾,這是民間藝術發(fā)展的標志,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進入主流后,重要的是要發(fā)揮民間藝術的好的因素。比如良好的性別觀念的弘揚。這樣,就既有了民間藝術的發(fā)展,也有了主流文化的發(fā)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有很多民間藝術,雖然依然在民間,但作為官方藝術的補充,其發(fā)揮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民間藝術更加多地表達出對人民的歌頌和贊美。民間藝術中的女性,更加具有自主性,更加光彩照人。這是性別觀念的與以往不同的內涵與外延,從而使民間藝術呈現出更絢麗多彩的一面,民間藝術也因此而更具價值。

    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階層變遷成了新常態(tài)。新民間社會的產生,使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原有的受眾群發(fā)生變化,民間藝術面臨如何適應新的民間大眾的課題。在這種情況下,強化民間藝術原有的優(yōu)勢,比如健康的性別觀念的強化,以適應現代社會需求,讓民間藝術繼續(xù)為今天的廣大群眾所喜愛,都是保護與改造民間藝術的重要問題。

    二、不同地域民間藝術中的性別觀念及其傳揚

    人類學家認為,文化既具有地域性的價值差別特征,也具有相同地域內普遍性的共同特征。這種地域性在民間文化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民間藝術是極具地域特點的藝術。因為民間藝術生長于民間,遠離中心,這就給交流與融合帶來了不便,形成文化的閉塞性,使民間藝術有了更明顯的地域差異性。但民間藝術的這種地域差異性,也是使這些地區(qū)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復雜多樣的優(yōu)勢。因此,我們應該保護民間藝術的差異性。比如秧歌,在不同地域有不同風格的秧歌,如京津秧歌、黃土地秧歌、中原秧歌、黑土地秧歌等。即使產生于東北的二人轉,也因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地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演風格。俗曰“南靠浪北靠唱,東講板頭西耍棒”。就是說,在遼寧,二人轉的表演以舞蹈見長;在黑龍江和吉林,二人轉重唱。其中,黑龍江的唱腔粗獷、豪放,而吉林的韻味醇厚、以細膩見長;在西部的熱河,則擅長耍棍。吉林更注重板頭瓷實,規(guī)范嚴整。而在東部,二人轉表演更突出絕活。如今,由于演出與演員的流動性大,二人轉的這種地域差異已經越來越小。在由各地二人轉基礎上衍生的地方劇種,比如龍江劇、吉劇、遼劇,這些劇種的差別也不是很大。因此,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可以將龍江劇和吉劇合為一家。

    而從性別視角來看民間藝術的地域性,其差別也很大。

    我國的民歌,在全國就有幾十種,女性性格的表現,地域間的差異很大。一般而言,北方民歌中的女子豪放潑辣,南方民歌中的則委婉柔情。比如北方的山西民歌《會哥哥》,“門搭搭開花呀不來來,門外走進俺哥哥來。親呀親呀嗨呆呀嗨呆。每日里想你呀你不在,這些日子你在哪來?親呀親呀嗨呆。韭菜開花呀一大片,親哥哥是俺心肝瓣。親呀親呀嗨呆呀嗨呆”洋溢著生命活力和火辣辣的情感。而南方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則這樣表達感情:“我有心摘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雹酆芎钚邼.斎?,不能說是北方的,就一定潑辣,南方的就一定含蓄,也有例外。

    作為民間藝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戲曲,其表現更為明顯。最初的戲曲是沒有關注到性別這一問題的。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在春秋時期,即有最早的演員——俳優(yōu)的表演。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戲劇。秦漢時,出現了“角抵戲”,《東海黃公》就是來自民間的非常出色的角抵戲。唐代李隆基更是重視民間戲曲,他把宮廷的太常樂人趕回家,而把民間的“散樂部”引入宮中。他的這一做法,對民間戲曲的發(fā)展是個極大的推動。唐代戲曲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因此有了《踏謠娘》之類反映女性悲慘命運的歌舞戲,有了對女性命運的關注。從某種意義上看,對女性的關注,對性別的關注,是文化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南方、北方都有替女性說話的戲曲,其地域特點則不盡相同。

    宋代的南方,“孕育著極大生命力的民間小戲脫穎而出”,這便是南戲。這些小戲譴責負心郎,仗義貧窮女子(如《張協狀元》),還歌頌女性不嫌貧愛富,忠于愛情的愛情觀(如《拜月亭記》),有著民間的正義感和抑強揚弱的性別觀念。

