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梅
摘要:大家都說做老師難,做一名好老師更難。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名好老師呢?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每位教師應加強自身建設(shè)、提高教學水平,在如何做一個好教師上下功夫,不斷思考和探索優(yōu)秀教師的發(fā)展之道。
關(guān)鍵詞:教育 好老師 為師之道
五月十六日,我榮幸地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我們這次是參加文水縣初中小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北京師范大學高級研修班,這次的培訓課程是由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國際教育培訓中心為我們精心設(shè)計的。為期十天的培訓課程充實而忙碌,培訓雖已結(jié)束,但我們的收獲卻滿滿的。在此,我想談談我的感受。
給我們講課的第一位老師是張渝鴻,她給我們講的內(nèi)容是,《做陽光幸福的教師》。張渝鴻老師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著名心理學家。教師的壓力管理的能力即是自身健康的需要又是職業(yè)的需要。習主席視察北師大時,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有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在我十年的教學生涯當中,我會經(jīng)常沖學生發(fā)脾氣,生怒火。這股火可能是由家庭不順利帶來的,也可能是因為某個學生引起的,這股火都可能會發(fā)到學生的身上。一天、兩天無所謂,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給他們的心靈造成難以想象的傷害。跟人們溝通也產(chǎn)生了困難。我記得我初登講臺的時候,學生們都愿意跟我親近,又什么心里話,他們都愿意跟我講,愿意跟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我真的成了他們的良師益友??墒呛髞恚麄兏业年P(guān)系越來越遠,我在學生們面前的笑聲越來越少,總是訓斥學生們。在聽了張渝鴻教授的講座后,我決心要微笑面對我的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我要爭取做一個陽光幸福的教師,用我的樂觀、自信來帶動、感染學生,我要把自己的溫暖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我接下來要請出的是汪志廣老師。他給我們講的題目是《名師成長與成功規(guī)律研究》。誰都想成為一名名師,在說名師之前,我們先來說如何做教師。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有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做好老師,要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名好老師,還要向名師的方向發(fā)展。好老師的教學要有新鮮感。每個老師講課都有每個人的特色。所以我們在模仿前人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學生的課堂。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我們老師做了那么多,卻沒有人知道,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長的贊同、支持,我們就得想辦法讓家長看到、聽到、想到老師的付出、不容易,讓學生的家長知恩、感恩。好老師要把學生、家長變成自己的粉絲,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讓自己充滿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工作當作學習,在研究中感悟為師之道。
我要講的另一位老師名叫吉春亞,她講的課題是《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讓語文課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先來說語文教學的“本真”。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我們作為語文老師,首先是教會學生祖國的文字,最主要的還得會用,如何來利用語言文字更好的與人表達、交流,這才是最主要的。我們生活在社會當中,社會就是人與人構(gòu)成的,我們每天都要與人交流,怎么樣使你表達的內(nèi)容更精煉、準確、得體,這不正體現(xiàn)了我們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學生讀課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的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實踐好行為,才是目的。我們作為語文老師,除了要教會課本上的知識外,最主要的還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讓他們長大之后,報效國家,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5月18日,培訓的第三天,我們參觀了清華附小,參加了《閱讀課程設(shè)計與實施》學術(shù)研討會,聽后又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掌握、閱讀量的積累等的實際狀況與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差甚遠。閱讀是一切學習能力的核心,閱讀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2002年開始,香港的教育改革把“從閱讀中學習”列為小學一年級到中學三年級課程的四個關(guān)鍵項目之一,足見他們對閱讀的重視。所以我們在以后的教學當中,要嘗試閱讀教學資源的豐富性。閱讀的范圍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不要只局限在語文教材中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跨越一本教材進行閱讀教學;二是閱讀的種類要多,不要只局限在文學性作品當中。那么如何來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呢?閱讀就是為了獲取有益的營養(yǎng),積淀成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閱讀積累歷來受到語文教學的極大重視。比如,文中有益的觀點、美好的情感、審美的體驗精彩的字詞句段等,都可以成為積累的素材。此外,還可以隨手做一些圈點批注,或記下點滴的閱讀感受,寫一點讀書筆記等。從整體上說,我們?nèi)耖喿x的現(xiàn)實困境仍不容小覷,學生的課外閱讀亟待加強。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任重而道遠。
為期10天的培訓課程雖已結(jié)束,但各位老師講課時的情景仍然會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要想做一位好老師,就得一輩子學做老師,要與時俱進。在此,我非常感謝縣委政府、教育局、北京師范大學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機會,我會把我在北京的所學、所得用到我的教學當中,力爭做一名人人都夸的好老師。
參考文獻:
[1]淺談做一名好老師要具備的素質(zhì)[J]. 龍青武.新課程(上) 2014年07期