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娜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程實驗的不斷推進,面對升學的激烈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和無形的壓力、家長對教師過高的期望值、學校管理不盡完善、教師自身素質的不夠理想等等因素,使一些教師的心理素質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調適。
關鍵詞: 班主任; 工作; 之我見
作為一個班主任,每天面對五十多個學生,努力的、聽話的、淘氣的、頑皮的,性格各異;學習、生活、身體、品德表現(xiàn),樣樣都要管;在學校的每一分鐘要管,上學放學路上要管,在家表現(xiàn)還要管。工作勞心勞力還不一定能讓你體會多少成功的喜悅,要得到快樂那可真是難上加難!
作為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我心理修養(yǎng)水平;要對學生保持愛心、耐心,也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首先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愛心
愛心是指愛教育事業(yè),愛所教學科及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同時要愛所教
的每一位學生。一個感情貧乏、冷若冰霜的教師給學生的印象常是兇惡、嚴肅、冷漠、可畏而不可親,學生難以產(chǎn)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衷腸,自然難以達到心理指導與教育的目的。
2.要有耐心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諸如學生調皮搗蛋、惡作劇、恩將仇報、逆反對抗、違紀犯規(guī)等。這些問題容易使人氣憤、煩躁。遇到這些情況時,特別需要教師有博大的胸杯、極大的耐心,沉著冷靜,以約束、控制自己的情緒,為問題的解決創(chuàng)造條件。
3.要有敏銳的觀察力
準確及時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教師的基本功,是因人施教的前提。教師除了學好心理學知識、掌握學生的一般心理特點外,還必須有察言觀色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師只有全面了解人,才能全面去育人。教師要善于透過學生的歡樂、驚奇、疑惑、恐懼、窘迫等表象去觀察、思考,分析其背后可能隱藏著的心理癥結,才能更好地把握每個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與思想脈搏,從而準確地預測學生的心理變化及行為發(fā)展傾向。
4.要有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
要想培養(yǎng)高心理素質的學生,首先要求教師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力,學會運用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與科學的調適方法,從容地應付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刺激,避免消極的心理偏激反應。在出現(xiàn)過重的心理壓力、心理失去平衡時,能自我排解,盡快地恢復平衡,以預防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
當然班主任工作也存在一些誤區(qū):
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學生思想瞬息萬變,這就決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稍一疏忽便容易進入誤區(qū)。一般說來,班主任的心理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誤區(qū)l:權威心理
人類的歷史證明:在人類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權力是最不可靠的。每個人在心理上都有讓別人理解和尊重的要求。由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和穩(wěn)定,更需要某些人,尤其是班主任來對他們的行為、想法加以引導。但是,班主任的權威心理卻使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某些想法和做法的尊重和引導,使學生不能及時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加重了他們的依賴心理。
誤區(qū)2:懲戒心理
有的班主任認為,學生違反班規(guī)校紀,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往往是故意搗亂,如果不嚴加懲戒,讓其產(chǎn)生畏懼心理,班級就會很難管理。也有班主任為了鎮(zhèn)住學生,對那些犯錯誤的學生嚴加斥責、諷刺、挖苦,視一犯再犯的學生為“不可救藥”,從而懲戒有加。懲罰只能使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心理距離越來越大,并產(chǎn)生一種抵觸情緒,對班主任的教育產(chǎn)生逆反心理。
誤區(qū)3:偏袒心理
調查資料表明,幾乎所有學生都希望班主任能夠公正合理、平等待人。從心理學角度看,小學生都有對班主任特別信賴的心理趨向。班主任的偏袒、不公正,會嚴重挫傷一部分學生的上進心,甚至產(chǎn)生離心效應。
作為班主任應如何調適自已的心理呢?
1.ABC理論教我學會心平氣和地處理偶發(fā)事件。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就因這一次過錯就對他們冷眼相對,那么我們眼中還會有好學生嗎?
2.讓我們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學生。
對每天的痛苦和煩惱忽略不計,從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快樂。比如說.班里的學生親如兄弟,互相幫助,讓人看在眼里樂在心上。比如說,那個全班聞名的搗蛋鬼,居然在午休時帶了幾個同學清理爐子周圍的垃圾,真是讓人又驚喜又自豪。
比如說,班里那位從不好好聽課做作業(yè)的孩子,近來破天荒地進步了,自己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心里也是樂滋滋的。比如說,那些淘氣包“屢教不改”違反紀律時,忍不住對他們大發(fā)雷霆,可是一轉身他們又“老師老師”一聲聲叫得那么親,真讓人感動。又比如說,有幾天感冒嗓子啞,同學們課間紛紛前來問候,還有好幾個孩子回家拿來感冒藥。原來孩子們的心靈那么美好!
3、學會了賞識學生;
我對學生的賞識,又激勵著學生向我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這樣,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這種良性循環(huán)使得我們師生雙方都能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中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4、以小組管理為載體,培養(yǎng)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 ,自主管理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小組管理為載體,以全員激勵為手段,以小組間競賽為導向,激發(fā)競爭活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于是,我在分組這件事上就打破常規(guī)做法,把前后兩個座位的4位學生分為一組,人員雖少,但其發(fā)揮的作用不小,效果也不錯。
5、多樹榜樣,少批評 。
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想在老師、同學面前很好地表現(xiàn)一下自己,他們的表現(xiàn)欲強烈。班主任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多表揚,少批評,以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欲,所以我在班級設立“班級之最”的評比活動,以后每周進行一次,這活動涉及的面很廣,有“學習態(tài)度最端正的、工作出色的、最佳課代表、班干部、組長,最講文明禮貌的,最愛班集體的,最樂于助人的等等,一共有十項,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學們的熱情高,效果很好,真正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全班形成一種“學先進,趕先進”的現(xiàn)象,這樣良好的班風就能逐漸形成。
6、協(xié)調與科任老師和家長的關系,建立豐富的信息網(wǎng)絡。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須力爭本班科任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tài)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我經(jīng)常在科任教師處去了解他上課時候學生的狀況,主動幫助科任教師解決問題,介紹我班的小組管理方式,讓其他學科的老師也參與到我的小組管理中來。這樣,學生學習工作更有規(guī)律,更有利于班級管理。其次,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