    而北方的元雜劇,非常突出地表現女性與命運抗爭、爭取自由的意識和傾向。比如關漢卿的《竇娥冤》《拜月亭》《調風月》等。這時的文人戲都很講究寫女性的爭取自由,這與男性同情女性替女性說話是不同的,它們表現女性抗爭的自覺性。這些女性不屈從命運,用智慧和勇敢、姐妹情誼,與命運抗爭,表現出女性的膽識?!顿慌x魂》《西廂記》更因為表現女性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成為名劇。可以說元雜劇帶頭掀起了女性解放的高潮。

    從地方戲曲的幾大劇種來看,各地方戲曲都來自民間小戲小調。這些小戲小調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地方戲。地方戲中有很多表現女性反抗性的,即使是中原地區(qū)的黃梅戲,也有追求自由婚姻的主張,比如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以及評劇《花為媒》等。但相對而言,在性別問題上,不同地域的觀念又些許差異。在中原地區(qū)的戲曲中,女旦多含蓄和內斂。而在一些邊緣地區(qū),女性呈強勢,比如川劇中表現的女性就更張揚大膽,“巴蜀之地,遠離京師,本就相對自由,現在有了新法,更是無限囂張”④。川劇是“潑辣怪誕性情豪邁”。⑤在東北的地方小戲中,女性也敢打情罵俏,張揚個性。來源于二人轉、蓮花落和拉場戲的黑龍江省地方戲龍江劇,為了表現女性的能干,它的旦角以武功見長,在龍江劇三部曲《雙鎖山》《荒唐寶玉》《木蘭傳奇》以及《梁紅玉》)中,旦角都是能文能武的女中豪杰。受地域文化影響,龍江劇中女性大都性格豪放、做事大膽、個性張揚。過去龍江劇中的“旦”武功好,已經是名聲在外了。這與越劇、昆曲中的旦角所表現出的溫文爾雅的做派是很不相同的,也與南方一些地方戲重“唱”的表演是不同的。從各地方戲中的“旦”的表演方式及對“旦”角的處理方式,也能看到各地不同的文化差異以及不同地區(qū)文化中不同的性別觀念。

    發(fā)展地方文化,有很多辦法。擴大交流,拓展宣傳渠道。比如二人轉、剪紙等民間藝術。黑龍江幾個有影響的剪紙藝人都從農村搬到了城市,從業(yè)余創(chuàng)作到進入專業(yè)團體進行創(chuàng)作。并且高校還設立了剪紙專業(yè)。這使民間剪紙創(chuàng)作有了更好的條件。比如二人轉。二人轉最初只是東北農村的民間藝術,極其邊緣化。但是現在,它不僅演出場地擴大,而且,還躋身主流媒體,進入“春晚”這樣的主流舞臺。民間藝術有了更廣闊的發(fā)展天地。

    在這些發(fā)展的路徑中,應把各地地方文化中的正確的觀念(比如正確的性別觀)保持住,傳播開,發(fā)揚好,避免同質化。弱勢文化強化自我,與體制文化保持一種共生關系。這也是發(fā)展地方文化的策略之一。

