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思
摘要:根據(jù)文化翻譯的理論,筆者認為,翻譯在當今時代的重要作用在于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的重新定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多元主義顯然是文化的融合。應該說這是文化取向和重新定位的直接結果。因此,翻譯一直在這方面起著主導作用:作為不同文化之間的調停者和翻譯者。翻譯的定義已經超越了簡單語言的翻譯功能。
關鍵詞:翻譯;文化;重新定位
1、前言
根據(jù)當代后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的研究,翻譯尤其是文化翻譯的文化取向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根據(jù)全球化時代文化的多樣性和多樣性使用單數(shù)詞。我使用復數(shù)。也就是說,翻譯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翻譯在全球化時代重新定位:通過翻譯的積極干預,一些原始資料逐漸走向中心體育文化的現(xiàn)狀;以及中心的一些原始文化。由于翻譯不足等因素的影響,翻譯的任務更為重要。毫無疑問,這種觀點已經影響了當代翻譯研究,尤其是從文化角度來看,并且大大拓展了翻譯領域。
2、從全球英語到全球華人
近年來,我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全球化和英語文化知識的文章,試圖用復數(shù)形式來描述英漢兩種語言的現(xiàn)狀,強調由全球化多樣性帶來的當代文化特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蔓延,作為世界兩大主要語言的英語和中文已經發(fā)生了分化:英語從一個國家的語言早期過渡到一種通用語言,并以不同的變體形式出現(xiàn),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使用它;與此同時,在全球化的沖擊下,中國已經開始裂變:從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重點來看,重點是使用逐漸過渡的國家語言區(qū)域的語言。在全球語言的方向(同上),在本文的這一部分,我將首先回顧這個主題,但重點關注中國的全球性。盡管在過去幾年中,世界上有所謂的“中國熱”。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世界各地建立了數(shù)百個孔子學院,但我們仍應該認識到當今世界英語作為弗蘭卡語言的地位。然而,正如已經指出的那樣,“作為當今國際傳播的主要語言,英語的擴展已經持續(xù)了幾十年。雖然英語使用人數(shù)在增加,但有跡象表明,在可預見的將來,這種語言的全球主導地位可能會逐漸消失,也就是說,隨著世界上其他幾種語言的興起,英國霸權最終會被打破。事實上,在全球化時代,英語作為弗蘭卡的霸權是另一個強大的挑戰(zhàn)。強大的語言,英語無疑是中國最為突出的語言之一,并將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不可抗拒。
3、中國與國際學術文章的翻譯
毫無疑問,翻譯不是直接將其他語言直接翻譯成中文,國際社會與寫作語言翻譯是分離的。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的翻譯形式。如果我們直接用英文寫作也離不開中國的材料,經驗,意見和思想,對于英文讀者可以理解世界語言來表達,所以它從以往很大程度上與以往差異很大,我們將英文寫作練習翻譯成中文,并且更加困難。眾所周知,中國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翻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過翻譯,將最新的外國文化思想和理論以及杰出的文學作品翻譯成中國的主流文化,中國更接近于世界文學文化和文學。在許多人眼中,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幾乎是文學史的“翻譯”,外來影響尤其是來自西方的影響很容易看到。但是當我們反思文學翻譯中的卓越成就時,不禁感到有些遺憾:在國外尤其是西方學術思想和文學作品中,我們很少對中國自己的文化理論和文學作品有過被翻譯成世界上主要的語言。即使有良好的翻譯人員如楊憲益夫婦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中國文學杰出作品翻譯成英文,但這些作品的流通渠道并不理想,許多翻譯中國文學的過去只是偶爾由一些學者的漢學或參考翻譯研究,圖書市場,英語閱讀更廣泛的是英文讀者。所以很多人都在想。中國文化翻譯對翻譯翻譯的任務是不合理的。但讓我們回到講漢語的漢語人數(shù),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和精力融入中國文化和文學翻譯。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shù)幸運的人受益。中國法國作家高行健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的英文翻譯陳文艷,因為她將美麗的高行健的杰作“靈山”翻譯成英文,使其在英語世界中成為諾貝爾獲諾貝爾獎委員會批準。另外,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莫言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漢學家葛浩文和安娜陳將他的主要作品翻譯成英文和瑞典的話,莫言獎將延期至少十年,也許他的生活與這樣的例子不是諾貝爾獎。在20世紀的世界文學中很少見,所以重要的是要看到翻譯的作用。中國當代作家當然不如莫言這樣的作家,但莫言珍很幸運,葛浩文的翻譯不僅僅是一個英文程度,講述了莫言的故事,同時也提升了莫言的水平。原始語言和美學可以打動讀者。沒有看到這一點,偉大的作用不能成為文學翻譯的真正評價。因此,優(yōu)秀的譯者不僅忠實地傳達原文的原始意義的美學形式,可以變得美麗,相反,譯者甚至會使作品在目標語言中蒙上陰影。這樣的例子在國內外文學史上的翻譯。在本文后面我將不勝枚舉地討論這個問題。
4、結束語
如果我們加強與國際合作的合作,我們可以成功地提高中國人作為世界第二大語言地位。但是,離開翻譯的中介,或者沒有干預介入的翻譯,我們無法完成使命,因為翻譯可以幫助我們定位當今時代的世界文化,在不久的將來,在這方面,一些優(yōu)秀的翻譯家霍華德和安娜·陳與漢學家葛浩文無可比擬的翻譯莫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孫會軍, 鄭慶珠. 翻譯與文化“雜合”[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3, 35(4):296-300.
[2]謝建平. 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J]. 中國翻譯, 2001(5):19-22.
[3]王寧. 翻譯與文化的重新定位[J]. 中國翻譯, 2013(2):5-11.
[4]楊仕章. 略論翻譯與文化的關系[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1, 24(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