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7-0033-01
在學校中,教育法規(guī)和職業(yè)道德都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教師也不能以勞動或罰款作為懲罰手段。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親人的關愛與呵護,總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意識,當著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容易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德育教育在各種教育中的作用尤為重要。選擇恰當?shù)耐緩胶头椒ㄊ堑掠逃芊癯晒M行的一個關鍵所在。
1.實施的途徑
小學德育的途徑主要有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各門文化課教學、班主任工作、校會和班會、少先隊活動、各種課外校外活動等。
1.1 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是向小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進行直接和專門德育的一門課程,是我們學校教育中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務是,使小學生初步具有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課有著其他途徑所不能代替的獨特作用。一堂優(yōu)秀的小學品德課,不能講成中學或大學的政治課,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目的要求要切合學生實際,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還要有針對性,靈活的運用生動形象的材料,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用小學生容易懂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能結合具體實例講清道理,明辨是非,掌握正確的價值觀念。
1.2 其他各科教學。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并不是只單單上思想品德課,因此如果僅靠思想品德課來完成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通過思想品德課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3 班會和少先隊活動。
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自己的組織,是小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學校德育應當重視發(fā)揮少先隊的德育作用,使學生在自己組織的實際活動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在實施德育工作時,一定要從學生自身出發(fā),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自己身上的刺,選擇正確的方法正視這些不良習慣。
2.實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為了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我們要采用說服為主的教育方法。
2.1 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是社會主義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這個方法通過講解、談話、討論等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師生處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上,學生的身心得以寬慰,此時的教師更容易進入學生的心里,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中使學生得到潛移默化教育。
講解是在學校教育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是教師對特定德育內容進行系統(tǒng)和生動的解釋,以使學生較系統(tǒng)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意義,掌握正確行為的辬準和方法,以指導行動。教師可以引用本地、本校的真人真事,使學生借助具體材料,來領會道德要求的基本要點。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準確生動,通俗易懂,富有啟發(fā)性和說服力。
討論這個方式主要是用于小學的高年級。因為高年級的小學生有一定的思想,有自己的辨別力,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集體討論來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它的特點是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鍛煉學生的思考和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辨別力。特別是在學生中對某些問題認識上有分歧意見無法統(tǒng)一時,運用這種方式更有效果??梢允且淮无q論會的形式,也可以是一個主題班會的形式等等。如果運用得當,這種通過討論啟發(fā)學生自覺的教育方式,常常能帶來很好的教育效果。
2.2 情感陶冶。
一般說來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兩方面的作用機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過設臵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相對于說服教育,它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體實施途徑一般是三個方面:教師的師愛、環(huán)境陶冶、藝術陶冶。
德育過程之中廣泛應用情感陶冶法。陶冶法的長處是教育意向和內容處在一個生動形象、趣味盎然的環(huán)境與活動之中,教育過程易于發(fā)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想象和理解能力等等。陶冶法自身也有其短處,因此陶冶法須與其他教育方法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教育功效。
2.3 榜樣示范。
榜樣示范教育法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榜樣相對于枯燥的課本知識更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學生更容易領會和模仿。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特別希望找到具體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學習,去模仿,所以教育意義更大。運用榜樣教育學生,特別要注意選好典型,典型的本身才有教育意義,切合學生的實際,更易于學生接受。選擇正確和恰當?shù)陌駱訉τ谶M行德育教育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榜樣時就顯得更加重要。
運用榜樣教育學生,教師就要事先有周密計劃,使學生明確向榜樣人物學習什么,怎樣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應從什么地方學起,怎樣逐步深入等。引導學生向榜樣人物學習,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故事情節(jié)的介紹上或學生一時的情感沖動上,要具體體現(xiàn)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2.4 獎勵與懲罰。
獎勵與懲罰,是小學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是對學生德育行為的肯定或批評,是對學生行為的一種評價。學生可以由此判斷自己行為。
表揚與獎勵是對學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給予肯定的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fā)揚。這種方法既可以用于個人,也可以用于集體。用于個人時,不僅個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體受到教育;用于集體可以鞏固集體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表揚與獎勵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常用口頭表揚、書面表揚、頒發(fā)獎狀、獎品等。
批評與懲罰是對學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為給予否定的評價,目的是使學生克服缺點和錯誤,幫助學生分清是非,明確努力方向。批評或懲罰一個學生,要由個體到整體,在教育一個學生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受到教育。懲罰的方式是給學生以處分,分為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