    三、不同民族民間藝術中的性別觀念及其傳揚

    “民族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這個想象的共同體常被構想成一種深厚的、能夠跨越各種阻隔的同志關系。”⑥對于民族情感,人們要依戀,要維護,但反對民族主義。“對于民族社會而言,民族社會內部的地方性的音樂和藝術,種族群體或宗教群體的語言、文化和文學,都可能是瓦解性的因素”⑦。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要保持各個民族的文化獨立性,保護民族文化的多樣化,不讓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所同化,這是世界性的問題。當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多樣性與全球化進程要求的整體性、統(tǒng)一性發(fā)生沖突,弱勢文化受到強勢文化的沖擊時,如何保護弱勢的民族文化,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是關鍵問題。目前許多少數民族文化已經面臨被同化或瀕臨滅絕的趨勢,比如某年在黑龍江舉辦的達斡爾族民族節(jié)日慶?;顒又校瑧撟鳛橹鹘堑倪_斡爾族節(jié)目,在整臺眾多的節(jié)目中只有一個。名曰少數民族的節(jié)日,少數民族的節(jié)目卻成為配角。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保護民族文化時,要去除其中殘存的一些落后觀念,比如維護保持現狀停滯不前的現象,讓民族文化保持其先進的一面,使其在當代社會不落伍。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以性別視角看各民族藝術,在民間藝術中,不同民族對性別的觀念形成也有重要作用。相對而言,少數民族文化,受漢官方文化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有些民族的民間文化,是不歧視女性的。在北方影響很大的少數民族——滿族,受女真文化的影響,男尊女卑觀念較弱。尤其對未婚女性更是看重。滿族民間故事中,有很多贊頌民間女子聰明能干、成就家業(yè)的故事;而且滿族民間故事中,經常以能干當作女子的美德。滿族有重老的習俗,在酒席桌上,不允許晚輩隨便講話,但未婚女性就可以例外。在《滿族薩滿故事》中,女薩滿超人的拯救力量和大度的胸懷,令故事中的男薩滿自愧不如。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中甚至還有“走婚”風俗,女性有相當大的自由。黑龍江少數民族藝術更多的是表現善惡觀念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少數民族民間文化中有很多優(yōu)秀元素,比如它在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方面,具有很獨特的價值。比如薩滿故事,它在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等少數民族民間故事中都有不同的版本,它們在很多個民族中都有流傳,薩滿文化是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共有的文化內容,故事中表現出的對女薩滿拯救力量拯救精神的贊賞,可看出薩滿文化不歧視女性。這些少數民族民間文化所包含的性別觀念不落伍。因此,如果把這些都挖掘出來,不僅對保護少數民族民間文化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發(fā)展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充實當代文化,也都有重要的意義。

    黑龍江的幾小少數民族,比如鄂倫春、鄂溫克、赫哲、達斡爾,這些民族中的歌舞內容,多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人們勞動與生活的情景,內容相對簡單。比如,在2016年哈爾濱環(huán)球劇場演出的大型舞蹈史詩《烏蘇里船歌》中,赫哲民間舞蹈得到很好展現。舞蹈以模仿動物的動作為基點,表現出赫哲族舞蹈的特點,也表現出人與自然的緊密不可分離、和諧關系的主題。這幾個民族的歌舞的主題相對簡單,形式具有特點,豐富了文化的多姿多彩。今后在創(chuàng)作中可以從性別的視角出發(fā),挖掘出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中的優(yōu)勢,這對于保護與發(fā)展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也是很重要的。

    性別觀念并不只談性別,它是可以涵蓋整個人文學科的重要理念。民間藝術是很重要的藝術,它是基礎,是根源。但是,全球化的局勢下,受到沖擊最大的也是民間藝術。民間藝術的底層性也有所改變,它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點也逐漸變少。目前,國家政策保護,是民間文化得以保護的重要條件,同時,從性別觀念出發(fā),挖掘民間藝術的自身潛能,讓民間藝術的性別觀念與現代社會對接,讓民間藝術在當代有朝氣,也是推動民間文化發(fā)展的有效策略。女性立場、女性視角、女性話語和女性意識,是民間藝術今后需要增加的內容。

    ①②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31頁,第33頁。

    ③熊露霞《中國經典民歌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版,第111頁。

    ④⑤王強、李洋《戲曲劇種課》[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版,第130頁,第130頁。

    ⑥⑦[美]戴安娜·克蘭《文化社會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版,第21頁,第23頁。

    猜你喜歡
    民間文化民間藝術觀念
    “一帶一路”背景下沿線的民間文化檔案保護
    中文信息(2022年8期)2022-12-26 18:43:41
    維生素的新觀念
    乳源再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健康觀念治療
    首屆湛江市民間藝術大師頒證
    湛江文學(2017年11期)2017-11-30 08:31:09
    吉林民間文化作家采風活動掠影
    參花(上)(2017年9期)2017-09-16 05:04:12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畬族民間藝術述論
    賈平凹民間文化意識與中國新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
    名作欣賞(2012年30期)2012-08-15 00:42:44
    台安县| 靖江市| 邹城市| 新郑市| 虎林市| 方山县| 观塘区| 抚顺县| 府谷县| 阜南县| 裕民县| 额敏县| 安溪县| 礼泉县| 东丽区| 宿松县| 台北县| 温泉县| 手机| 盐亭县| 淳安县| 西宁市| 大埔县| 嵊泗县| 桂东县| 博罗县| 柳河县| 大渡口区| 曲周县| 武义县| 孟津县| 乐安县| 云龙县| 五莲县| 汕尾市| 沁阳市| 永平县| 新密市| 益阳市| 镇巴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