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一門具有實用性的自然學科,化學的發(fā)展歷史是凝聚了眾多古今中外的科學家血汗的悠久的辛酸歷史?;瘜W是高中生教育計劃中的必學課程。課堂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流程中的一個意義重大的環(huán)節(jié),當前仍存在著許多局限性。故對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加以研究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中教育;化學;課堂教學
引言: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原始人類燃起文明的第一顆火種時的情景似乎依然歷歷在目,而今的科學家們已將化學這門學科和其他自然學科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新的學科。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反應的基礎學科,為人類打開了進一步認識宇宙的窗子,使人類能從另一種角度了解世界的本質。
一、高中化學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化學,不僅能夠提高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了解有關物質和物質反應的基本常識,形成良好的化學思想,還能培養(yǎng)自身動手做實驗、創(chuàng)造東西的能力?;瘜W知識的運用深入到當代生活的各種方面。培養(yǎng)具有扎實化學知識功底的人才,為國家今后在農業(yè)、生產制造業(yè)、醫(yī)學、航天航空科學、教育學等方面培養(yǎng)高級技術人才奠定了基礎。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1]。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眾多化學教師發(fā)現在課堂教學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弊端。例如,部分學生懈怠于學習,上課不聽教師講解,與周圍人聊天嬉笑,偷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偷懶睡覺,帶壞班級學習氣氛,甚至忤逆老師等。而部分學生雖然上課已經認真聽教師講課,卻由于基礎知識的不完善抑或其他原因,對于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難以理解,從而陷入學習的“黑洞”。傳統(tǒng)的由教師單純地闡述化學基本原理和列舉化學方程式的教學方式較為不靈活,容易致使課堂氣氛向死氣沉沉的方向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教師的教學效益低下,而且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無法令人滿意。對如何獲得更好教學效果進行思考,并對教學方式加以恰當的改革勢在必行。
三、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來保證課堂教學的井井有條。教師在課前書寫好備課教案,爭取做到在教案中明確即將講解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經典例題摘要等,合理安排上課時間[2]。例如,今天將教的章節(jié)是“元素周期表”,那么教師可以有條理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先講述元素周期表的歷史,再講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特點,然后指出幾種重要的化學元素要求學生加以掌握,最后用少量的具有同類問題代表性的例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上述的過程應用簡潔明了的話語寫在備課教案上,從而便于教師在課堂上的運用。
(二)教師講課的語言要力求通俗明確、便于理解。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但是過于高深的講解方式依然可能對學生造成困擾。教師講課應抓住學生群體的心理特點,盡量在無須使用專業(yè)術語的時候采用口語化的生動語言向受教者講解知識。例如,在講解物質微觀結構的時候,可以將分子、原子與生活中的物質,比如核桃、太陽等進行類比。教師應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想象“假如我是臺下的學生,我希望老師如何講課,講哪些知識點”等。另一方面,教師上課應具有飽滿的精神面貌,帶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對學生的關心和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進行傳道授業(yè)解惑。
(三)教師應在課堂上聯系或多增加貼近生活的實驗情節(jié)。古往今來,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化學反應息息相關。例如最常見的鉆木取火,就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fā)生的放熱反應,化學上將這稱為燃燒反應?;瘜W在生活中有諸多應用,教師可以開展安全、有趣的化學小實驗活動,來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油水混合物小實驗”——向玻璃容器中倒入食用花生油和少量色素、液體顏料等,攪拌調制,此時色素并不能溶解在花生油中。然后將混合物倒入水中,可以看到在清澈的水中混合物如煙云般悠悠繚繞,漸漸散開,宛如在夜空中盛開的絢麗煙火。這種用生活中尋??梢姷牟牧线M行的小實驗簡單且具有觀賞性,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3],從而激發(fā)高中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動學習化學,自覺動手做化學實驗。
(四)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融合、交互、穿插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如果接觸的事物永遠一成不變,永遠是那幾類,人的感官容易出現疲憊感。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常常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運用豐富的教學工具。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與黑板書寫穿插的教學方式,也可以采用知識原理的講解和例題的講解交互的方式。氧氣是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之一。在學習到“氧化物”的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和投影儀以及電腦上的專門軟件在學生面前演示“高錳酸鉀制造氧氣過程”的模擬實驗。進而可以涉及潛水氧氣罐的制造,以及潛水面具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生動特別的教學方式容易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有利于學生日后對化學知識點的復習備考。
(五)教師應構建易于溝通交流的課堂環(huán)境,建立不壓抑、融洽、相互理解的師生關系。一個友好、幽默、專業(yè)水平高超卻又平易近人的教師常常令學生難以拒絕。一個受到學生愛戴的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往往也能讓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甚至達到專注的程度[4]。友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不僅是老師單方面的努力,而且也需要學生的參與。這是一個平等、互助互惠的過程。教師經驗豐富,應有耐心地為心存疑惑的受教者解析問題。學生亦可以向師長反映自身對其教學的真實感受和誠懇的意見。
四、結束語
不論是在高中化學還是其他一些學科的當堂教課時,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往往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師可以從教學方式、教學環(huán)境、教學工具等角度入手,改進自己的教書方法,并能夠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要特別注意體現化學這門學科的實際意義。教師、學生皆應意識到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一起付出努力,團結協(xié)作,共同構建良好的化學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李偉. 淺談職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J]. 新校園(中旬), 2017(9):58-58.
[2]常寶明. 提高職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好家長, 2017(57):86-86.
[3]汪澄. 基于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時效性的幾點思考[J]. 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 2017(8X):79-79.
[4]郭晶. 高中化學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J]. 教育, 2016(12):00181-00181.
作者簡介:
黃新慰(1979.11—),女,漢,廣東汕頭人,大學本科,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平山中學化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